韦良宗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口腔科 广西 柳州 545007)
咀嚼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颌骨、牙齿及牙周组织产生节律性运动。由于上述各部位关系极为密切,我们将咀嚼肌、颞下颌关节、颌骨、牙、牙周组织及与其有关的神经血管,视为咀嚼功能的统一整体,简称咀嚼系统[1]。
咀嚼效率是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细的程度,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牙齿是咀嚼运动的直接承担者,Schutz 1922年曾指出,在咀嚼的过程中,牙齿的(牙合)面面积和与对(牙合)牙接触时所产生的(牙合)力决定了咀嚼功能的大小。Yurkstas[2]指出,咬合接触精确面积与咀嚼效率正相关。
此外,患者的性别、年龄、全身的健康、牙周和颞下颌关节疾病都能影响着咀嚼效率。不同患者的咀嚼时间的长短和频率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获得准确的平均数值。同时,咀嚼测试物也无绝对标准,吞食测试物的大小也因人而异,所以咀嚼效率的测定无论方法如何精确,都很难精准的测定咀嚼效率,测得咀嚼效率仅仅作为评价咀嚼功能的参考。
1.2.1 筛分法 筛分法包括单筛分法和多筛分法。单筛分法是用固定孔径的滤网过滤咀嚼碎的食团残渣,并称出剩余物的质量或体积,最后计算百分率,测定咀嚼效率。多筛分法是用不同孔径的滤网过滤咀嚼碎的食团残渣,分别称出每层滤网上剩余物的质量或体积,并计算每层滤网上的食团残渣的中位数,由此推算咀嚼效率。相对而言,多筛分法更为准确[3]。筛分法简单,廉价。但操作费时,误差较大,目前已很少采用。
1.2.2 吸光度法 吸光度法也是测定咀嚼效率常用的测定方法之一。1988年宋兆峻等人报道了以花生米作测试物,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4]。其原理是: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花生米被咀嚼后在水中形成的悬浊液射到光电管上,显示器上将用数字显示光能的变化,即吸光度读数。吸光度读数与咀嚼效率成正比。
1.2.3 比色法 比色法的原理是将测试者咀嚼固定体积的明胶块一定次数后放入染液中,通过比色,计算出染液的浓度。因为明胶块的对染色剂的吸附力跟明胶块的表面积正相关,表面积越大被嚼碎的程度越高,进而评价咀嚼效率[5]。
1.2.4 计算机模拟法 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口腔咀嚼运动,通过相关计算方法,计算咀嚼效率。这是一种新的方向,仍在探索完善中[6]。
咀嚼效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对食物嚼碎的程度,它反应了咀嚼能力的大小。
Omar通过对50名20~23岁受试着的咀嚼效率与(牙合)状况五个因素的研究,指出正畸治疗优先指数与咬合接触牙数量有显著关系[7]。
2005年刘宏翔等人用重量法对48例正常(牙合)者与73例错(牙合)患者的咀嚼效率进行比较[8]。结果显示:女性的咀嚼效率低于男性的咀嚼效率,反牙合的咀嚼效率低于正常(牙合)的咀嚼效率,青年女性中正常(牙合)的咀嚼效率低于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的咀嚼效率。2013年韦良宗同样采用重量法对156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与40例正常(牙合)者的咀嚼效率进行比较[9]。结果显示:(1)正常(牙合)者的咀嚼效率均高于错(牙合)患者的咀嚼效率。(2)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咀嚼效率最高为安氏Ⅰ类,其次为安氏Ⅱ类,最低为安氏Ⅲ类。两个实验结果存在差异,咀嚼效率跟咬合接触面积有直接关系,在刘宏翔的实验中青年女性中正常(牙合)的咀嚼效率低于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的咀嚼效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上颌前突可能更适于下颌的咀嚼运动,牙列拥挤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咬合磨损,接触面积增大,导致咀嚼效率的增高,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正常(牙合)的青少年的咀嚼效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咀嚼效率是男性的87%。青少年的咀嚼效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可能与第二磨牙的萌出、建(牙合)有关,但差异不明显。错(牙合)青少年患者的咀嚼效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咀嚼效率大于女性。其中反(牙合)者咀嚼效率最低,为正常(牙合)的69%,其次深覆(牙合)为正常(牙合)的75%,个别牙错位影响最小,为正常(牙合)的86%[10]。
前牙反(牙合)患者若在青少年时期不及时矫治,在异常的下颌运动的影响下,必然会发展成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11]。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过正畸治疗后,咀嚼效率得到提高,但仍低于正常(牙合)[12]。前牙反(牙合)时,下颌因上前牙的阻挡不能后退,肌位,闭合道,关节位靠前,故矫治的重点是改变异常的颌间关系。单纯的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成人骨性安氏Ⅲ错(牙合)患者的咀嚼效率。
毛靖等人对15例替牙晚期,恒牙初期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Bionator矫治,矫治后咀嚼效率显著提高[11]。惠英等人采用口内固定装置进行上颌前方牵引对1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矫治后咀嚼效率得到显著提高[13]。早期矫治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形态和功能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ionator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促进上颌骨的发育,重新建立咬合,解除了前牙异常的锁结关系,恢复和建立后牙的正常咬(牙合)关系,实现关节位,肌位,牙位的协调一致,咀嚼效率随之提高。
曹凌[14]等人对替牙期安氏二类一分类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替牙期安氏二类一分类患者的咀嚼效率低于正常(牙合)者,有显著性差异,与Henrikson[15]研究结果一致,矫治后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在牙周病的综合治疗中,正畸治疗可以排齐整平牙列,精确调整咬合,有利于患者面型的改善和咀嚼效率的提高,对牙周后期的维护有重要的作用。陈宇等人测定经过基础牙周治疗后40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显示40例患者经矫治后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与天然牙列的咀嚼效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矫治前,安氏Ⅲ类的咀嚼效率明显低于安氏Ⅱ类和安氏类,在矫治后,各类错(牙合)患者的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16]。
对正畸患者咀嚼效率的测定直接反应了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是一种评定正畸治疗疗效的一个指标。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7-258.
[2]Yurkstas A. The masticationact-A review [J]. J Presther Dent,1965,15:248—260.
[3]Van der Bilt A,Fontijn-Tekamp FA. Comparison of single and multiple sieve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asticatory performance. Arch Oral Biol,2004,49(2):155-160.
[4]宋兆峻,叶秀芬,宁丽.用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能的研究[J].口腔医学,1988,8(2):70-72.
[5]Gunne HS.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down of masticated test material.Acta Odontol Scand,1983,41(5):271-276.
[6]Nicolas E,Veyrune JL, Lassauzay C, et al. Validation of video versus electromyography for chewing evaluation of the elderly wearing a complete denture. J Oral Rehabil, 2007,34(8):566-571.
[7]Omar SM. et al. A test for occlusal function. Ihe value of masticatory efficiency test in the assement of occlusal function. Br J Orthod.1987:85.
[8]刘鸿翔,魏福利,董来锁. 重量法测量121例正常(牙合)错(牙合)咀嚼效能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6):841-844.
[9]韦良宗.正畸治疗后156例成人患者咀嚼效率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13,41(8):553-555.
[10]刘进,赵心臣,程祥荣.FR3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对咀嚼效能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研究,1996,12(1):49-50.
[11]毛靖,赵宏,周继红.生物调节器矫治AngleⅢ类错(牙合)对咀嚼效能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31(3):327-328.
[12]杨茜,范存晖,刘新强,陈杰.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578-580.
[13]惠英,王鹏.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J].河北医药,2010,32(17):2382—2383.
[14]曹凌,丁寅,刘豆豆.替牙期安氏二类一分类错(牙合)患者咀嚼效能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1,11(3):168-170.
[15]Henrikson T. Ekberg EC, Nilner M.Int J Prosthodont,1998, 11(2):15-132.
[16]陈宇,陈清,李金章,等.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J].口腔正畸学,2003,10(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