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烨婷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201599)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的新时期,信息化的运用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手段,将信息化的快车开进农村,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带进农村,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上海市在农业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笔者现对上海市农村信息服务的四种模式进行分析,并对上海市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且在此基础上拟提出推进上海市农村信息服务的相关建议,以期激发上海市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从而提升上海市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的整体水平。
“12316”三农服务热线于2011年9月正式开通,是在原“上海农科热线”基础上提升和拓展服务功能后,扩容开通的新热线,同时还成立了专家库,可通过网上问答、视频咨询、视频培训、科技下乡、科普读物发放等多种方式,向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集体“三资”、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该热线已在全市9个郊区建立了分中心,形成了上下联动、专家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模式。
为解决农村信息资源分散匮乏、信息不能有效共享的问题,上海市构建了上海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集农业信息查询、农科热线即通即用、农民社区便民服务的大型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自2009年建设以来,该平台已完成全市1 391个涉农行政村的全覆盖。上海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农民一点通”智能终端为载体,可将各项权威、实时和专业的农业信息汇集到数据中心,并向各个终端进行个性化发布,从而为农民提供政策宣传、农技推广、灾害预警、远程教育、供求发布、村务公开、专家咨询等特色服务。同时,该平台通过与交通卡、银联卡、社保卡等第三方系统整合,能为农民提供银行卡查询还款、水电煤缴费、医疗专家号预约、演出或电影票预订等服务。该平台自建成以来,多次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满足了农村居民的使用习惯,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信息员队伍一直是上海市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强劲动力。目前,上海市已建成一支由市级监管的区、镇、村三级农村信息员队伍,队伍覆盖范围涉及全市9个郊区的镇、村及相关事业单位,在具体的信息员队伍体系建设中,始终坚持“五个一”标准,即一处场所、一套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办法、一套长效机制。通过推进区镇村三级信息员队伍体系建设,便于农民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及时掌握第一手农业信息,从而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开展。
市民云的前身是市民信箱,是一个以市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依托云计算模式构建的新一代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实名身份认证,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汇聚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的创新模式。目前,“市民云”已有全市实名用户580多万名,随着手机APP的投入使用,用户群还在不断快速增长。“市民云”中“农业云”模块的开发,使该平台真正意义上为农民打通了一条专有的信息高速公路。该平台在利用高速快捷的移动互联网提供生活服务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运作提供了有效帮助。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海量信息的出现使用户对有效信息的识别与检索变得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对农民而言,他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尚未达到普通用户的平均水平,因此更难获取到所需求的信息资源。
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但农民依然存在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匮乏、信息获取被动等问题,如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获取不及时,“菜贱伤农”的现象屡屡发生。同时,基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特殊性,新科技、新设备往往比不上“土办法”和“土专家”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如“农民一点通”智能终端虽已在上海每个行政村扎根,但其真正使用频率依然维持在中低等水平。因此,在未来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赶上“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步伐,让信息化真正进村入户,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市以金山区为试点,完成了全区124个行政村的益农信息社全覆盖,同时,将当地5家专业合作社建设为专业型益农信息社,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服务和推广站点。益农信息社站点的建设由政府买单,由运营商提供技术和服务,建成后向周边百姓免费开放信息场所和信息服务。但今后如何在全市推广应用益农信息社的服务形态、服务模式,如何建立一个长效运营机制,真正做到“政府修路、企业跑车、百姓受益”,将益农信息社的功能发挥到实处,并使其能长久地生存和运营下去,成为了今后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以“农民一点通”终端和手机APP为载体,在抓好公益服务、电子商务和便民服务的同时,利用村级站点和专业型益农社独特的培训体验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活动的方式,推广“农民一点通”手机APP的注册和使用,推进农村信息服务进入千家万户,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结合“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专家团队,为当地农户提供“一对一”定制信息服务,缩短信息获取流程,填补信息渠道沟壑。此外,主动顺应并积极推动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方法,与政府其他服务管理相融合,推进各级站点、信息网站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建立农村信息服务“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机制。同时,积极引导各种需要拓展农村市场的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商、平台电商、生活服务商、农资经营商和信息服务商共同参与农村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此外,积极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如以益农信息社为站点,搭建农户与网络市场的沟通桥梁,将外面的资源“引进来”,将村里的产品“送出去”,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益农信息社的运营资本。
建设云网端服务架构和三级管理体系,全市统一建设运管中心、数据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各区建立运管分中心。其中,运管中心和分中心负责平台的宣传推广、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客户服务、业务咨询;数据中心负责数据的指挥调度、数据的分析统计、趋势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负责系统研发、技术保障、人员培训、功能提升等。同时,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团队,为站点内来访的村民提供服务和帮助。农业信息团队中的信息员均需参加上岗培训,并由运营商和服务商统一制定专项培训计划。此外,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生产经营和各类企业提供农村信息服务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的农村信息服务新产品,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