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团结和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历来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并结合发展实际对其党建思想和治党实践进行评价。整体而言,伴随从严治党和党建工作的全面持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公正,积极肯定的评价已然占据了主流。
【关键词】海外学者 领导核心 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一年多来,党员和干部的“四个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也在进一步坚定,“四个服从”持续稳步成为普遍自觉。近期,中共中央印发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新的教育培训热潮正在全国掀起,此时冷静而全面地了解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观察和研究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学习活动取得实效。
在海外学者看来,“只要把握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研究,就能理解中国政治”。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其党建思想的研究。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就是海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澳大利亚学者格雷厄姆·杨指出,“群众路线是通过处理干群关系以实现政党领导的模式,最重要的是政党干部与他们所管理的人民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在对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中也不断强调,干部必须同群众亲近,了解群众诉求和看法、观点及其愿望”。美国学者爱德华·哈蒙德则将群众路线这一执政理念看作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并指出“在列宁意义上在中国取得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这体现在理论意义上与莫斯科争夺领导权。1937年的王明路线概括了莫斯科的斗争或者是欧洲经验。但是这与实践脱节,与群众脱节,无法言说群众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党建思想进一步加大了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时代,海外学者加深了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研究。著名法国学者高敬文教授指出:“习主席彬彬有礼、和蔼可亲,他的这种协商一致的态度让他备受赞赏,他的风格和魅力使他有能力组建一个以改革为基础的政府,并能够废除该政权许多领导人所获得的特权。中国共产党需要一个既强大又勇敢的领导人,而习主席正是这样的一个人选。”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部主任伊丽莎白伊科诺米也撰文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阐述了一个简单而有力的愿景:中华民族的复兴。上任仅仅数年,习近平就将自己提升为一名具有变革精神的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议程不仅会影响中国,更会有重大的世界影响。”
海外学者十分重视公众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舆论评价,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励精图治、以身作则,收获百姓“点赞”。2013年,习近平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南非国民议会议长西苏鲁、总统府部长柯林斯·沙巴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随和友善,是一位谦虚而又意志坚定的领导人,作为一位睿智的政治家,真正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王正绪于2012年11月20日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就曾表示,“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个只在选举期间努力争取人们的政治捐款和选票的组织松散的政党,它有继续领导中国向前发展的能力,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充满信心”。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海外学者的焦点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顶层设计。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郭良平从理论体系建设出发,高度评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作用。他指出,“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21世纪中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巴基斯坦学者阿玛德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通:“中巴经济走廊对两国都至关重要。巴基斯坦需要以此来克服其经济、发展、社会和能源问题。巴基斯坦是中国梦的重要受益者。”英国国王学院中国学教授凯利·布朗指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愿意运用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资源的思想,来实现情感和智力上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不仅关注物质上的需求,也关注精神上的需要;不仅创造一个富裕的国家,而且创造一个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都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国学者白若斯指出,“和美国领导人一样,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想让国家再次强大起来。但是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和美国不同)习近平主席是一个战略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将从严治党全面推向深入。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管党治党要求、“四个意识”以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等新内容写入党章。一系列从严治党和党建的新举措引发了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持续关注和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以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并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欧威廉对中国反腐表示高度赞赏,认为中国反腐的成效远比印度优越。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中最具创新力。此前,中国政府的举措都没有涉及党内治理的内容,“从严治党”是在国家层面实施的大胆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对于群众路线、党建规律和社会价值演进的准确把握,不断将思想理论推向新的认识高度,才确保引领时代发展的强劲动能被持续地激发释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使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第一大党持续焕发出强大活力,才成功地纠正了一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偏见,使“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失去市场,推进海外学者在中国研究上的立场回归客观与中立。
(作者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①[美]李侃如著,胡国成、赵梅译:《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③呂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史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