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的一代中师生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个人亲历中师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回顾了中师教育从发展高峰到改革转型而结束的整个历程,阐述了一代中师生在推进教育改革以及个人在改革中奋争的特殊经历和特有历史现象,并从中引发了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问题的思考,最后提出个人粗浅建议。
关键词:中师改革;践行教改;基教师资
前言
中师生,顾名思义,指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中师教育以1897年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开办的南洋公学招收师范生为始,由此形成了我国近代最早兴办新型师范学校的雏形。在其影响下,全国各地陆续兴办了许多中等师范学校,期间经历了从清末效仿日本,民国时期照搬美国,建国初全面学习苏联到改革开放以来自主探索的发展阶段,最后在21世纪初全面退出历史舞台。2002年,随着最后一届中师生走出校门,中师生彻底成为一种历史符号。但穿越百年的中师生见证了中华百年教育的沉浮,在我国现代师范教育光辉历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师生驰骋在国家指引与个人奋争的双重轨道上,推动着中国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胜利,同时也谱写了一代人精彩的人生芳华。
历经改革初探的中师生
建国初我国中师教育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文革十年”遭受了巨大破坏,中师招生时断时续。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到:“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要请一些好的教师当教师的教师”。这次会议以科教战线为突破口,领导了粉碎“四人帮”后的全面拨乱反正,也由此迎来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春天。对于中师教育的改革,首先是废除了师范学校“三级推荐”选拔学生的办法,恢复了考试制度。经过一年酝酿,教育部于1978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标志着中师教育正式进入了改革新征程。
中师改革初期是带有探索性质的。当时为了迅速改变师资缺乏的现状又能通过考试招到合格的生源,寻找中师生源的情况很复杂。在1977年到1983年期间,既有参加高考分数低于大专录取线10-20分的高中毕业生,即二年制中师生;又有一定教学经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民办教师,即二年制民师班;也有初中毕业参考入校的三年制中师生。
在学习上,二年制中师生因为是参加高考进来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再学习程度相当于高中教材的原中师教材,而是文理分科,在学习中师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学习大学专科的知识内容,并增加师范教育特点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等课程。1980年,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中等师范学校从当年到1982年集中定向招收了三届民师班,学习上按“统编+自编”教材相结合方式进行,后又陆续办了几届民师班。没有统一教材是这一代中师生最大的学习特征。
这代中师生是改革开放后调整探索的一代,也是不争名不争利最纯洁的一代。很多老师每月守着几十元的微薄工资,过着清苦的生活。我国在1986年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1988年开始了首次职称评定。但对他们来说,已是“久违的迟到”,很多人只管埋头伏案教书育人,忽略了自身的成长,以致以一个中师生的学历在职称评定上毫无优势。即使任教中学却不能评中学职称,即使教学成绩突出也不能逾越“硬条件”。很多人到退休也评不了高级职称,有的甚至到退休时才获取一个“照顾性”中级职称待遇,清苦伴随了一生却怡然自乐。
鼎盛发展时期的中师生
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1983年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师范学校招收政治思想进步、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志愿献身小学教育事业的年龄不超过18周岁的初中毕业生。自此,中师生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的政策被确定下来。这一时期的中师生绝大多数出生在1968年到1980年间,赶上了中师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段,是鼎盛时期的一代中师生。1980年以后出生的中师生多数处于中师并轨转型时期,可称之为末代中师生。
我出生于70年代中期,有幸成为一名鼎盛时期的中师生,也以读中师而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骄傲。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并轨扩招以前,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农村乡镇高中几年甚至连年高考升学率为0。即使县城所在地所谓重点高中考上大学的也屈指可数。当时整体的社会环境已告诉我们,上大学的概率太小,参加中考读中师或中专(当时把除中师以外的其他中等专业学校习惯性统称为中专)才是“脱农皮、跳农门”的最现实选择。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学校一般只在征求家长意见后,就直接为我们填报了中师。以后当了老师才知道,那时考核学校质量最主要的指标就是看考取中师中专学生的数量。一般的乡镇初中几乎连年升中师中专率为0。可见,那时的“中考指挥棒”并不亚于当时的“高考指挥棒”。可以说,这一代中师生集合了当时农村最优秀的初中精英。因为同比之下,许多未考上中师中专的学生后来不少闯过了高考独木桥,进入了高等学府,融入了大城市,成了专家、教授、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与此同时,这一代中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走进了践行农村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大军之列。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
这一代中师生正好赶上了“普九”教育改革大潮,从此开启了改革奋争的人生。
改革40年奋争的人生芳华
中师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学生一进校即把“立足小学、面向农村”“博学广知、多能一专”的校训深深烙在心中。从全国来讲,这一时期400多万中师生一批一批地涌入农村学校,而且很多直接到村小,耕耘在最艰苦的地方,一呆就是八、九年到十年。有的甚至坚持到村小撤并 消失,才调回到乡镇一级中心小学,把人生最美好的十幾年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广袤的乡村。他们韶华已逝,却践行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代中师生的无私奉献为广大的农村播下了无限的希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时候一下拥有这么多高智商又优秀的教师扎根农村,担负农村的启蒙教育,这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巨大创举。
“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正是这样的磨砺,才能让这段岁月如此美丽。但凡读过中师的人都知道,中师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小学教师,更确切地说多数是农村小学教师,会面临“一人一校、一校一人”的教学境遇。培养的人要“门门都懂,样样都会”。因此,在智育方面要求的是知识面“广”而不需要“深”,在音体美等能力培养上要求较高,且必须精专一门。所以,这一代中师生“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基本人人皆能,但对文化知识掌握的深度往往不够。正因为这些天然优势和不足,激发了他们原发的内生动力,既教育影响了一代代学生,又成就了自我辉煌。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为了弥补自身短板,他们开始了“爬楼梯式”的不断自我“充电”。自考、夜校、高函、脱产等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无所不用其尽,而且时间跨度大,少则六、七年,多则十几年,个别甚至二十多年。这样的锻炼几乎使人人都成了“自学成材的天才”,同时在不断积累中练就了教书育人的强大本领,从而奠定了80、90后,乃至今天00后广博雄厚的基础教育根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80、90后之所以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行业各领域崭露头角,与这一代中师生为他们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他们虽未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实践,却默默奋斗在教育战线的最基层,无形中充当了各领域改革的助推手。
历史永远不应忘记这一代中师生的默默耕耘,他们跌宕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部部人生传奇。毕业有幸进入中学的中师生,一开始即勾画了由“薄”到“专”的教学轨迹。因为在师校你所掌握的仅是“博而薄”,这在中学分学科专业化教学上就排不上用场,因为学校需要的可能是“物理”或“英语”学科老师,你语文方面的“博”就没有用。我的师兄杨老师本来数学较“博”,但被安排教学英语。从此开启了“白天教晚上学”的教学生涯。几十年如一日,如今已成为全县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真正实现了由“薄”到“专”的蝶变。
毕业进入小学的中师生,一开始即面临人生的“让渡”。1995年,我中师毕业,与同校另三名学生一起分配到一所小学。被告知中心小学只需一名老师,意味着另三名都必须无条件下到村小教学。此时此刻,我们三名男生根本没有半点考虑,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我们下村小,让女生留在中心校。”从此,我们开始了长期扎根村小的教书生涯。一年后,我参加成人高考脱产读书而离开,另两位同学一人呆了三年,一人呆了六年才被调入乡中心小学任教。回首在村小工作的一年,一下由懵懂的少年变成了成熟的“孩子王”,那段记忆永生难以忘怀。生活过得很清苦,水要自己挑,饭要自己做,而且常常吃“白饭”。村小远离集镇,不可能天天买到新鲜菜和肉。与当初自己当寄宿学生一样,定期回家拿一次“干菜”。后來索性在校园旁边开挖一块地,自己简单种一些菜。村小附近也没有多少人家,一到晚上,除了星星点点的灯光之外,到处黑灯瞎火。也没有什么可娱乐的,刚参加工作,电视也买不起。慢慢长夜只有以书为伴了。那一年是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生活虽然艰苦,但工作却丝毫没有打折扣。只要一站上讲台,一切的辛酸悲苦皆抛之九霄云外。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他们就是一群嗷嗷待哺的雏鸟,岂能忍心令他们失望?恨不能把自己所知倾囊相授。教他们唱、带他们跳、领他们学,还自编自导一些节目,顿时感觉若不是有中师三年奠定的底蕴,即使教一些孩童也会束手无策。国家教委在1993年建立了“普九”评估验收制度,当时正值我县“普九”评估验收阶段。村小一年,不仅教学,还参与了“普九”工作,自己在提升,学生也在提升。教学成绩在全乡十余所村小中排名第一,自己也因此被评为全乡十大优秀教师之一。
与我面临同样境遇的中师生们,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读书升造。但读书并非想读就能读,而要层层审批,而且报考的学校也是定点的师资培训学院,并非想报考哪所高校就报考哪所。参加成人高考的竞争亦是非常激烈,屡考不第的大有人在。我是幸运的一个,首次参考居然一考即中。为了读书,也有个别铤而走险的,要么不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丢掉“铁饭碗”,毕业后就自谋职业。我的同学李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毕业后天南海北飘,直到考取“律师资格证”,现为重庆一名资深律师;要么就一直读到底,直到硕士、博士毕业,开辟新的人生境界。我的同学高老师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博士毕业后到大学任教,一步步成长为教授、博导,现为一“211”大学法学院院长。当然也有读了大专即调进中学工作,然后再读本科又继续从事中学教育,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研究生,只不过这样时间拉得较长,是改变境遇最辛苦的一类。我的师兄岳老师即如此。1998年考取北京某大学硕士研究生民俗文化学专业,卧薪尝胆6年,直到攻读完该专业博士学位,如今已是该大学文学院知名教授,民俗文化学研究专家。我亦如此,考本科的时候,学校以“校龄”审批报考资格,读本科时因工学矛盾连续向学院申请休学两年,直到2008年才获取本科毕业证,2012年取得硕士学位,断断续续求学路达16年。
甘做改革理念的先行先试者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1987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从此,我国在教育改革理念上发出了“摒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呼声。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1999年5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大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素质教育理念大变革在世纪之交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先行先试,再逐步推广”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在90年代末,“减负”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一项试点行动”。我县从1998年起就开始了素质教育“减负”的探索,正赶上我第一年教中学。当年即要求少布置课后作业,并取消了单元检测,后又取消半期考试。“检验学生的素质不以分数论高低”。那怎么提高教学质量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启发式教育”“发现学习法”等等要落实每到一堂教学中。“向45分钟要质量”成为教育大会小会必讲的话题。2000后,素质教育又被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中小学教材继1986版和1993版之后进行了革命式大洗牌,一律实行新课程标准,而不再是以前称之的教学大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全国有十几种版本的教材,市与市间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个别市所辖的县与县选的教材版本也不同。为什么这样改革?用一句哲学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能对此作最好的诠释。我们面临的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不能用一种方式教育或教育成“整齐划一”的人。由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走进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成了每一位教育者的工作准绳。十几年来,这一代中师生一直默默耕耘在素质教育先行先试的康庄大道上。
勇做新时代教改的“摆渡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素质教育到了全面改革深化阶段。党的十九大重申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两大战略都直接与教育息息相关,更不用说其他国家战略的实施,人的素质也始终是决定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仍然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永恒的话题。
然而,探索期一代的中师生渐渐进入退休倒计时。末代中师生数量非常少,且很多在转型中另辟了蹊径。因此承载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航船的主力撑篙人依然是鼎盛时期的一代中师生。这代人虽然“撑篙”近20年了,那再过20年,我们的基础教改又靠谁?据不完全统计,一些学校从1998年到2008年10年间都没有进新人,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师资链“断代”。为了解决基础教育教师青黄不接问题,国家尽管从2006年起实行了“三支一扶”政策和“特岗教师”计划,但从这十来年的实践看,所招教师数量少,质量堪忧,涌入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总体上是“大而不强”。
而这一代中师生,少则经历了近20年,多则近30年的磨砺,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我们基础教改难得的宝贵财富。为此,当前我们必须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不仅进一步提升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他们“传帮带”的巨大作用,让他们勇做新时代教改的“摆渡人”,顺利把新时代教改的帆船摆渡到光辉的彼岸,把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接力棒永续传递下去!
作者简介
王元君,单位:中共江油市委党校,职务职称: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师。
(作者单位:中共江油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