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刚
摘 要:文章旨在探究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审美,以终南山佛教建筑为浅析的案例,对其表现形式、色彩、线条、装饰造型等艺术特色进行解析与探究。对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的归纳总结与借鉴,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大力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装饰性是人类对审美需求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对传统装饰元素的挖掘与梳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现代艺术的外延与内涵,同时呼吁现代人对于传统的回归与再认识。
关键词:佛教建筑;终南山;装饰性;审美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文化,传入中国的两千年历程中,不断地本土化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的发展与地域和时代关系紧密,逐渐形成中国佛教建筑自身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和中国名山大川结合,自然界的秀美风光、云动风起很好地衬托了佛教建筑的建筑特色。建筑与自然相融合产生出深厚的审美意义和符号意义,这也是本文将要浅析的观点。在领会宗教建筑的神韵与风采的同时,充分发掘中国佛教建筑的审美意义,对佛教建筑的装饰美产生新的认知。
一、中国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及审美表现概述
(一)中国佛教建筑的文化內涵
建筑是以空间作为直接目的的特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也是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的合作的产物。佛教建筑是佛教思想的衍生载体,是佛教信众进行佛教礼节的场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味。佛教建筑从类型上划分,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的布局和建筑形态也随着历史潮流在不断演变,由于佛教是从印度流入中国的外来宗教,中国佛教建筑的初期,会受到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塔庙,以塔为中心建筑。晋唐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中国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西藏的佛寺建筑,一般有庞大的建筑群,体现出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
(二)中国佛教建筑的审美表现概述
从形态上讲,中国传统建筑的阁楼形式在后期中国佛教建筑形态上非常多见。比如佛教建筑细节中的一点——斗拱,是古寺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斗拱这种悬挑结构与梁、枋结合,从原始的功能性不断进化发展,逐渐在造型上从粗重变得构造精巧,同时也衍生出多种造型,多变的斗拱造型在中国佛教建筑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二、美学角度下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体现——以终南山佛教建筑为例
广义的终南山(即秦岭)涵盖了西起太白山,东至蓝田的广袤关中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法门寺、大慈恩寺、楼观台等诸多宗教圣地在内,都与终南文化有不解之缘。选取终南山佛教建筑作为分析中国佛教建筑的审美装饰性的代表来研究和分析,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的。
(一)终南山佛教建筑的装饰特征
佛教建筑细节中的一点——屋顶,寺院建筑的体身庞大笨拙,但屋顶造型上却利用木结构的特点做成曲面形,曲面与直面形成对比,庄严中带有灵动,直线和曲线的搭配动静皆宜,富有变化和韵律美。屋顶造型的装饰性与灵巧性,以及造型的多边形,都可以显示出中国佛教文化的审美体现。终南山佛教建筑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呈现着向上、向外的张力,融汇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终南山周围,佛教有八大祖庭之中的西安净业寺和西安华严寺,以及西安大慈恩寺等寺院,还有比如香积寺、章敬寺、草堂寺、大兴善寺等等都有飞翘灵动的檐角(图1、图2),极具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意味。
(二)终南山佛教建筑形式构成
首先,从佛教建筑的布局上讲终南山佛教建筑,这种对称的布局严正规范,有利于营造宗教场所的庄严氛围。佛教宫殿经常借助于台基高隆的地势,或者人为抬高地势,把大雄宝殿置于阔大的须弥台基上,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正身宽厚,气势恢弘,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配以升降有致的高度差,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其次,殿内空间高广深远,配合高大佛像和高大支柱的建筑特征,也使得空间感受肃穆威严,更加体现了终南山佛教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的关联性,展示出了古寺风貌和历史演变,反映了古寺的艺术文化特点。
(三)终南山佛教建筑色彩的运用
终南山佛教建筑的彩画的视觉效果看起来金碧辉煌。在寺院的装饰艺术元素中,彩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彩画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作用是木结构的防腐,但其装饰性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与宗教主题相融合的佛教故事的装饰元素的加入,还有中国传统装饰纹路莲花纹、火焰纹、卷草纹等的大量运用,都极大地丰富了佛教建筑的视觉形态。那些用琢墨绘成的图案、旋花、翎毛花卉与寺庙黑黄色的瓦面、朱色的檐柱、白色的台基相配,色彩浓重而有鲜明的对比感,把终南山佛教建筑装点得更加绚丽灿烂。
泥塑也是终南山佛教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一部分,终南山下的蓝田县有座唐朝时期的殿宇水陆庵,其中的作品惟妙惟肖(图3、图4)。泥塑色彩在终南山佛教建筑的应用不止一处,色彩的对比与反差以及纯度明度的变化,还有色彩的面积对比等装饰元素的运用,能够唤起人们对色彩空间的通感从而衍生出对宗教的敬畏感。色彩是具有情感和文化的,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鲜活多变的,是根据宗教目的与宗教特性来有针对性地选择的。宗教建筑善于利用大面积的纯粹颜色,带有明显中国特征的正红色色彩,与中国其他寺院之间有鲜明的差异性和永久性标识。
三、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与现代艺术的发展
(一)装饰性的审美价值
对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的归纳总结与借鉴,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大力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装饰性充分反映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视觉审美需求。现代装饰设计的文化中,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铸就了装饰性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文化思潮的改变带来设计思想的革新,同时相应的视觉形态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改变,是饱含文化精神的改变。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装饰元素的挖掘与提取,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现代艺术的外延,提升现代艺术的设计内涵,同时还可以起到呼吁现代人对于传统的回归与再认识的作用。
(二)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佛教建筑装饰性中的线条、色彩与形态,以及背后蕴含的丰富宗教信仰与文化内涵,都将为现代设计提供更为丰富的灵感与更为广阔的疆域。例如,张炳林先生最近创作的《异域》系列(图5、图6),就是以佛教故事为创作灵感,以壁画色彩为基调进行的现代油画作品创作。富有强烈佛教文化特征的造型元素经过视觉的再设计与再组织,画面感与表现力更加有冲击力,色彩凝重而富有意味。研究中国佛教建筑的审美意义有益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梳理艺术专业和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又互为支撑的关系,解决艺术创作瓶颈和艺术创作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加强现代艺术与传统佛教文化交流对接,从更高层面实现艺术创作的价值,探索中国佛教建筑的审美意义培养路径上的创新突破。
综上所述,从装饰性角度浅析终南山佛教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的目的在于继承佛教建筑审美连贯性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吸取传统精华,在充分解析中国佛教建筑的装饰性的基础上,创新开拓新的艺术空间,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可续性,达到传统的继承与现代的创新性齐头并进的目的。只有充分解析佛教文化审美装饰性,才能更好地加以运用。我们对于佛教建筑的装饰特性的学习不能是流于表面的,应该从其建筑色彩、空间布局、艺术特征思路与方法入手,抓取精髓,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冉红艳.从现代平面设计反观佛教图形的形与意[J].美与时代(上),2010,(07).
[2]李炳训.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之探索[J].设计艺术,2008,(05).
[3]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5]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7]王其钧.宗教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