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发展”推进中的“课程路径”初探

2018-01-16 08:51陆爱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张江学区集群

陆爱民

开年寄语:新年换脸,2018年的“深度学习实验”栏目以两篇文章串起了“生态智能”话题的亮相,低调却力争有态度(腔调),格局高瞻而运维落地……重要的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套路变了,立意变了,对课程的理解视角也变了。自然,新架构承载的既是对全课程生态的整体构思,更是对学习生态、成长生态的全面介入。

2018年,本栏目将采取插播方式,兼顾即将推出的《非生物智能教育地平线报告》连载和全生态成长动力学这两个维度间的六维时空,希望引发争鸣和碰撞。

“集群”这个名词,最初出现在“移动通信领域”;在社会和经济领域,“集群”最初应用于中小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以其能够释放出一种集群效应,成为中小企业不断完善的推动力,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教育领域谈“集群”是近几年的事情。从资料上看,这里的“集群”是指整合一定区域或范围内教育资源,通过多向合作、交流互动,实现文化、理念与资源的共享、辐射;目的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走向共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解决“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辦人民满意的教育”。

目前常见的“探索集团化办学”“试行学区化管理”等,就是这类“集群发展”的具体形式。

“集群”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证明:教育的“集群”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仅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正式建区开始,面对“地域广、学校多、差异大”的特点,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学区”“集团”等名词,早在十多年前就曾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在浦东先行先试过。2004年,“教育署”成立后,尽管不再用“学区”“集团”这些概念,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走向共同发展”的目标没有停止。十余年来形成的“委托管理”“校际结对”“办学联合体”“柔性流动”等做法和模式,促进了浦东教育的发展。这类实践和探索在全国范围内,更是丰富多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面临新一轮的“集群”发展,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呢?

我们知道,学校的发展,在以校舍和设备为标志的“硬件”得到基本满足后,必然聚焦在以“师生”为核心的“软件”,以“课程”“规章”为标志的制度、文化等深层次要素上。在后“硬件均衡”阶段,师资、生源、课程、规章等都是推进学校发展的“热点”。在这些“热点”中,学校课程无疑是标志性的、不可或缺的重点要素。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正因为如此,在这一轮“集群”发展的推进中,“课程共享”“师资流动”“资源开放”“制度文化借鉴与同构”等,才成为“标配”。

然而,学校课程建设属于学校自主范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应是“越俎代庖”式的,也不应是“行政指令”式的,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实现。

我们以为,新一轮“集群”发展,与过去种种类似的形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这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发展共同体”。“集群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起每所学校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均衡”绝不是“同质”,要让每所学校意识到自己的特点和所长,在与兄弟学校分享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实现共同发展。有人将此归纳为“共建、共育、共享、共进”。可见,在“集群发展”推进中的“课程路径”,也应该这样做。

在“课程”领域,如何实现这种“共享”呢?笔者认为,大家习以为常的“超市”很有借鉴意义。

“课程超市”概念的提出及实施

我们知道,作为“市场”的一种形式,“超市”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只要符合预设条件、有市场需求,任何“生产者”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放在“货架”上,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一旦选中,可以很方便地“银货两讫”。至于这些“货”的质量如何、能否满足需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借助“超市”这个平台得到及时的反馈。这里,标准化、可选择、规格化、便利化、快反馈等“超市”的特征,对解决“集群发展”推进中的“课程路径”很有启发。

2016年4月,地处国家高科园区的“张江学区”成立。根据区域特点,学区确定了“以科技教育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共建共享为手段,以三区联动为途径”的工作策略(“三区”指学校校园即园区、所处街镇即社区、张江高科园区即园区)。其中,他们提出了“课程超市”的概念并付诸实施。

这里的“课程超市”,是针对张江学区成员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养在深闺人不识”与“心有余而力不足”两种情况并存的现象,借用“超市”的某些特征,以“学区”作为平台,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一种尝试。

一年半以来,“课程超市”办了三次。

第一次是学区在成立一个月后,采用“现场教学”“视频录像”“课程超市共享手册与相应展板及实物展示”等三种形式,呈现了各成员“生产”的“课程”成果,并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举行了“校际课程互助交流意向签约”仪式。

第二次是半年以后,学区将信息技术引进来,开通“张江学区网络超市平台”,以“网络课程超市”的方式,实现了现代技术与网络超市的无缝链接。

第三次是一年以后,这次的主题是探索多路径整合落实“课程超市”预设目标。活动以“系列探究课程”的实施为载体,展示了小学二年级的探究课《张江的桥》的实施情况。该课程有“跑出校园象征意义的长跑定向赛”“以张江的桥为对象的现场考察”“利用网络等多种方式查阅张江历史”等活动,通过这些“有图有真相、有说有交流”的活动,诠释了“共探张江、共话张江、共享张江”的主题。

三场“课程超市”从“网下”走到“网上”,从“校内”走向“社会”,体现了张江学区对这一形式的思考、实践。

“课程超市”的五种元素

我们知道,“共享”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共享”有其不同的适应范围和边界条件。然而,“共享”和“特色”不同,它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元素,才有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我们把这些元素归纳为“五种意识”,或者说是“‘课程超市的五大基本元素”。

一是“货架”意识,即需要有一个带有“顶层设计”特征的整体框架,以便“生产者”可以把自己的“产品”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消费者”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图索骥”。

二是“标准”意识,即“课程开发规范化”,做到“文本标准化”,这是为了方便“生产”和“挑选”。一份比较完整的“课程方案”的基本标准,应该包括名称、简介、方案文本、样例等要素。“简介”不仅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课程的大致内容,还应对所涉及的领域、所适应的对象进行说明;“方案文本”则应包含目标、资源、程序、评估等基本要素。

三是“行动”意识,即明确“课程”不是放在架子上看的,而是要学会“吆喝”,通过“卖出去、跟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它流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是“互利”意识,即“有利可图”勿忘“有事可做”,注意在使用中添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互补互惠的原则;规定利益补偿制度。

五是“便利”意识,即电子平台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

让我们欣慰的是,从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到各层级的教育分管主管部门,乃至于一线学校,都在津津乐道这类最新的尝试,而且其基本思路已经向其他方面推广应用,加强了其对“集群发展”各个方面的渗透使用。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入,它的意义和价值会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第三教育署.走向共同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4:3-4.

[2]菲利浦·泰勒.课程研究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江学区集群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张江高科:负重转型
张江高新区普陀园科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