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霞
山水散文通过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空间为线索。文章常运用象征和比拟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景物中,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这类文章主要从整体感知、写法运用、语段作用、语言品析、题目运用、线索妙处等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常见题型有如下几种。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1)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的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品味语言,理解其表达效果。
(1)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角度品味句子。
3.理解语段的作用。如:文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拓展延伸。如:仿写句子,即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5.散文的线索。如: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有何作用。
6.题目的作用。如:文章的题目有何作用。
7.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1)这段文字运用的具体手法。
(2)全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
对一朵花微笑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土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的,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着这条干沟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一觉,做一个梦,也是满足的。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一小片。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好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走近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弄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地站上半天,感觉到的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長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选自刘亮程《风把人刮歪》,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一说“我”为什么会对花草微笑。
2.第六、七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文中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那么作者从草木身上得到了哪些人的道理?
古典之殇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
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激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令之捧着课本吟诵“燕山雪花大如席”,会不会牙疼呢?
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
流逝者又何止雪?在新辈人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
立于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干舌燥,除了满目的干涸与龟裂,你纵有天才想象,又如何模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谁还能托起李太白心中的汪洋与豪迈?除了疑心古人夸饰骄伪、信口开河,还会作何想呢?
或许不久后,这般猜测古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
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书声琅琅;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遍遍抄写;一边是霾尘浊日、黄沙漫漶,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诗情画意……这是何等遥远之追想,何等费力之翘望啊。明明“现场”荡然无存,现实空间中全无对应物,却要少年人硬硬地抒情和陶醉,这岂非无中生有、画饼充饥?这不荒唐、不悲怆吗?
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不久,对原版大自然丧失想象力的孩子,将对古籍中那些伟大的美学华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猗”……每每抚摩这些《诗经》中的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内心总有一股冰凉的战栗和疼痛。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永远!人类生活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光,已挥兹远去。或者说,她已遇难。
由于丧失“现场”,人类正在丧失经典,丧失重温和体验她的能力。我们只能像眺望“月桂娥影”一样待之,却不再真的拥有。
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不该放声痛哭吗?
(节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改动)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古典之殇”具体指的是什么?
2.“古典场景的流逝”意味着什么?
3.自选角度,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题目中的“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回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