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的《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

2018-01-16 05:23张秋兵
湘潮(上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满江红张爱萍李宗仁

★ 张秋兵

张爱萍将军多才多艺,擅书法、好摄影、工诗词,尤其诗词成就最高,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闲情自得好打油”。1991年出版的《神剑之歌——张爱萍诗词、书法、摄影选集》就选收诗词260多首。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珍藏着张爱萍1996年书写的一幅行草《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该词的原文却是写于20年前,即1976年1月8日。那天,国防科委及七机部原定召开八千人大会批判张爱萍,结果批判会没有开成,张爱萍得知是因为周恩来总理去世后,便在301 “医院的病房里含着热泪低吟了一首《满江红》为他送行”:

愁雾弥天,江海水、怒号翻滚。举世恸、追思勋业,马列开逡。为国为民孺子牛,任劳任怨绝代尹。艰难际,大任系安危,何驾云!

惊雷震,天地忿,朔风烈,泪雨淋。四十六年前,重军路引。难忘少年谆教诲,常忆征途亲指领。提劲旅,打破核垄断,攀万仞。

《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上阕抒情,颂扬总理,直抒胸臆,意思容易理解;下阕忆旧,涉及到张爱萍与周恩来交往的特殊经历,较难领会。20年后,即1996年1月,张爱萍写的《常忆征途引路人》讲述了周恩来对其革命生涯的指引,可以看作是对1976年这首词的最详细、最真切的解释。

“四十六年前,重军路引”是指:“1930年,我在红十四军,在一次战斗中左手腕被打断,被送到上海治伤。伤愈后,在我的请求下,周恩来同志改变了原来要我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决定,同意我从上海到苏区去当红军。这成为我以后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能够从事军队工作的一个关键。” 1930年8月,张爱萍就写诗《治伤》:“左臂残无妨,右手可持戟。难得知我人,重踏新天地。”“知我人”即指周恩来。9月、10月,张爱萍参加了周恩来和聂荣臻为前往苏区的同志举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后被派往中央苏区。

“难忘少年谆教诲”是指:“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我调到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任总队长。少先队的总党代表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同志兼任。从此,我和他在工作中有了直接接触,亲身受到他的教益。我上任第一天的深夜,他就打来电话找我去谈工作。此后,我便常常在夜里接到他的电话后,从小山坡走向他那间闪耀着熠熠灯光的小屋去汇报工作,聆听他的指示和教诲,常常在摇曳的竹影里和他一起迎来黎明。”

“常忆征途亲指领”是指: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瓦窑堡,抗战时期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以及1955年调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后在北京,“我受到周恩来同志亲自教诲指导”。1938年3月初,周恩来派张爱萍以八路军代表身份赴徐州会见李宗仁,并说:“相信你能不辱使命,说服李宗仁先生。”张爱萍到徐州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建议李宗仁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同日军打一仗,指出这既可提高桂系的声望和威信,又可破灭蒋介石欲假日本人之手排除异己的企图。李宗仁于5月23日发起了台儿庄大战。1964年,李宗仁回国后,在陈毅元帅招待的一次宴会上,还记起了当年周恩来派来的这位八路军高参。

“提劲旅、打破核垄断,攀万仞”是指:“周恩来同志知人善任。为了完成研制战略核武器的艰巨任务,他集中了一大批组织者和实干家,把这些领导干部和科学家们团结在中央的周围,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难题,使他们各得用武之地。”1962年11月,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中央专委会成立,主要任务是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专委会主任为周恩来,专委会成员共15个人,包括张爱萍。中央专委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级别最高、权威最大的工程指挥部。1964年10月16日,作为首次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试验现场总指挥的张爱萍在试验场向北京中南海的周恩来电话报告:“核爆炸成功了!”这天,张爱萍填写了《清平乐•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张爱萍后来一再地说:“应该说,原子弹,是周恩来一手抓出来的!”

《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既抒情,又忆旧;既抒发了作者对周恩来总理的情感,又艺术地再现了作者与周恩来总理的交往经历。1976年7月7日,朱德逝世,张爱萍又赋诗《悼念朱总司令》。这一词一诗都 “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诗风“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都是时代的折光、历史的回声。

猜你喜欢
满江红张爱萍李宗仁
满江红·贺新年
“自我罚站”的将军
郭沫若词《满江红·奉赞〈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手迹
李宗仁尊师若父
张爱萍的三句名言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满江红•大白山上看日出
胡友松和李宗仁
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