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个大清早,李雪峰接到“乐村淘”网络销售平台来自四川、贵州等地预订油桃的订单,便忙不迭地来到果林里查看油桃长势。两个小时里,咨询、预定各种果品的电话不断。处理完订单,李雪峰开始准备县农业局绿色食品认证续展检查的资料。不一会儿,他曾指导林下实践的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要前来采集研究试验样本……
这是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土官村村民李雪峰的日常生活,与大家印象中的“泥腿子”形象大相径庭。作为昆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受益者,李雪峰不光将自己的雪峰生态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拥有66.7公顷林地面积的“花果山”,同时带动周边200余户种植户,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一同脱贫致富。
农产品网络销量占总销量的50%,所有生产组员全部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这别说在宜良县,在省里也是一件稀罕事。李雪峰打开手机,里面不断弹出订单咨询的对话框,微信朋友圈里留言提示的数字不断上涨。打开“乐村淘”,页面显示一箱2.5千克重的枣售价近200元,平均每千克80元左右,而市面上普通枣的价格一般不会超过每千克30元。
“园区里光枣树就有80多个品种,园区内枣、梨、桃连续9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我们不断试验、改良,并提高管养技术,淘汰较差品种,才能筛选出口感最好的品种,继而有了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2004年,李雪峰在山上栽下第一棵树。14年时间里,他不断摸索引进新品种。李雪峰意识到,只有引进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土地才能产生更多效益。由于感觉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近几年,只要能报上名的培训,李雪峰几乎场场不落。2015年,李雪峰参加了宜良县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随后的3年多,他从学员变身老师,将农业科技与管理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农民。
张菊芬是雪峰生态园果品生产组组长,一开始,她是个“技术盲”,只会拿祖辈传下来的土办法管养果园。由于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她开始购买书籍,通过不断自学农业技术,提高自身科技水平。2015年,听说宜良县开始组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她便积极参与学习,并与雪峰生态园的十余名生产组员一同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认证。随着果园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她不仅成了果品生产组组长,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
“要经历条件审核、集中培训、田间课堂实训、笔试面试、综合评议和公示,想要拿到证书可不容易。”2016年,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养蜂户王春高在经过15天的系统培训与参观学习后,拿到了他的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证书。王春高和村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觉得种地养殖挣不到钱,到了一定年纪便去城里打工。一开始,王春高去乡里开货车,不仅危险,收入也不高。2008年,国内的蜂蜜市场开始走俏,王春高听了家人的劝,回山上开始了他的“土法养蜂”。2016年,乡里通知王春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却不情愿,村里祖祖辈辈养蜂,还用得着浪费时间培训吗?而他的不情愿,在参加完培训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前割蜜时,把子脾和粉脾顺手扔了。一年只能割一两次,产量也受限。如今科学养蜂,一年可以割4次,如果收获了冬蜜,不仅产量翻倍,价格也更高。”王春高说。去年王春高的蜂蜜卖到每千克200多元,还供不应求。2018年3月,他又参加了2018年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希望通过专家的科学技术指导,让产量和技术再上台阶。
“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在于培育。培育并不仅仅是培训,而是通过培训+认定+政策扶持,来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胡滇碧介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现实难题。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截至目前,昆明共有7 400余名农民接受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并已有60余人获得了高级职业农民认证。《“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根据市委、市政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将达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的工作目标,到那时,让农民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一目标,将不再是梦想。
(据《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