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光林
(綦江区中医院 重庆 綦江 401420)
众所周知中药药剂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药饮片调剂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是医疗常用药剂。而调剂误差的出现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用药安全问题,影响疗效的同时也不利于健康。调剂产生差错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环节均有可能出现问题。为了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本研究对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出现调剂错误的240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整理相关资料,结合重要饮片调剂的服用特性,分析了出现误差的原因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提升医疗效果,保证服务质量。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出现的240例重要调剂误差案例,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统计,采集并统计各例的处方。
将病人的个人病例资料上传到系统中做好登记,将选取的病人的临床信息按要求整理,分析240例差错病例的发生原因。
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选取t检验方法。P≤0.05时有显著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
本研究共计240例药例调配产生差错,分析其原因并加以总结,我们发现,中药药剂中调剂人员在调剂人员中产生的误差占绝大比例。(见表1)
3.1.1 调剂人员产生的差错 调剂人员自身的失误,包括相关药理知识及临床经验的缺乏很容易造成差错个例的发生。分拣药剂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若基本功不牢,缺少临床医药知识,会对相关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不清,用药方法上出现理解失误,可能造成用药剂量及配方用药与相关禁忌的判断出差错。同时调剂药师的责任心缺乏,工作时不仔细,没有集中注意也会导致调剂的差错。
3.1.2 调剂名称用量差错 通常中药房中的药品成分名称可能会有相似,因为名字差别较小,很可能会有用错配方,同时名字相同的药品剂量不同也会出现差错。除此之外,调剂包装外型很像,厂家的差异也会造成调剂差错。并且,有些药品成分可能一样,但剂型剂量不一样,药效也不同。
3.1.3 处方产生的差错 处方错误也是中药饮片差错上常见的一个原因。大多原因在于医生所开的处方,配方名称不清,手工字迹不够清晰,导致配药的调剂人员没有办法正确辨认,因此而拿错药。还有一种情况,即医生在开处方药时没有针对一些病症特别说明,可能造成对患者的病况没有做到准确辨别,因此用量上有出入。
3.1.4 药房管理制度的差错 药房管理上的漏洞也会造成调剂差错。由于药房环境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药品受潮或变质,丧失效果。或是药房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统计过期药品,没有及时处理而分发出去,造成药品差错。发药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也会导致分药出错。
3.2.1 提高调剂人员专业水平 中药调剂工作人员应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具备专业的药理知识,对中药药剂有着充分了解,同时也要兼具优秀的专业素养。工作时认真细致,避免因自身失误造成的调剂失误,认真把握好重要的用法用量及服用忌口。调剂时集中注意,提高责任心,避免配药出错。
3.2.2 提升对药品的认知度 中药科室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对药品有熟悉的认知,认清中药饮片的特征、疗效、剂量用法、反应禁忌等特点。不应因为药品名字相同而造成用药误差,调剂差错。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专业的理解,熟悉各类药品的形状,具备充分的了解。
3.2.3 处方书写开具规范 避免纯手写处方而造成的字迹潦草模糊,降低辨识度。应使用电子处方,有效提供处方辨识度,便于调剂人员进行饮片调配,提高准确度。
3.2.5 加强中药房的监控 加强中药房的监控力度,大力提高药房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素养,及时检查并处理过期药品。同时保持药房环境的干燥卫生,避免因环境问题造成的药品变质。
3.2.6 及时作出信息反馈 工作人员应将中药饮片的使用开具情况定期和医师、调剂人员及药师进行反馈,注重用药后的药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将相关资料做好统计。
[1]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研究[J].高海莉.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