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 阆中 637400)
高血压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重要是由遗产因素、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引起,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人体血压水平会随着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病因也相对复杂。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就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来看,在早期基本无明显的症状,仅会出现易紧张、疲劳等,随着病情发展,临床症状也逐渐显著,如肢体麻木、胸闷、乏力、头晕等,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导致心机梗死、中风等。本组就对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4例,女性76例;年龄为37~72岁,平均年龄为(51.14±4.68)岁;文化程度:小学24例,中学86例,大学及以上50例。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和研究的意义。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宣教方法,常规给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静息状态下血压水平进行每日测量,并详细记录血压测量的结果,制定患者健康档案,如过敏史、特殊情况等。并对患者给予心理教育,避免患者因情绪激动而造成血压升高,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具体方案如下:加强对患者并发症预防工作及病情评估,主要是对低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预防,并向患者讲解服药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患者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习惯、性格、病情认知等,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对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并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应遵循医嘱服药,对患者服药量及活动量进行适当指导或引导,要避免情绪过激的现象,定期来源进行复查。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保持低盐饮食,多饮食低脂肪、低盐、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并减少或避免刺激性食品,严禁吸烟饮酒,避免病情加重。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长期服药,在此情况下容易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患者易产生焦躁和焦虑情绪,因此在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期间,必要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发生,并让患者保持充足睡眠。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比较。完全依从: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部分依从:在医护人员的多次强调下可以配合治疗;不依从:只有在病情严重后配合治疗工作。
采用SPSS 19.0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采取健康教育后,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93±15),收缩压为(124±17);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为(76±12),收缩压为(103±10),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取健康教育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实行健康教育前,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n=80)完全依从24例,部分依从44例,不依从12例;观察组患者(n=80)完全依从32例,部分依从40例,不依从8例,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患者对血压的控制,降低高血压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很好的控制,治疗依从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而使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运动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且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水平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中,通过向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使患者自觉体检,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蔡玉冰,赵斌斌,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
[2]王湘郴,曾丽吟,等.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
[3]赵彬,冯辉,等.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
[4]陈慧,张煜,等.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