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菜园地土壤改良技术

2018-01-16 05:27刘保平
蔬菜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耕层菌种菜园

刘保平

(平利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陕西 平利 725500)

大棚蔬菜种植是高消耗、高产出的生产行为,大棚菜园地连续种植3~5年以后,就会出现连作障碍,造成减产,甚至是绝收。平利县龙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于连续5年生产大棚辣椒、番茄、茄子、四季豆等蔬菜,出现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病虫害频繁发生等问题,造成减产30%~70%,严重打击了业主的生产积极性。

2015—2017年,以平利县龙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为试点,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施系统的精准土壤改良技术措施[1],土壤地力明显恢复,基本消灭了根结线虫,有效控制了辣椒疫病、炭疽病和番茄疫病及黄瓜根结线虫病等蔬菜病害,产量由改前的1 000~2 500 kg,增加到了3 500~5 000 kg,蔬菜品质更是得到了全面改善,不仅为园区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1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一项成本低,简单易行,效果十分明显的土壤改良方法;因此,要充分利用园区及周边玉米、油菜及其他秸秆资源丰富的良好条件,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工程。

1.1 秸秆直接覆盖

生产过程中,在田间道路、行间及垄面覆盖10~20 cm厚的农作物秸秆或树叶等,有利于保水、保温,防止土壤板结。覆盖物腐烂后变为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当季蔬菜生长,而且有利于保护土壤,恢复地力。

1.2 实施生物反应堆

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有效消灭根结线虫和其他地下害虫以及消灭病菌[2]。依据园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推广了行下内置式生物反应堆技术。

1.2.1 实施时间

制作生物反应堆时间应比定植播种期提前10~20 d左右,否则效果不佳。

1.2.2 原料的种类与数量

每667 m2菜园地,农作物秸秆用量不低于3 500 kg、秸秆生物菌种10 kg、麦麸20 kg、菜籽饼100 kg、草食动物(牛、羊等)粪便3~4 m3。为了避免线虫繁殖与传播,不宜使用鸡、猪、人、鸭等非草食动物粪便。为了不影响生物菌种活性和避免破坏土壤结构,不应使用氮素化肥,以免加重土壤板结及加速病害的泛滥。

1.2.3 菌种处理方法

菌种使用前1 d,必须进行预处理。方法是:按照秸秆生物菌种︰饼肥︰麦麸︰水=1︰10︰20︰40的体积比,混合拌匀,堆积12~24 h后即可使用。最好当天用完,如当天使用不完,按照厚度不超过10 cm的要求摊放于避光避雨的阴凉处,第2天继续使用。

1.2.4 操作程序

主要操作步骤为开沟→铺秸秆→撒菌种→压实→盖土→浇水→整垄→打孔→定植。

开沟:按照1.6~2.0 m宽的标准顺大棚长向划线。在行内开宽0.6~0.8 m、深0.2 m左右的沟,从大棚内一头开到另一头,预留宽1.0~1.2 m的人行道。大棚内开沟数量以大棚宽度而定,如6.0 m宽大棚,开5~6条沟,栽植蔬菜5~6垄。

铺秸秆:沟开好后,铺放玉米、小麦、水稻或蔬菜等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若多种秸秆和杂草混合,应先放粗且硬的秸秆,再放细而松软的秸秆,最后放树叶。踏实后的秸秆厚度应在25 cm以上,两头露出10 cm秸秆茬,以便通气。

撒菌种:秸秆铺匀压实后,按照大棚面积与沟长撒菌种。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铁锹轻轻拍打,以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为度。

压实:菌种撒后,用脚踏实。

盖土:将沟两边的土盖于秸秆上,盖土厚度20~25 cm,形成垄,然后将垄面做成四边高的长田型,以便浇水。

浇水: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待垄面土壤水分稍干后,将垄面再修平,土层厚度保持20 cm左右。第1次浇水在盖土后栽苗前,要浇足(以湿透秸秆为准);第2次于栽苗后的7~10 d,均匀浇至垄面饱和;第3次浇水要巧(依据垄面干湿状态,补足土壤发干地段);第4次浇水要慎(根据苗势和棚内湿度状况综合考虑是否浇水及浇水量)。常规浇3~4次水,间隔时间10~15 d。水浇多或浇少都不利于菌种繁殖。

整垄:浇水后,修整被水冲走的土,同时把垄面修理整齐。

打孔:在垄上用12#钢筋打3行孔,行距10 cm,孔距20 cm,孔深以达到沟底为度。移栽成活后,再打1遍孔,以后打孔要与前次错位,生长期内每月打孔1~2次。

定植:按照不同蔬菜品种,实行垄上双行或单行栽植。栽后浇定根水。定植后10~15 d根据气温高低浇1次透水,并且要匀。以后根据天气与温度情况,依据蔬菜的需要,酌情浇3~4次水。

1.3 大行秸秆填埋

在蔬菜大棚内预留的空行中,挖沟深25 cm,宽20~80 cm(依预留空行宽度而定),期内埋入鲜秸秆或杂草踩实至15 cm厚左右。填埋物腐烂后,直接起到熟化土壤的作用。

1.4 秸秆堆积沤肥

时常将田间、沟边、路旁等地方的杂草或收获后的作物秸秆收集堆放在田间空闲地,经沤制腐烂后作有机肥使用,使其变废为宝。

总之,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秸秆还田培肥技术,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团粒结构,不断降低土地板结程度,有效提高耕地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实施土地深翻技术

利用冬季或夏季空闲时节,深翻土层25~30 cm,增加耕层厚度,提高灌溉水入渗率,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作物扎根能力,提高地温,逐步改善土壤层状结构,增加入渗水量,达到水分入渗与排水的平衡。同时,经冬季冻垡或夏季晒垡,达到熟化土壤、提高肥力的目的。

3 客土改良

对于大棚土壤砂质过重,保肥、保水力差,或土质过于黏重,耕性差、蔬菜扎根难,或病虫残留严重等情况,可采取更换耕层土壤的办法,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3.1 掺入优质土壤

3.1.1 黄泥巴土质

对于黄泥巴土壤菜园地,应选用比较肥沃、近3年没有种植蔬菜的砂质土壤或壤土土壤,每平方米掺入0.2~0.5 m3,与菜园地表15 cm土壤混匀即可。

3.1.2 砂质土质

对于砂质过重的菜园地,选用比较肥沃、近3年没有种植蔬菜的黄泥土壤或壤土土壤,每平方米掺入0.3~0.5 m3,与菜园地表15 cm土壤混匀即可。

3.2 换土

3.2.1 清除耕层土壤再换土

清除耕层土壤再换土,是对于病虫残留和污染特别严重导致无法生产蔬菜的菜园地。先清除耕层土壤15~20 cm后,再在菜园地面上加盖20~25 cm厚的壤土土壤,达到彻底改良的目的。

3.2.2 加盖土壤

加盖土壤,是对于土壤砂质过重和黏性过重而无法生产蔬菜的菜园地。在菜园地面上加盖15~25 cm厚的壤土土壤,达到改良的目的。

4 科学施肥

4.1 增施有机肥

采取囤积畜禽粪便、高温堆肥等办法,广集有机肥。采用施底肥、种肥或移栽肥等多种途径,保证每季使用有机肥5 m3以上,在保证蔬菜生长需要的同时,确保土壤地力恢复与营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

4.2 实行配方施肥

在禁止单一使用氮素化肥、限量使用化肥的前提下,实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氮肥用量每季每667 m2不超过10 kg。

4.3 种植绿肥

在蔬菜生产淡季,分批种植大豆和绿肥作物(毛苕子、紫云英、苜蓿等),达到恢复土壤的目的。

5 合理浇水

5.1 减少浇水次数

减少浇水次数能有效减轻对土壤的破坏作用,所以在确保蔬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少浇或不浇水。

5.2 全面实行滴灌

滴灌是水慢慢地浸润土壤,能避免大水漫灌对土壤表层造成的冲压,减轻对土壤耕层的破坏性;因此,为保护土壤,大棚种植尽可能地实行滴灌。

6 科学耕作

6.1 起垄栽培

起垄栽培能增加活土层厚度及土壤通透能力,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积极作用;因此推荐实行起垄栽培。垄高20~30 cm,垄宽依作物不同而定,一般30~50 cm。

6.2 保护性耕作

雨天和地面潮湿时,无特殊情况不进地。日常劳作或采摘蔬菜时,进地走沟内,不踏垄面。尽量减少对土壤踩踏次数,保护耕层土壤。

猜你喜欢
耕层菌种菜园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小小菜园有惊喜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疯狂大菜园
菜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