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忠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经济综合服务中心 024070)
温室栽培技术在我国最早开始起源,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呈现出小规模、低水平、发展速度缓慢的状态,特别是70年代初期,地膜技术全面引入我国农业生产中,对保温保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70年代至80年代,相继出现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90年代开始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发展的道路,农业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日光温室又称为日光温室节能,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独有的温室管理类型。日光温室作为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产业中的主体,其在长期的发展中为农业种植中效益的提升实现了促进作用,其能够成功地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原因作物难以生长的状况,帮助北方地区实现冬季蔬菜的供应,增加了农民实际收入,实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从而站在宏观的角度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日光温室能够安置就业、避免温室效应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稳定社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的强弱会影响作物的生产,因此,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期的管理要注重光照管理。
要依据天气的原因和棚温度,适当的铺盖草帘子,及时铺盖及时清洁积雪,才能准确的保证棚温,保证室内温度的适宜度,另外,要特别的掌握好揭盖帘子的时间点,注重时间段的选择,特别是要注重揭开帘子半小时后的棚温,坚持观察棚内温度,从揭开后半小时棚温为棚内温度的标准,适当的揭盖帘子,这样才能保证光照条件。其次,还要注重擦布的清洁,使得其在擦棚的过程中保持棚膜的清洁,棚膜清洁有利于透光,增加透光量,另外还要注重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灯具的使用,光照也能防止植物产生萎蔫的现象。光照条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之一,日光温室只有注重光照条件,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热源,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阳光的光合作用,保障室内温度的持续稳定。
日光温室在蔬菜生产的过程中核心内容是要保苗,只有保障苗的增长及稳产才能提升效益。蔬菜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追求产量将会导致“累坏”秧子。根苗只有通过温暖的地温,才能使得根能够很好地生长,只有吸收了较为肥沃的肥水才能强壮,秧苗才能正常快速的生长,所以在蔬菜低温期的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增加棚内温室的热量,可以在门口设置风障和门帘,注意防风等。另外要注重温室的防风避免突然的大风造成的棚内低温,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全面的防范,才能使得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期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保障根苗的茁壮成长。
日光温室的保温主要由保温围护结构和活动保温两部分组成,运用一些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可以保障室内的温度,特别是前坡面的保温材料,使用一些柔性材料便于凝聚温度。另外在对新型屋面材料研制上,要注重侧重于便于机械化作业、价格便宜、重量轻、耐老化、防水等指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日光温室蔬菜正常生长。
浇水对于植株的生长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浇水前要看好天气预报,注重天气的变化,只有把握好天气状况,做好相关病症的防治,特别是在浇水前要注重用药的防病,例如可以使用阿米西达、咯菌腈、凯泽、百泰等药剂做到事前的预防。浇水要尽量在上午实施,只有在揭帘后即可浇水,尽量10时前浇完水,浇水后要注意提温排湿,注重棚内温度的保持,要把棚温提高到高温管棚的棚温状态,并将其保持40~50分钟后再放风排湿。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注重加强田间管理,注重肥水管理,定期要对开沟实施基肥,肥水供应要及时,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棚内温度上要注重在定植后保持较高棚温,以利缓苗。缓苗后加强保温、防冻和通风、防热烧等措施,目的是以提高前期产量。
近些年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方面的科研活动日益增多,我国在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成果,使得我国农业有了较快地发展,深入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期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立勇.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期管理注意问题[J].《吉林蔬菜》,2013.
[2]闫树种.日光温室蔬菜低温冷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10.
[3]杰尔斯·汉顿.《日光温室的技术发展》.伦敦:伦敦科技出版社,2013年:0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