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如皋 226541)
根结线虫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其病原物是根结线虫。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重茬或连作次数的增加,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为害也日趋严重。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为害常常又会加重枯萎病、根腐病等其他土传病害的发生和为害。
茄果类等蔬菜根部通常形成串珠状、大小似米粒或绿豆粒的根结,豆类、瓜类等蔬菜的侧根则形成肿大的块状根结,造成根系萎缩、畸形,根的输导组织结构严重受损,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运输,严重影响植株根部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由于根部受害,植株地上部分表现为叶色变淡,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病株在晴天中午前后地上部分呈萎蔫状;严重时,植株根系坏死,下部叶片极易脱落,上部叶片黄化,果菜开花延迟、结实不良或不能结实。
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危害30多种常见蔬菜,尤以种植面积较大的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等受害最重。由于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又发生在土壤中,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生产实践中应采取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策略来进行有效防治。
2.1.1 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选用和利用抗、耐根结线虫的品种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方便、有效的方法。禁止使用病田或有病土壤育苗,同时结合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处理切断线虫的有效传播途径,培育无病壮苗。
2.1.2 轮作换茬
轮作是改良土壤环境,减少虫源,控制根结线虫蔓延、危害的有效措施。线虫虽能侵染多种蔬菜,但在感病程度上有明显差异,可利用蔬菜生长期短,容易轮作换茬的特点,将重病地改种感病轻的蔬菜种类或品种,可获得明显的效果。如瓜类、芹菜、番茄较易感病,受害重,可与葱、蒜、韭菜、辣椒等感病轻的蔬菜轮作。发病严重地块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种一季水稻,实行水旱轮作。
2.1.3 种植诱集植物
在发病严重的棚室内种植菠菜、小白菜、生菜等易感根结线虫的速生叶菜,其生长期仅1个月左右,根部形成大量根结后,在采收时尽可能将病根全部挖出,集中销毁,以减少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达到控制或减轻根结线虫对下茬作物为害的目的。
2.1.4 嫁接栽培
利用砧木的发达根系及其耐根结线虫病的特点,进行嫁接栽培,可以减轻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等对蔬菜作物的为害。
2.1.5 科学培管
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提高寄主植物的抗性和耐性;增强根系发育强度和根表组织韧性,可抵御线虫侵染。生产过程中发现病株应及时将整株全部挖出,集中销毁。当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对病株残体及其地边杂草等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
2.1.6 高温闷棚
夏季结合休棚,可在棚内四周做好高畦,放水浸泡,同时扣棚闷棚15 d左右,使棚内最高温度达到50 ℃,利用高温及淹水缺氧杀死线虫。
生物杀线虫剂是利用生物源制剂来防治线虫的农药总称。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活孢子制剂,如厚垣轮枝菌活孢子制剂、淡紫拟青霉活孢子制剂;另一类为生物代谢产物,如阿维菌素制剂。
2.2.1 淡紫拟青霉
淡紫拟青霉是新型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是线虫的内寄生性真菌,能够寄生于线虫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危害。制剂有效活菌数≥1×1 000 cfu/g。具有高效、广谱、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可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内使用,也可用于拌种作为种子处理剂。淡紫拟青霉菌不仅能明显抑制线虫侵染,而且能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如播前拌种,定植时穴施,对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实现苗绿、苗壮,一般可使作物增产15%以上。拌种使用:拌种按种子量的5%~10%进行,堆闷2~3 h、阴干即可播种;苗床使用:将淡紫拟青霉菌剂与适量基质混匀后撒入苗床,播种覆土。每千克淡紫拟青霉菌种平均处理30~50 m2苗床;穴施使用:施在种子或种苗根系附近,预防根结线虫建议每667 m2用量300~500 g,治疗建议每667 m2用量800~1 000 g。
2.2.2 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
可在播种期、定植期及蔬菜生长期间使用。施药方法以沟施或穴施最好,用药集中可提高防效,并能较好地保护蔬菜根系免受侵害。0.5%阿维菌素颗粒剂用药量40~50 kg/hm2。也可使用阿维菌素或甲维盐乳油、水乳剂等其他剂型,并按推荐的剂量和使用说明用药。
目前,可推广的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化学杀线剂主要有棉隆、威百亩、绿唑磷、噻唑磷和氟吡菌酰胺等。
2.3.1 棉隆
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土壤消毒杀虫剂,剂型有98%或99%颗粒剂。棉隆施入土壤后,具有杀线虫、杀(真、细)菌、杀草等多重功效。其作用谱很宽,几乎与蒸气灭菌的效果相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土壤熏蒸消毒处理剂。可在棚室休闲期间或结合茬口合理安排施用。
2.3.2 威百亩
威百亩属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种具有熏蒸作用的低毒、广谱性杀线虫剂,并能兼治土壤中的病原真菌、地下害虫及杂草,持效期15 d左右。可在棚室休闲期间或结合茬口合理安排施用。剂型有35%、48%水剂等。
2.3.3 硫线磷或灭线磷
属有机磷类杀线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该类药剂原药毒性属高毒,制剂属低等毒性,可在播种时、定植时及蔬菜生长期间使用。施用方式有穴施、沟施或(拌土)撒施。硫线磷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60 d,灭线磷为14~28 d。在植物体内降解快,残留量极低。温度较低时不宜使用,易产生药害。
2.3.4 绿唑磷
制剂为3%颗粒剂,绿唑磷是一种高效广谱、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杀线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无熏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线虫和地下害虫,对刺吸式、咀嚼式口器害虫和钻蛀性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等多种线虫的危害。施药方法:一般在播种前撒施并充分与土壤混合,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用药剂量为3%绿唑磷(米乐尔)颗粒剂60~90 kg/hm2。只能单独使用,不能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2.3.5 噻唑磷
制剂为10%颗粒剂、75%乳油、20%水乳剂等,属低毒性有机磷杀线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线虫、蚜虫等,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有特效,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要求,可广泛应用于黄瓜、番茄、西瓜等作物上。施药方法:种植前,用10%噻唑磷颗粒剂2.25~3.00 kg/hm2拌细干土45~60 kg,均匀撒施于土表或畦面,再耕翻15~20 cm的耕层,使药土充分混合;也可将药土均匀撒施在沟内或定植穴内,再浅覆土。施药当日即可播种或定植(施药与播种、定植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对线虫的防效可达75%~90%。
2.3.6 氟吡菌酰胺
氟吡菌酰胺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SDHI)类杀菌剂,迄今已在中国、美国、欧盟(23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智利、墨西哥等50个国家登记和上市。可应用于大田作物、蔬菜、花卉、草坪、瓜果、烟草等70多种作物上的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及根结线虫等多种线虫病害。氟吡菌酰胺高效、低毒,对作物安全,防治根结线虫病可在播种时或定植时及蔬菜生长期间使用,适于灌根、滴灌、冲施、土壤混施、沟施等多种用药方法。据试验,5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制剂用量0.024~0.03 mL/株(按每公顷种植33 000株计,有效药量396~495 g/hm2),加水稀释进行灌根,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达48.44%~75.42%,是替代高毒杀线剂和降低农药用量的理想产品。目前,国内已在番茄等作物上登记防治根结线虫病。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