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
【摘 要】新时代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及引起的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历史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和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时间节点来看,就是从党的十八大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间区域。习近平新时代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观;历史根据;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1]习近平新时代观是基于唯物史观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深层次解读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历史根据、现实依据、重要标志和基本定位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历史根据与现实依据
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历史根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引起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如江河奔流,虽然跌宕起伏,千回百轉,但是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但改变了中国的整体面貌,而且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的磅礴气象更是恢弘无比,引人注目: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显著实效;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等等。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所引起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2]所有这些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观产生的历史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特色主义事业成就巨大,但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有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整体文明水平尚需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深化改革的部署和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尤其是政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人类发展规律,深刻把握执政党执政规律,深刻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三严三实”为代表的全面从严治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精准扶贫等等,不断拓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化、民族化和时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观的现实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推进的过程,也是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党的八大提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所以,认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就是尽快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第二次是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着眼点。第三次是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提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就是供给侧改革和全面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果说前两次论断是解决生产能力低下的问题,是解决物质匮乏问题,是解决发展速度的话,第三次论断则是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跃举世界第二后的关于发展质量的问题。所以前两次主要着眼于数量和速度,着眼于经济数量的增长,第三次则是着眼于发展的高质量,着眼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许多领域的成就进入了世界前列: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供求关系更顺畅,供需之间更协调更合理;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对生产力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主导性企业对GDP的贡献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高铁、地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建设日新月异;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推进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一些龙头创新性企业和重大创新项目纷纷涌出,蛟龙、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网上支付、共享单车等服务民众的项目发展越来越快等等,可以说,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习近平新时代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新时代”一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如历史向前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等思想;另一方面也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发展方面的认识,重点以“新时代”提领初级阶段这个不发达阶段“后半程”的社会发展问题。
新时代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习近平同志紧紧围绕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坚持人民“中心论”,要求全党“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张“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开放成果的获得者、享有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时代观对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述新时代时提出“五个时代”,在阐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时提出“四个伟大”,在说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强调“五位一体”,等等,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新时代观对社会交往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的扩张与社会文明的发展中,为交往的普遍化和世界历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需要。习近平同志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遵循,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报告》,人民日报,1956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