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5 07:37何梦莹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标志资料对照组

何梦莹

一、概述

翻转课堂最初的构想来源于美国林地公园学校(Woodland Park)的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这两位化学教师,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把传统课堂上对课程内容的直接讲授转移到课外,而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在课堂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然后离开教室并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是给学生准备好学习视频,作为学习资源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看到,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学习,相当于把讲授的内容翻转到课外,然后回到课室完成作业。制作视频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快看完这些课程材料,学得比较慢的,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速度,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让视频暂停,相当于听教师重新讲一遍,只要你愿意,看多少遍都行。而课堂时间变成了实践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学生互相讨论获得信息,或者直接咨询教师,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能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即时进行解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下面着重探讨该教学法在中职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6级平面设计专业两个平行班12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班(共6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5人)作为对照组,2班(共62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30人)作为实验组,由同一教學团队为两个班授课,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课成绩、开课计划、理论课和实验课时数、教师配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2.教材和内容的选取

我们选择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VI设计》(主编:杜世禄 华玉亮)项目2 企业品牌的标志设计及展开设计。

3.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采用多媒体教学,讲解相关知识。学期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和满意度调查。

(2)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如下:

①课前

a.制作微视频

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利用camtasia 9.0软件制成微视频,将知识点做成微课,其中分为基础资料和拓展资料,供不同接受能力和不同进度的学生学习。

b.共享资源

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料,视频、文字资料、相关标志设计案例等上传至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推送,将资料发送到每个学生的手机。

c.监督执行

为确保每个学生都在课前学习资料,在课程的前一天让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概述,学生将学习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反馈给小组长,小组长统计之后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②课中

a.提出问题阶段

由小组长对本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述。将课前所查找的资料和问题带回课堂。

b.合作探究阶段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如标志的项目设计,针对教师所给的标志项目和具体要求,结合微视频里面的知识点和查找的资料,对标志进行设计或完善。在这期间,组员之间、师生之间一同进行探究学习。

c.答疑解惑阶段

针对不同小组、不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化辅导矫正,教师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实现课堂的一对一学习,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对设计标志草图的指导,通过项目的完善熟练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从而针对学生不同的进度和不同的理解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d.辩论巩固阶段

设计类的学生,不只需要会设计,还需要说设计,将自己的设计项目通过口头表述或设计说明呈现给客户。辩论巩固,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述将自己的设计呈现出来,期间,其他同学会提出提问,表述的同学要进行一一解答、辩论,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准备更多的资料来完善自己的设计,起到了巩固学习的作用。

e.点评

多元化的评价能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学生互评:学生通过扫二维码对不同小组进行匿名投票,选出本次课程的学习之星,学生能现场看到自己的投票结果,也促使学生对本小组成员有责任感,促进合作探究阶段的学习。教师点评: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标志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提出建议。

③课后

课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学生还可以通过将微视频重复播放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

4.评价方法

(1)理论考核

学期结束采用理论考核,要求统一命题,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2)调查问卷

学期结束,对学生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2份,有效回收率100%。

5.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三、结果

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学科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从回收的122 张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较高(见表2)。

四、讨论

1.测试成绩对比

我们将两个班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62人,理论考核成绩83.6±11.3,对照组60人,理论考核成绩72.5±12.2,P值<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进行了自主学习及个性化教育,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较高,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从多个方面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学生对课程提出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教师上传学习资源要尽量早一些,方便学生安排自主学习时间;希望有更多教师照顾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支持在线交流,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希望学习资源与时俱进。

五、思考与建议

被比尔·盖茨誉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的翻转课堂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传统课堂上对课程内容的直接讲授转移到课外,是一种思维的创新。中职标志设计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并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环境及个性化教育。

然而,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适合所有的教学。翻转课堂虽然有着种种优势,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它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从学生角度说,翻转课堂的模式是否真正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 学生在家看视频效果如何把握?从教师角度来说,大量视频制作是否超过教师的能力?翻转课堂是不是降低了教师上课的作用?教师精力有限,如何顾及所有小组的学习状况,如何及时为大家解决所有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思考。

总之,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我们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避免它的劣势,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研究工作。相信随着教师们对翻转课堂的不断实践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会不断地完善和得到发展,实践经验也会更加丰富,翻转课堂将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更新的活力,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路。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标志资料对照组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