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运喆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是炎黄子孙,却把一腔热血洒向华夏大地;他长着西洋的面孔,却把大好年华献给东方热土。
在新中国发展的荣耀史册上,他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忘!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阿尔希波夫,1907年5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卡卢加。1928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同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自此开始。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满怀热情,投身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无奈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战争后满目疮痍。1950年,苏联援华专家组雪中送炭,支援我国建设。阿尔希波夫正是专家组总负责人,担任我政务院经济总顾问。在他的主持下,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正式开工,一五计划顺利进行。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看看他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点点滴滴!
镜头1
1950年,北京
我国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会忘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热火朝天的日子,全国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天南海北,地上地下,处处都在建设。工人们斗志昂扬,任凭风吹日晒,昼夜苦干,一心为着祖国的富强。和他们并肩战斗的苏联专家们也是披星戴月,满手油垢,挥汗如雨,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休息。
阿尔希波夫是专家中担负最沉重担子的人,也是最忙碌的人。他虽然不守在炉前,也不直接操纵机床,但他掌管的是所有在华苏联专家的全面情况,劳心又劳神。
为了保证各种项目的顺利实施,阿尔希波夫和中苏专家们几乎跑遍了所有工地,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每一个细节他都会过问,都会调查,都会研究。哪儿有重点援建项目,哪儿就有阿尔希波夫的足迹,哪儿就有频频传扬的捷报:
从1953年起,全国各地六个现代化纺织厂相继投产;鞍钢新建的大型现代化轧钢厂、第一个无缝钢管厂、自动化薄板厂开工生产;我国制造的首批飞机升上了蓝天;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移交生产;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天堑变通途……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派来我国的技术专家前后多达一千余人。指挥如此庞大的专家队伍,过问那么繁多的工程项目,谈何容易?然而阿尔希波夫兢兢业业,从无一句怨言。反而使人觉得他工作越多越忙越累,他显得生活更有乐趣。就如他自己所言:“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也不是为了夸夸其谈,而是为了工作,工作!”
镜头2
1951 年初,满洲里
苏联方面决定“调阿尔希波夫回国,另有重用”。中方对此感到很突然。周恩来专门通过苏联使馆多方挽留。但苏联政府已经决定让阿尔希波夫出任有色冶金工业部第一副部长。为此,苏方于1 月17 日致函周恩来,表达歉意。阿尔希波夫就要离开北京时,周恩来设宴送行,并亲自把一枚“中苏友谊章”佩在他的胸前。
中苏边境上,勤务人员把行李从中国车厢搬到苏联车厢上去,中国列车员彬彬有礼地走到阿尔希波夫夫妇面前,关切地提醒了一句:“请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东西忘在了车厢里?”
“啊,对了,我是忘了一件东西。”阿尔希波夫低沉地自言自语,但他没有返回车厢。
“什么东西,我去取。”快手快脚的苏联翻译立刻准备回车厢。
“不用了,不用了,你取不回来。”阿尔希波夫的眼睛湿润了。
“他把自己的心,一半留在中国了。”妻子叶卡捷琳娜轻轻地说了一句。
“最了解我的,还是我的叶卡捷琳娜。”阿尔希波夫抚爱地吻了吻妻子,挽着她的手臂,慢慢向苏联领土走去。
镜头3
1984年12月 北京
1984年苏共中央决定派阿尔希波夫作为苏联驻华大使馆的客人访问中国。当时前苏联方面就阿尔希波夫此次访华征求中方意见。中国外交部答复说,我们不欢迎阿尔希波夫作为苏联大使馆的客人来访;我们只欢迎他作为中国政府的客人来中国访问。这一消息出乎苏方意料,而阿尔希波夫则感到欣喜若狂,他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仍然是老朋友。
代表团访华,受到陈云、彭真等老朋友的亲切会见,并同他的老朋友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签署了中苏两国的贸易协定,为改善中苏关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戈尔巴乔夫访华同邓小平就恢复两党关系进行会谈做了准备。
20世纪90年代,阿尔希波夫以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团成员和民间团体领导人的身份多次访华,受到中国同志亲人般的欢迎和接待。人们一般不称其名,而尊称为阿老。苏联人获得中国人发自内心尊敬的人并不是很多,但阿老是其中之一。
1992年,他当选为俄中友好协会名譽主席。1996年,为表彰他50多年始终如一致力于维护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感谢他对中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在庆祝他80华诞的时刻,我会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同年,大连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1998年2月28日阿尔希波夫逝世,被安葬在莫斯科特洛耶库洛夫墓地,墓碑上刻着中苏友谊勋章。
2009年11月在中国深圳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阿尔希波夫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排名无可争议的为第一位。阿尔希波夫的入选理由是:阿尔希波夫在华工作期间,为帮助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作出巨大贡献,为维护中苏两国人民友谊,改善中苏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这是他的故事,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永远属于两国人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