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中鹰架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探析

2018-01-15 23:16董秋萍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刻纸刻刀纸盒

董秋萍

美工区中教师的任务是搭建支持性“鹰架”,把任务逐渐转移给幼儿,让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学习,这样成人搭建的“鹰架”就可以适宜撤离。“鹰架”理论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作用在于帮助幼儿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美工区我发现,有些幼儿面对各种材料,往往会选择茫然,拿到材料后无从下手,导致作品没有创造性。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美的事物感受不够,内在表证不够丰富。教师如果没有适时地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幼儿也就失去制作兴趣。因此我从经验鹰架策略、材料鹰架策略、指导鹰架策略等三方面在美工区开展研究,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创造性。

一、鹰架幼儿自主学习策略一:充分感知,切身体验

皮亚杰说过:“告诉不是教学。”要让传授的知识对幼儿有意义,前提是一定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及其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因此,我采取了三种鹰架策略:生活经验鹰架、环境欣赏鹰架和操作体验鹰架,这三种鹰架应该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且灵活运用。

如在主题活动“美在西街”中,我们以家庭小分队的形式,让幼儿吃遍西街的闽南小吃。在品尝小吃的过程中观察它们的制作过程,从而积累丰富的经验,实现生活经验鹰架。回到班级,我将闽南小吃的图片布置在区域墙面并组织幼儿欣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实现环境欣赏鹰架。幼儿只有感性经验是不够的,只有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才能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操作经验鹰架。在丰富闽南小吃经验后,我们提供操作性强的美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闽南小吃。如幼儿利用纸陶泥制作了吉红糕、鸡卷、海蛎煎、肉粽等。此外,他们还会寻找类似的材料与纸陶泥进行组合,如用咖啡色的长方形手揉纸包裹着报纸做成鸡卷,在圆形的毛边纸上铺上薄薄的黄色纸陶泥,在贴上绿色和橙色的玉米粒做成海蛎煎等。

二、鹰架幼儿自主学习策略二:多元材料,自主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的种类特点能激发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创设多样化、有选择性的环境,是激發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工具材料归类,制定取放规则

美工区少不了要使用工具和材料,而如何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材料,以便于他们自主选择和操作?首先,我将美工区划分为工具区和材料区,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剪刀、勾线笔、双面胶、刻刀等工具,分类放在筐子里,每次投放新工具时,我都会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出值得注意的安全事项。材料也不是一次性同时投放,而是根据制作内容的需要陆续投放。我们收集了大量低结构、废旧的材料,如旧光盘、纸杯、饼干盒、纸皮等,按类别整齐摆放。此外,我们应引导幼儿一同制定好工具和材料取放的规则和要求,如使用小刀、剪刀等危险的工具时,要注意安全;要节约材料,纸屑要及时放在篮子里;结束后将工具和剩余的材料放回原位。幼儿形成了一定的常规习惯后,操作也更加有序和自主了。

(二)低结构材料为主,高结构材料为辅

《指南》明确指出:低结构的材料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材料进行简单设计,但不限定玩法。由于目标非常隐蔽,对幼儿来说自主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大部分是以低结构为主,为的是尽可能释放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纸盒大变身”活动就是源于幼儿收集来的废旧纸盒,如牙膏盒、饼干糖果盒、薯片盒、一次性纸杯等。这些材料投放在美工区后,我发现有的幼儿自主地去玩弄盒子。于是我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引导更多的幼儿参与到纸盒的做做玩玩中,并追随幼儿玩纸盒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纸盒种类和相关辅助材料,支持幼儿进行纸盒创意。在活动中,我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充分探索废旧纸盒的不同制作方法,制作出各种不同的作品,也让班级美工区动了起来,盘活了许多闲置的废旧材料。

三、鹰架幼儿自主学习策略三:适时指导,循序渐进

推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倡导幼儿个性化的表现,教师一方面要多给幼儿个性化自由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在集体活动中适时给予鹰架与指导。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常常表现出两种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度干预。不做过多干预,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和循序渐进的指导,也就是顺应幼儿需要的鹰架。

(一)根据个体差异,提供合理鹰架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其特定的发展特点,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动手能力的差异提供合理的鹰架,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如制作“闽南手工艺——刻纸”,我和幼儿认识并欣赏了刻纸大师李尧宝的作品。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的特征,我选择了红色和黑色KT板,根据KT板的厚度和表面可以撕下来的特点,让幼儿利用黑白或红白两色的对比,进行刻画和撕纸。为了安全,我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木制刻刀和小刻刀两种,供其选择。由于木制刻刀没有刻刀锋利,幼儿刻纸有点费劲,刻出来的线条也不够平整,但对于比较调皮的男孩可以先尝试使用木制刻刀,以保证安全。待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刻纸经验后,教师再投放适合幼儿手持的安全小刻刀,刻出来的线条比较流畅,图案也比较清晰。在刻纸内容呈现上,也由开始的随意刻画和撕纸,到简单的表现人物头像(用两色的对比表现人脸、五官、头发和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复杂图案刻画。有了一定经验和技能的支持,幼儿后期呈现的刻纸作品就比较复杂和成熟。

(二)根据不同阶段,提供渐进鹰架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开展“纸盒大变身”的活动进程中,我将幼儿的操作过程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 意图阶段——熟悉探索材料

开始幼儿并不知道怎么去使用这些纸盒纸杯,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把纸杯剪开来,或将两个盒子进行组合,这一阶段是幼儿熟悉并探索纸盒和工具材料的阶段。幼儿的操作是无目的性的,他们经常会互相模仿,这是幼儿在意图阶段的自发性行为。他们通过随意摆弄和裁剪等方式,感受纸盒纸杯的质地和可变性,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开始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连接。即使他们经常说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而是等作品成型后看了像什么而确定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只要给予工具材料的支持和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

2. 构思与设计阶段——尝试组合分割

在第一阶段幼儿在熟悉纸盒的性质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基础上,对美工创意区的“纸盒大变身”活动更加感兴趣,制作的意图也逐渐明朗,从无目的制作转向有目的创作,这一时期幼儿进入了构思和设计阶段。构思指在头脑中通过想象和思维,对手工作品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成品效果等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的设计与思考的过程,这是手工创作的核心环节。幼儿在构思的时候已经能考虑选用什么材料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来组合,能“因意选材”,即有目的地去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用剪、贴、连接、挖洞等技能,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纸盒组合方式,慢慢由尝试组合连接到进一步的分割纸盒,将纸盒剪开、挖洞、凹造型等,呈现的作品也越来越复杂。这时候,教师以观察为主,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材料支持,这样的指导才体现幼儿的自主。

3. 制作与装饰阶段——借助辅助材料装饰

幼儿有了前期组合连接和分割纸盒的经验后,他们自发地选择区域中合适的辅助材料来装饰,让自己的作品更加逼真、更加有创意。中班幼儿正处在肌肉发育从手臂大肌肉动作向手腕小肌肉动作再向手指精细肌肉动作发展的逐步成熟过程,同时幼儿的手眼也正逐步地从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进入制作与装饰阶段后,幼儿常常采用添加的方法,其装饰的目的是为了让作品更加完整、逼真和美观。这时候,教师为幼儿所需要的辅助材料提供支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为幼儿自主创作提供可能性。

本文为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小课题《中班美术活动中鹰架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研究论文之一,该课题在2016年12月经专家组评审通过结题验收,获得优秀课题。

猜你喜欢
刻纸刻刀纸盒
刻纸——指尖上的传奇艺术
溱湖刻纸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趣图
趣图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