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采,某采油队的地层压力达到较为合理水平,但内部各井区间压力水平不均衡,对提高油层的采收率和油田的稳产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对该队压力进行精细治理。控制含水上升速度、使递减持续保持较低水平。
[关键词]高含水 地层压力 治理
中图分类号:U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319-01
1 压力现状调查
全队上半年共测静压13口井,平均地层压力11.05MPa,总压差-0.23MPa,笼统的看压力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但各层系和各井点之间压力极不均衡,异常高、低压井偏多,不在合理压力范围内的有7口井,占测压井数的53.8%;纵向上分层测压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达到16.38MPa,最低压力在11.99MPa,压差达到4.39MPa;流动压力偏高接近6MPa,液面506m。从压力分级可以看出,总压差小于-1MPa的井有4口,占测压井数的30.8%,总压差为-1.46MPa;总压差在-1MPa到-0.5MPa的井有2口,占测压井数的15.4%,总压差为-0.54MPa;总压差大于1MPa的井有2口,占测压井数的15.4%,总压差为1.97MPa;总压差在0.5MPa到1MPa间的井有1口,占测压井数的7.7%,总压差为0.87MPa;总压差在-0.5MPa到0.5MPa之间的井有4口,占测压井数的30.8%,总压差为-0.13MPa。从各套层系压力统计上看,二次井和三次井压力偏低,总压差均小于-0.50MPa;基础井网和一次加密井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内,总压差分别为-0.17MPa和0.48MPa。
2 压力分类研究
2.1 油层条件发育差,注水困难导致低压
目前该队有7口井完不成配注,其中三次井占47.4%,只能完成配注的52%,比其它层系完成配注的比例低4.2%。这也是造成三次井低压的主要原因。
2.2 断层附近注采不完善,造成油井低压
断层附近注采不完善(包括套损控注)对地层压力的影响,这类井占测压井数的18%,总压差的水平是-1.70MPa。
2.3 油井措施堵水后,油井低压
这类井数不多,但压力水平偏低,如:甲井,堵水后压力一直较低,总压差一直处在-2MPa以下。
2.4 问题井多导致流压偏高
从统计结果分析,一次加密井流压水平最高,依据单井原因分类,主要归为两类:一是问题井导致有注无采,局部地区憋压。一次加密层系共有问题井8口,占总井数的45.2%,其中带病生产的有4口井,这类井的平均泵效只有22.8%,平均流压达到8.89MPa,总压差1.73MPa。二是举升参数不合理导致泄压不足。参数偏小比较突出的井有11口井,占总井数的19.6%,集中表征为高含水、高流压、高地层压力,这类井目前的总压差是0.59MPa,平均流压8.38MPa,液面76m,平均泵效86.2%,这类井表现为含水高的特点,2014年是95.5%,到2015年上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达到96%。由于含水高,也使上调参数受到抑制。
3 压力调整方法及其效果
3.1 以均衡地层压力为目的的调整
提高注水量包括解放同层系系停注层来提高注采比,提高该层系的地层压力。例如乙井是某层系一口电泵井,流压较低,为2.70MPa,如不及时提水很容易造成欠载停机。该井的周围有3口同层系注水井给注水。通过分析,释放同层系注水井停注近10年的丙井a层段和丁井的b层段,共提水50m3/d,来改善乙井的低压状况,方案执行后取得了好的效果,环空资料显示,乙井含水从96.8%降到95.2%,日产油量增加2.5t,总压差由-0.85MPa上升到-0.05MPa。
3.2 采取多种增注措施改善吸水状况
针对油层发育差,注水完不成配注的水井采取酸化、压裂等措施来改善注水状况,水井酸化5口、压裂1口,统计周围无措施受效油井34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液0.7t,日增油0.04t,综合含水下降0.01个百分点,流压上升0.06MPa,液面上升18m,地层压力上升了0.14MPa,总压差由-0.69MPa上升到-0.55MPa。地层压力得到恢复。
3.3 及时对注水井进行套损修复、更新、侧斜工作,完善注采关系
上半年大修、侧斜共6口。周围油井的地层压力上升了0.19MPa,总压差从-0.52MPa上升到-0.41MPa,提高了全队地层压力处于合理范围的比例。
3.4 加大油井长关井、问题井治理力度
由于成片井点抽吸能力弱造成的地层憋压,包括泵况长期处于漏失生产和关井时间长得不到处理的。例如戊井断脱关井2年以上,造成该井区成为异常高压井区,总压差达到2MPa以上,对该井实施的堵压结合的措施,日增液36.3t,日增油5.2t,效果显著。
4 几点认识
4.1 尽管区块分几套层系开采,但是整个油层是处于一个动力系统,所以动态分析的时候尤其是对压力的分析,要打开井网的局限,使分析的结论更贴近实际水平。
4.2 合理的地层压力是提高油层采收率和油田稳产的保障。
4.3 由于监测井的压力值只代表某一阶段的地层压力水平,随着周围水井注水的变化,地层压力也要随之变化,所以分析异常压力井时,应注重资料的历史分析。
作者简介
吉峰,1983年2月出生,毕业于韓国忠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现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三油矿工作,助理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杨秀丽.南三区西块SⅡ4以上套管易损层注采压力系统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7):101-102.
[2] 苍君英.改进钻关方法,均衡地层压力[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08):63-64.
[3] 金英华.水驱示范区精细化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1):223.
[4] 谢晓庆,张贤松,冯国智,何春百.以渤海A油田为例分析聚合物驱注入压力[J].断块油气田,2012,(02):195-198+202.
[5] 肖勇,母长河.水驱典型区块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03):54-56+92.
[6] 方凌云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 何建红,马莎莎,宋良利,段立锋.南翼山油田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及其勘探开发启示[J].青海石油,2014,(03):21-34.
[8] 李连平,康红庆,姜贵璞,李琴,刘青.杏北开发区套损成因机理新认识及套损综合防治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01):83-87.endprint
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