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飞
摘要 [目的]通过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广西武宣县种植的晚稻感光型优良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3次重复,不设小区田埂,四周留保护行,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11个感光型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全生育期无差异,为120 d;穗瘟、矮缩病、白叶枯病未见发生,表现为高抗,野香优9号有轻度叶瘟发生,其他品种无;所有参试品种对纹枯病都不抗病,但危害程度不高,表现为轻感;参试品种株高均超100 cm,株高最高的是博Ⅲ优638,为122.93 cm;有效穗数平均263.18万穗/hm2,最高的是博202,达288.0万穗/hm2;每穗实粒数差距不明显,最多的为博Ⅲ优9611,达到平均每穗实粒数129.4粒,最低的是博优5058,为每穗103.5粒;结实率差异不明顯,平均为81.88%,最高的是博优202,达86.3%。依据11个感光型供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和产量表现,认为博优629、博优202、博Ⅲ优293、博Ⅲ优638、博Ⅲ优9611等5个品种比较适宜武宣县用于晚稻推广种植。
关键词 水稻;感光型品种;性状;产量;广西武宣;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31-03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合广西武宣县种植的感光型优良品种,进一步引导农户应用良种,加快感光型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和种粮增收[1-3]。
2016年晚稻,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笔者承担了在武宣县金鸡乡对11个感光型水稻品种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设在武宣县金鸡乡大坪村一农户责任田实施,试验地点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较好,试验田为形状规则的长方形,总面积共1 267.3 m2,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早稻,土壤类型为砂壤土。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1个感光型品种,分别是博Ⅲ优9611、博优629、野香优9号、博优5058、博优202、博Ⅲ优293、博优7118、博Ⅲ优638、博Ⅱ优767、博优820、博优1167。保护行是野香优9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一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4-6],不设小区田埂,重复间设走道40 cm,小区走道45 cm,共设33个小区,小区面积24 m2(8 m×3 m),田块四周设保护行。抛栽规格为24蔸/m2(即每个小区抛栽水稻秧苗576蔸),折合为24万蔸/hm2。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6年7月8日播种,采用塑盘旱育秧,应用壮秧剂,每561孔塑盘施用葵花牌壮秧营养剂10 g。7月29日移栽大田,抛栽24蔸/m2,每小区抛秧576蔸,移栽前1 d进行秧苗素质考查。施用17%碳酸氢铵750 kg/hm2,12%过磷酸钙750 kg/hm2,于整田时均匀撒施作基肥;8月5日,移栽立苗后,施用尿素7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作分蘖肥,同时拌施野老牌22%苄·乙水稻移栽田除草剂防除杂草;8月11日,施用45%复合肥(15-15-15)187.5 kg/hm2、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壮蘖肥;9月16日,施用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壮穗肥。全生育期喷施2次高效、低毒农药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稻瘟病、矮缩病等病虫害,其他田间管理按常规管理进行[2]。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过程中观察和记载各品种生长及发育情况、试验田的农事活动情况;本试验于2016年11月16日进行收割及验收,每个品种取样5蔸进行室内考种,每个小区单打单收,测定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抛秧前1 d(7月28日,秧龄21 d),对本试验的秧苗素质进行调查,平均叶龄4.9叶,最高叶龄5.3叶,品种是博Ⅲ优9611、博优202、博Ⅲ优638;平均株高24.5 cm,最高26.5 cm,品种是博Ⅲ优638,最低22.8 cm,品种是博优7118;所有参试验品种至少有1个或以上分蘖,平均分蘖为16.36%;平均每株白根数达10.6条,绿叶数平均达3.5张,整个秧田期所有参试品种叶色浓绿、长势好、秧苗期表现基本一致,无差异[2](表1)。
2.2 分蘖消长动态及成穗率
抛栽后每7 d观察1次,11个供试品种立苗期基本一致,抛栽后7 d立苗率达95%以上,未见有分蘖长出。抛秧后14 d(8月12日),平均5.1苗/蔸。抛秧后28 d,平均苗数达15.9苗/蔸,此时最高苗是博Ⅲ优293,达17.3苗/蔸;抛秧后35 d,出现分蘖高峰期,最高苗数为野香优9号,达21.6苗/蔸;最低苗数为博优1167,仅为16.8苗/蔸;11个参试品种平均19.3苗/蔸。
由表2可知,11个参试验品种成穗率最高的是博优202,为66.84%,最低的是博优1167,为54.76%,平均为61.14%。综合本试验数据,成穗率的高低与产量成正相关关系,在生产管理上可通过肥料施用、水分管理等农事活动,促使水稻分蘖高峰期提早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2.3 生育期及品种抗病性
11个参试验品种全生育期无差异,平均为120 d;在播种期、移栽期及田间管理一致的情况下,各品种在分蘖期、分蘖高峰期、幼穗分化期、始穗期、齐穗期、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由表3可知,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参试的11个品种,穗瘟、矮缩病、白叶枯病未见发生,表现为高抗,野香优级9号有轻度叶瘟发生,其他品种无;所有参试品种对纹枯病都不抗病,但危害程度不高,表现为轻感[1]。endprint
2.4 产量
据11月16日测产结果(表4),实际产量(干重)由高至低排名:第1位是博优629,产量8 190.45 kg/hm2;第2位是博优202,产量8 186.55 kg/hm2;第3位是博Ⅲ优293,产量7 916.40 kg/hm2;第4位是博Ⅲ优638,产量7 750.65 kg/hm2;第5位是博Ⅲ优9611,产量7 703.10 kg/hm2;第6位是博優820,产量7 170.45 kg/hm2;第7位是野香优9号,产量7 018.65 kg/hm2;第8位是博优1167,产量6 465.30 kg/hm2;第9位是博Ⅱ优767,产量6 449.85 kg/hm2;第10位是博优7118,产量6 102.15 kg/hm2;最后一位是博优5058,产量6 037.05 kg/hm2。从品种的单株考种分析,株高、穗长、成穗率等因子与平均数差异不大。从产量构成因子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差异有所不同,产量超过7 500 kg/hm2以上的有5个品种,都稍高于平均数[3]。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低依次为博优629、博优202、博Ⅲ优293、博Ⅲ优638、博Ⅲ优9611,其产量均超过7 500 kg/hm2,并且生育期适中(120 d),株叶形态好,抗逆性强。2016年晚稻,品种进入成熟时期,连续遇雨,导致收割期延迟,但这5个品种在11个参试品种相比较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其余6个品种表现一般,产量构成因素不太理想。笔者认为博优629、博优202、博Ⅲ优293、博Ⅲ优638、博Ⅲ优9611等5个感光型品种比较适宜武宣县用于晚稻推广种植。若想获得高产,需在病虫害防治、水肥科学运筹、田间管理等综合增产集成技术加以应用,期待在今后的校正试验中加以观察论证。
4 参考文献
[1] 郭松华,罗小玲,吴锋,等.2007年广西桂南稻作区晚稻感光组品种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8):987-991.
[2] 陈焕棠.2010年晚造水稻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报告[J].广西农学报,2011(5):26-27.
[3] 周继勇,郑晨,司徒志谋,等.2009—2010年广东省晚造弱感光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1(13):17-20.
[4] 魏新龙,周建忠,白红珍,等.抚州市临川区晚稻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8-29.
[5] 杨晶,谷子寒,王元元,等.长沙烟稻轮作区烤烟正常与推迟采收条件下的适宜晚稻品种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11-17.
[6] 陈平平,李艳芳,黄松青,等.宁乡烟区烟后晚稻适宜品种筛选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1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