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娜++周永萍++韩轩++李元迎++李万贵++李洁++段世贞++李俊兰
摘要 介绍由美国引进的饲用褐脉矮秆甜高粱杂交种——巨能粱王2号的基本特征特性和在河北省中南部适应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同时从适时播种、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刈割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高粱;巨能粱王2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24-01
受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制约,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业结构,真正实现粮、经、饲三元种植业结构,注重发展饲料作物,是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推广甜高粱、饲用玉米等生产,则是发展草食畜禽的可靠保证[1-2],同时顺应国家“粮改饲”的供给侧改革需求。据以往研究,甜高粱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为玉米的3.2倍,作为饲料具有产量高、适口性好的特点,同时甜高粱起源于干旱、炎热、瘠薄的非洲大陆,从而塑造了其抗旱、耐涝、耐盐碱等诸多基本特性。在美国、前苏联、阿根廷、印度等国家,都把甜高粱作为家畜的优良饲料作物生产[3-5]。现将饲用矮秆褐脉甜高粱品种——巨能粱王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巨能粱王2号是由美国引进的饲用甜高粱杂交种,生育期90~95 d,该品种自身具有褐脉基因,因此其叶脉和表皮等外型特征表现为褐色,不同于普通甜高粱的白色叶脉,具有褐脉特性的甜高粱饲草中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从而提高可代谢能,适口性好。同时,该品种还具有矮化基因,株高一般在2 m左右,显著低于普通甜高粱,矮化特性赋予其抗倒伏,耐密植、茎叶茂盛,节间缩短,叶/茎比例高等优势。巨能粱王2号穗型紧凑,籽粒产量高,显著提高整株的能量供应。巨能粱王2号综合抗病能力强,高抗高粱霜霉病、炭疽病和镰孢菌茎腐病。耐旱节水,耐瘠薄,适应性广。
1.2 产量表现
2016年,布置了春播巨能粱王2号在河北省中南部代表性地区适应性试验,包括黄骅、景县、威县、永年、石家庄,小区面积约100 m2,在甜高粱巨能粱王2号进入蜡熟期时刈割测产,各试点的鲜草产量分别为61 664.10、69 279.00、75 210.00、64 965.75、71 790.45 kg/hm2。与生产上高秆普通甜高粱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遭遇大风雨等恶劣天气后,巨能粱王2号表现出显著的抗倒伏性。
1.3 适宜推广区域
巨能粱王2号适合用于奶牛、肉牛和羊的粗饲料,可作青贮或青料。因其自身耐瘠薄、抗旱等特性适合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推广种植,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的黑龙港地区更能发挥作物品种优势。在土壤肥沃且灌溉条件良好土地上种植有更大的增产潜力。
2 冀中南地区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
土壤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时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夏播在麦收后尽早播种。春播一般要整地造墒,或等雨播种;夏播可直接麦后贴茬播种,墒情不足的情况下,可播后灌溉,灌溉量600~675 m3/hm2。推荐播种量9~15 kg/hm2,推荐种植密度18万~30万株/hm2。播种深度以2.5 cm为宜,尽量做到深浅一致。播种机种肥同播作业,施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一般采用30~45 cm等行距播种,干旱地区播种行距可增加到50 cm。
2.2 水分管理
春播在拔节期至孕穗期,根据当地降雨和土壤水分情况,必要时灌溉1~2次。灌水量均为600~675 m3/hm2。夏播甜高粱生长季为本地雨季,一般年份不需灌溉。
2.3 病虫草害防治
秋季易发生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进行防治。甜高粱糖度高,易受蚜虫危害,主要是生长后期,应加强关注,及时防治。甜高粱对有机磷农药敏感,可用吡虫啉、啶虫脒或苦参碱等农药防治。发现有螟虫危害心叶时,选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进行防治;抽穗后,螟虫可上升到穗部危害,可用上述农药对穗部进行重点喷雾。应注意,一般年份,病虫害发生较轻时不需用药防治。收获前15 d不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出苗前使用土壤封闭除草剂(比如精异丙甲草胺、阿特拉津等)防治苗期杂草。幼苗分蘖后生长很快,不易再受杂草危害。
2.4 刈割
甜高粱作青贮饲料时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期。作青料最佳收获期是孕穗期至抽穗期,营养价值最佳。刈割留茬高度15~20 cm。
3 参考文献
[1] 李春喜,冯海生.饲用甜高粱及其栽培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3(3):43-45.
[2] 李春宏,张培通,郭文琦,等.甜高粱新品种“苏科甜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21-22.
[3] 张阳,赵威军,常玉卉,等.能源用甜高粱晋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8):816-818.
[4] 趙威军,张福耀,程庆军,等.能源用甜高粱晋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8):793-796.
[5] 卢庆善.甜高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