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松
相识《奔流》,缘于文学;钟情《奔流》,因由写作。
2015年初夏的一天上午,我接到南阳市《躬耕》文学杂志副主编宋云奇老师的电话,说他和《奔流》杂志的副主编熊元善,一起来内乡作客。宋老师是位南阳有名气的作家,又是一位资深的文学刊物编辑。由于文学之缘,我和他相识多年;也感恩他多年来,编发我不少散文作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当即表示:在内乡恭候。
十一时许,在办公室里,我与宋云奇、熊元善二位老师晤面了。文友相聚,一“拍”即合,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宋老师和我说往事,叙旧情,其乐融融。熊主编虽是初识,也有一见如故之感。究其緣由,依旧是共同的文学情结使然。熊老师告诉我:停刊多年的省文联文学刊物《奔流》,去年十月份已经复刊了。我愕然,这完全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好消息!内乡地处偏远的豫西南,《奔流》复刊之信息,传来得实在太晚,令人遗憾!茶话期间,熊主编送我几本复刊后的《奔流》样书。我爱不释手,有他乡遇故交和失而复得的喜悦。你言我语,甚为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下班钟点。在一个没啥名气的小饭馆里,我们几位文友聚了个开心的午餐。县文联主席马鸿莹、作协副主席韩国民等人,也应邀在坐。临别时,熊主编嘱付我:多在内乡宣传《奔流》,可能的话,动员大家征订一些,并积极投稿,支持一下这个新复刊的老刊物。我爽快应允。
一石激起千层浪。手捧《奔流》,我感慨不已,思绪万千。这本《奔流》文学期刊,始于遥远的民国时期的1928年6月20日。鲁迅和郁达夫,这两位令我那肃然起敬的现代文学巨匠,在上海创办并主编了这本倡导革命文艺的进步刊物,由北新书局发行。命运多舛,次年12月20日,刊物在出版15期之后,停刊了。读高中时,语文教材中有篇鲁迅先生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这是一篇气贯长虹的祭文,弥漫着无限的悲愤和怀念之情。我被此文深深打动,许多章节都能背诵。文中还有一段文字,也引起我的注意:“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廖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指刘和珍女士)。”我了解到:当时的革命文学家鲁迅先生,共创办了两个文学期刊《莽原》和《奔流》。由于反动当局的查禁和封杀,这两本进步刊物,销行都“甚为廖落”,继而“有始无终”。新中国建立后的1957年1月,河南省文联又创办(一定意义上属于复刊)《奔流》文学期刊。好运不长,“文革”中被迫停刊。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奔流》复刊。11年后的1990年,《奔流》又停刊。没有人解释过这次停刊的原委。我推测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纯文学日益被社会边缘化,生存艰难的原因。《奔流》“文革”前的情况,我当时年幼一无所知;1979年至1990年期间的状况,我有所了解。上高中时,我借阅过《奔流》,被刊物中的优秀作品陶醉过,也仰视在《奔流》上发表作品的名家。贾平凹、刘震云、……这些作家名字,我耳熟能详。那年代,谁若在《奔流》上发表过作品,谁便被传为美谈。本人引以自豪不说,往往还博得一片仰慕。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小有着难以化解的文学情结,怀揣着在《奔流》发表作品的梦想。当我长大练笔之后,准备投稿《奔流》刊物时,它却停刊了。一个声名远播的文学期刊,一个培育过众多作家的艺术摇篮,就这样隐身了。这是多么不幸,多么不公,多么痛心的遭遇啊!
好在我心仪的《奔流》期刊,是一条澎湃的文学江河,在“断流”几次之后的当下,又波涛汹涌,向文学的大海奔流了。我是一条文学的小溪,向你,向《奔流》这条滚滚东流的江河汇聚。我身为内乡县作协主席,带头向《奔流》刊物投寄稿件,有幸得以发表。2015年9期“散文界”栏目,发表了我的作品《故乡的瓦房》;2017年3期“散文界”栏目,又发表了我的作品《那场难忘的酒宴》。这两篇散文,浸染着我这个乡村赤子,对养育自己的故乡的眷恋,浓缩着我永远的乡愁。内乡另外一位文友周文光,也在《奔流》上发表了一篇散文,备受鼓舞,鼓足了文学创作的劲头。2016年暮春,我因公去郑州出差。繁忙中,我拔冗找到位于经三路北段98号,省文学院一楼的《奔流》编辑部,拜访了编辑部主任白银花和编辑张可,浏览了各个工作室,并将我的散文集《渐行渐远的故乡》,赠送她们作留念。在简朴的办公条件下,杂志社的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在这里我只喝了一杯清茶,却余味绵长。这是清澈的茶饮,这是纯文学的味道。带着编辑们的鼓励,裹挟着创作的冲动,我作别闹中取静的《奔流》所在地省文学院。今年初夏开始,经熊元善副主编搭桥,我多方努力,《奔流》终于在2017年11月,开辟了“内乡方阵专栏”。我和内乡的九位本土作家的作品,在《奔流》刊物上集体亮相,展示了内乡地域的创作阵容,壮大了《奔流》刊物的作者队伍,扩大了读者群,甚感欣慰。
《奔流》,你释放了我浓重的乡愁,你倾诉了我喷薄的情思,你放飞了我文学的希冀,你圆了我艺术的梦幻。你有母亲般的情怀,你有故乡般的亲和。我热恋着你,牵挂着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