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激发新作为

2018-01-15 10:36:45王君洋
上海企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常态理念绿色

王君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创新才能聚焦科学发展方向,掌握科学发展的金钥匙。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好地发挥商标激励保障引领作用、立足职能、更新理念、拓展思路、主动作为,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正确理解经济发展新局面

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这是我们需要先面对的问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新一届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把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这些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纠正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几种思想误区,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做到更深一层的认识,更快一步的适应,引领更高一层次,确保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前稳得住、能竞进。

经济发展新局面中,我们会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但我们仍然需要持之以恒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首先,要做到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思想认识方面与新发展理念时时“对表”,做到同频共振。其次,落实新发展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做到指导实践和融入实践,带来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第三,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的领域、重点的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努力将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引领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其重心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我们要做到把方法和实际相结合。

我们要做到把握发展大势。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做到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寻求创新。要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创新驱动。对于如何把握五大发展,我们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动力衰退和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只有坚持协调性发展,才能够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的道路”;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避免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的“风险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和第一动力,而方式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目的则是共享发展。我们要做到深刻领会和准确的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含义,掌握并且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论,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把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过程中。

对于五大理念的打造,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保持我们的正确的履职方向。始终要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武装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并且通过集中培训、宣讲辅导、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并且做到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有自己充分的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建设美丽中国,从我们身边的环境开始。要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把绿色作为科学发展的主题,把生态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进一步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聚力打造现代产业之城、综合枢纽之城、山水生态之城、平安幸福之城‘四个特色之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将以绿色发展为总取向、总战略,统筹引领未来发展。要统筹好当前与未来、短期与长远、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努力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适度开发、减少贫困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留足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走出一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优化环境的新路子。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调转促”步伐的迫切要求。要把“绿色化”贯穿发展全过程,要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

开放是顺应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国家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要想融入经济带,必须交通先行。应当高起点高水平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开放发展的大格局中,必须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企业都是主体。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促进外贸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防范风险,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展望“十三五”,进一步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必须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改善民生是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更加注重财政撬动、均衡发展、效益导向和长效建设,拓宽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公平,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落下,要把各个地区、民族、群体都纳入发展框架中。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我们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做大分好“蛋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新理念引领新征程,新开局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生活环境,扎实推进工作落實,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新局面!

三、创新理念融入工作

对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进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我们主要从管理制度、创新资源、管理队伍、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载体等各个方向进行创新。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本部、基层单位以及科研单位间存在的科技项目规划和统筹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技术人员而言的创新激励机制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而且项目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均要不断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其次对已创新资源方面,在电力企业内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前提下,还需要和外部优势资源实现深入的合作,将外部科技资源所具有的互补和协同作用加以充分的发挥,逐渐实现科技资源能够共享,对外部科技资源进行集合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然后对于管理队伍方面,目前的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对于科技管理部门而言,所采用的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下的管理体系以及上、下级的管理层级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在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仅仅对专业人才从学历与职称等方面进行考量,但是对科技创新贡献与获得成果水平等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人才培养上虽有评审制度,但是在考核管理上依旧采用的是事后评价,缺乏相应的培训计划与可操作性,这些方面可以进行创新改进。最后对于创新载体方面,企业对于科技项目研究缺乏一定的延续性,在进行科技项目时未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实现系列化研究,而且对于成果实现持续改进没有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成果始终是雏形,无法实现产品化,在这些方面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积极投入到我国面对的创新改革中。

(作者单位: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市北工程分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态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44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专用汽车(2015年2期)2015-03-01 04:05:35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