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宏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永川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把环境治理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抓在手上,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绿色公共产品和服务,让绿色为群众创造更多红利,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永川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坚持问题导向 优化亲水环境
永川是万里长江进入重庆第一站,我们必须饮水思源、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坚持治理与保护相结合,全面改善水环境。
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發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施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合理、有序利用岸线资源,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
永川因“三河汇碧”而得名,临江河穿城而过,承载了三分之二永川人的用水和2.5万公顷土地的农用水。长期以来,由于临江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各方面要求加强治理的呼声强烈。我们以“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的勇气和决心,以截污、清淤、补水、生态修复为重点,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善、三年全面达标”思路,实施临江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三河汇碧”的人水和谐宜居水生态环境。
打牢绿色本底 增添生态红利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坚持管控与引导同步,打造绿色生活空间。
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行动,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大力保护永川自然山水格局和城市生态资源,依托山水相连、植被良好的生态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多给自然“种绿”、多为生态“留白”,同步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休闲绿地、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实施城区道路“增花添色”工程,构筑林在城中、城在景中的人居环境。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办公,提倡绿色消费。坚决控制城市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加大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治理力度,持续推进社会综合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深化“美丽永川·清洁乡村”行动,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源保护专项工程。加强村域规划管理,开展农房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也是发展之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好的环境质量和好的经济质量是一致的。我们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着眼多级链条、循环利用,以立体复合、多业共生为方向,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推行排污权交易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严格环境准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行动计划,全力提升旅游产业,依托10万亩“茶竹共生”景观,积极推动永川茶山竹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依托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打造5A级乐和乐都主题公园。突出千年祠堂文化特色,打造4A级松溉古镇。依托黄瓜山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做大“乡村时光”品牌,让“绿色资产”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作者系中共永川区委书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