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祖云+王春玉
【摘 要】校歌是一所学校的独特校园文化体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共有三首校歌,第一首校歌由陶行知作词,这是一首天真有童趣、高尚有底蕴,朴实有追求的校歌;第二首校歌由杨白桦作词,孟文涛作曲,这是一首救亡图存的校歌,有建校溯源,有迁校缘由,有成才渴望,有建国抱负;第三首由柳诒徵作词,杨雪作曲,这是一首追逐梦想的校歌,歌詞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教师肩负传承名校优良文化传统的重任,学生勤求新知,誓做新人,成为社会中坚,三首校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
【关键词】校歌;文化建设;优良传统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58-02
【作者简介】1.许祖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校友会副会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王春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校长办公室主任,一级教师。
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浓缩,与校训相得益彰地塑造着学子灵魂,渐渐形成一个学校独特的文化品格。“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秉南雍风教,师承远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今吟唱的这首校歌,始创于20世纪40年代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时期,由国学大师柳诒徴作词,歌中所蕴含的教育精神有着历史的穿透力,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南师附中的百年历史可以上溯到1902年,它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在古城金陵应运而生。此后百年,附中十易校名、七迁校址,经历过两江师范附中、南京高等师范附中、东南大学附中、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的变迁。由于战争的炮火,又曾辗转于安徽屯溪、湖南长沙、贵州贵阳。期间校名有贵阳国立十四中、青木关中大附中、沙坪坝附中分校、中央大学实验学校。1946年回归南京,又经国立中央大学附中、南京大学附中、南京师范学院附中、南京鲁迅中学、南京师范学院附中的历程,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至今。
南师附中在办学历史中有过三首校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校歌已经成为附中一脉相承的文化精髓。第一首校歌是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时期(简称中大实校),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作词。歌词内容:神圣劳动,小工人爱做工;神圣劳动,小农夫爱耕种;神圣劳动,小兵丁爱劳动;为甚读书?为甚读书?为补助劳动。为甚劳动?为吾人类大众。神圣劳动,音乐的趣味浓;神圣劳动,科学的理无穷;神圣劳动,美术的意态工;为甚读书?为甚读书?为补助劳动。为甚劳动?为吾人类大众。
这里要回溯一段校史,1927年7月,东南大学等9所高校合并,易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随后大学在10个月内四易校名,东南大学附中停办。1928年5月,国立中央大学正式挂牌,由原东南大学附中、附小改组而成的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其校址仍在中大院墙外东南角的大石桥。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在其教育学院直接指导下,从幼稚园、小学、初中直至高中,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从校园建设到校外谷秀乡义务教育示范,开展了多层次、多学科的教育实验研究,并出版《实验教育》(季刊)、《青年之友》(中学部学生主编)等刊物,影响广泛。
中大实校校歌充分体现了歌词作者陶行知的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也艺术地展现了学校在办学总思路上遵循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师从杜威,他不仅吸收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还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
配曲者为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音乐教师陈郇馨,她曾留学法国,在巴黎学钢琴,配曲源于法国的一个歌剧。1918年始陈郇磬即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附中、东南大学附中、中大实校,与陶行知、陈鹤琴、吴研因等联系甚密。其弟陈梦家、陈梦熊都是她在学校带大上学的。陈梦家1922年至1927年就读东南大学附中,新月派诗人,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熊1923年跟三姐陈郇磬来到东南大学附中上幼稚园,1930年毕业于中大实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一首快乐成长的校歌:天真有童趣,高尚有底蕴,朴实有追求,直至今天,当年中大实校的学童,如今的耄耋老人,相聚时仍纵情歌唱,思念绵绵。诗人杜谷曾就读中大实校,他在《从大石桥到岳麓山》的回忆录中说:“我们的校歌歌名为《神圣劳动》,它时时提醒我们‘为甚读书‘为吾人类大众。母校所张扬的劳动神圣的进步思想,至今还植根在我们的心灵当中。”
第二首校歌是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西迁重庆青木关时期1941-1945)时期,由附中高中国文教员杨白桦先生作词。歌词内容:太学系嗣,肇基金陵。青青莪树桃李,琢铸集彦英。烽燧东举,弦歌西征,壮游万里创新生,相对读书灯。指青木葱茏,璧山衍秀,一堂长乐春风,期博习在慎思,使尽材教由诚,敬业建国仗此身。藏修时范蛾术,扶摇行看鹏程。
杨白桦,1920年2月12日生于南京,是学者胡小石先生次子,幼时过继舅家,改姓杨。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后任音乐学院教师,兼任国立中央大学附中高中国文教员。
作此歌词时,杨白桦兼任重庆青木关中大附中高中国文教员。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中大实校西迁屯溪、长沙、贵阳。这就是:“烽燧东举,弦歌西征,壮游万里创新生,相对读书灯。”因中央大学迁至重庆,其教育实习不便,于是在1941年与青木关国立十四中互换校名。这就是:“指青木葱茏,璧山衍秀,一堂长乐春风”。1946届校友殷达君回忆:“我们的国文老师杨白桦把我带到了更广阔的一片文学天地。杨老师对文学的激情深深打动着我。他微微仰着头,望着窗外,朗诵着:‘……烽燧东举,弦歌西征,壮游万里创新生,相对读书灯。指青木葱茏,璧山衍秀,一堂长乐春风……我感到时代之艰难,读书之可贵。打动我的除了这校歌的意境,还有杨老师诗人的浪漫,哲人的沉思。”
作曲是孟文涛,时为西迁至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后任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是音乐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
这是一首救亡图存的校歌:有建校溯源,有迁校缘由,有成才渴望,有建国抱负。
第三首校歌是在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时期创作,校歌歌词由国学大师柳诒徵所写。歌词内容: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秉南雍风教,师承远重。矢志做新民,格致诚明,青年最勇。质文竞进,似秦淮江水交流,钟山秀耸。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
柳诒徵,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歌词写于1946年,正是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附中从重庆、贵阳回迁南京,在察哈尔路重新建校的时候。“一统”,是指国共和谈后国家政权要归一,反分裂反内战,是当时的民心所向。作曲为杨雪,时任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音乐教师。
这是一首追逐梦想的校歌,歌词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教师肩负传承名校优良文化传统的重任,学生勤求新知、誓做新人,要成为社会中坚力量。铿锵凝练,期望深远,吟唱至今,已定为今日南师附中的校歌。
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中,校名校址虽屡经变更,即使在抗日战争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附中师生始终怀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历尽沧桑,不改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