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
句容市边城卫生院中医妇科,江苏句容 212400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一种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主要病因是气滞血瘀、湿热瘀阻。一般该疾病表现为广泛的粘连以及组织的破坏,主要的表现为不孕不育、异位妊娠以及慢性盆腔痛。一般情况下,该疾病的发病病程较长,且疾病反复发作,该疾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得严重的影响[1]。一般情况下,对于该后遗症的治疗分为中医药物治疗以及西医药物治疗,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20例,随后等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高为52岁,年龄最低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3±2.31)岁,患者病程最长2年,病程最短3个月,平均病程(1.02±0.53)年;在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高为51岁,年龄最低为20岁,平均年龄为(27.4±3.01)岁,患者病程最长3年,病程最短4个月,平均病程(1.32±0.61)年。经过调查,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以及家庭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药物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以此来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注射,剂量为200 mL,随后添加甲硝唑注射液500 mL进行治疗,注射次数为静脉注射2次/d,一般情况下治疗是在患者月经停止后3 d左右进行,一般情况下,治疗疗程为30 d,每10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中医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中外结合,即中药内服外加外用热敷,内服的中医药物便是方血府逐瘀汤加减,主要的药方为赤芍10 g、牛膝 6 g、败酱草 10 g、薏仁 20 g、香附 10 g、柴胡10 g、川芎 9 g、红花12 g、甘草 6 g、生地 15 g、当归 10 g,该药物的具体服用剂量为,1剂/d,每天早晚服用;灌肠方红藤汤加减,主要的药方为地丁30 g、败酱草30 g、泽兰 15 g、莪术 10 g、蒲公英 20 g、土茯芩 20 g、红藤 30 g、三棱10 g;该药方均为1剂/d中药,将药物加水500 mL煎至150 mL,待温度下降后,将中药的药汁装入消毒瓶中,同时通过医学消毒后的输液管与导尿管相连,同时要注意在导尿管上涂抹一些润滑类药物进行润滑,在患者的睡觉前嘱咐患者要进行排便,睡觉休息时采取左侧位,随后将导尿管深入患者的肛门内10~30 cm,这样便可以使得药汁进行滴入患者身体中,持续滴入药汁至第2天凌晨。
依据患者的一些康复情况以及常规的检查结果进行分类评断,具体分为4种层次的分类,一般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4种。具体的评判标准通告如下:痊愈: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没有出现反复的情况,检查结果均正常,同时B超检查也正常。显效: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有时会出现反复,检查结果基本正常,B超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病情会时常反复,但较治疗前有所减少,检查结果有所改善,B超检查结果也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病情经常反复,甚至情况更为严重,检查结果没有任何改善,B超结果没有好转甚至更严重。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做好统计,同时计算病情治疗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治愈患者人数与显效以及有效人数之和占总患者人数的比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将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将数据记录于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中痊愈人数有28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患者的痊愈人数有10例,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0%。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对于该后遗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就是分为两种治疗方法,分别为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两种,但是对于很多治疗方法而言,效果并不显著,患者的病情不仅没有改善的情况,甚至可能还会加重。所以中医上采用内服外敷的方法,效果比较显著[2]。对于盆腔炎性后遗症的预防方法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及时检查、体检,及时发现病情,便可以及时诊治;②注意避免不正常的性生活,以免造成性传播;③注意卫生,特别要注意在月经期间不可以同房[3]。
该院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2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中痊愈人数有28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患者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1]娄跃林.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15-16.
[2]国佳,金季玲.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52-54.
[3]陈珊珊,陈晓勇.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7,48(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