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王云,汪萌芽
(1.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细胞电生理研究所)
偏侧咀嚼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指习惯性用固定的单侧牙列进行咀嚼运动,多是因为龋坏、牙列缺损、错畸形等造成单侧牙列咬合关系失调从而导致患者长期被动地使用对侧牙进行咀嚼,也有可能仅仅是单纯的习惯行为[1-2]。
当偏侧咀嚼成为习惯,量变将引起质变,长期的偏侧咀嚼可造成下颌运动轨迹的改变[3],势必会对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颞下颌关节是机体的能动关节,在下颌的运动过程中,由于髁突、关节盘及关节囊滑液之间存在的冲击力、摩擦力等,会产生关节振动。关节振动是反映颞下颌关节生理及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当颞下颌关节因损伤或适应性改变所产生生理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就会在开闭口的各个阶段发出异常的声音及异常的运动轨迹[4-5]。
本文应用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偏侧咀嚼习惯者的颞下颌关节振动情况,为明确偏侧咀嚼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学奠定基础。
1.1 研究对象 48例受试者均来自于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其中试验组有偏侧咀嚼习惯3个月以上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19.5±1.4)岁;对照组双侧咀嚼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19.0±1.2)岁。试验组纳入标准:(1)主诉3个月以上单侧咀嚼习惯;(2)可检测到单侧废用性牙结石、软垢等形成;(3)无意识的咀嚼检查发现为单侧咀嚼习惯。以上条件满足一条即可纳入试验组。对照组纳入标准:(1)面部中线基本对称,除第三磨牙外牙列完整,牙齿咬合基本正常、无明显磨耗;(2)无充填史、修复史、外伤史,未进行正畸治疗;(3)无夜磨牙等其他口腔不良习惯;(4)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史;(5)无系统性疾病,精神状况可。受试者均了解试验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器材 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BioPak Version 7 system,BioResearch Associates,Inc.,Milwaukee,WI,USA)、BioPak系统配套分析软件、笔记本电脑(宏基,acer)和无菌牙科器械(口镜、探针、镊子)、尺子等。
使用BioPak系统配套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每个开闭口周期中分析峰值最大的振动,着重对以下振动参数进行分析[6-9]:(1)振动总能量(total integral,TI);(2)频 率(Integral,I)小 于300 Hz的振动能量;(3)I大于 300 Hz的振动能量;(4)峰振幅(peak amplitude,P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试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照组左右侧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结果 对照组左右侧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n=22)
2.2 试验组咀嚼侧与非咀嚼侧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 试验组习惯咀嚼侧TI、I<300 Hz的振动能量、PA与非习惯咀嚼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300 Hz的振动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n=26)
2.3 2组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 试验组习惯咀嚼侧TI、I<300 Hz的振动能量、PA、I>300 Hz的振动能量,非习惯咀嚼侧I>300 Hz的振动能量与对照组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与对照组颞下颌关节振动参数比较
2.4 2组颞下颌关节振动与下颌张闭口位置的关系 结合颞下颌关节振动出现时的下颌位置,发现试验组的关节振动主要发生于开口末期和闭口初期,而对照组的关节振动主要发生于开口中、末期和闭口初期,见表4,图1~2。
表4 试验组与对照组颞下颌关节振动与下颌张闭口位置的关系
图1 对照组颞下颌关节振动情况及与下颌位置关系
图2 试验组颞下颌关节振动情况及与下颌位置关系
咬合、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作为一个整体维持口颌系统的稳定。长期的偏侧咀嚼是影响口颌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李波等[10]通过动物实验得出,偏侧咀嚼对大鼠关节的损伤由可逆性向不可逆方向发展。王云等[11]研究证实,长期偏侧咀嚼可导致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显著增加。王启明等[12]等对偏侧咀嚼习惯与疼痛、弹响、下颌运动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三类主要的临床症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证实偏侧咀嚼习惯可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
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采用头帽支架将传感器固定于受试者关节活动最明显处,记录受试者张闭口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关节振动,可以计算出关节振动的频率、振幅、能量,以及振动发生与下颌运动的关系。该检查方法不依赖于空气传导,可将外界干扰减到最低,却受牙齿振动的影响[7,13]。颞下颌关节振动包括正常的关节振动和异常的关节振动。李雪铃等[6]认为,正常的关节振动比较柔和,振动能量也较低,正常人左侧和右侧TI分别为4.70 PaHz和8.67 PaHz,PA分别为0.53 Pa和0.77 Pa。Semra等[14]报道正常关节左右侧振动总能量分别为(11.91±6.83)Hz和(10.96±4.39)Hz。本研究对照组关节左右侧振动总能量为(13.69±9.56)Hz和(12.69±11.07)Hz,与以上数据大致接近。
偏侧咀嚼者大部分至少发生一侧的关节振动,本研究偏侧咀嚼者习惯咀嚼侧TI、I<300Hz的振动能量、PA等指标均超出正常值范围,有理由认为长期的偏侧咀嚼引起了关节的异常振动。I<300 Hz的振动能量代表软组织的振动,而I>300 Hz的振动能量代表硬组织的振动,当关节的病变程度越重时,I>300 Hz的振动能量相应越大[15]。本研究偏侧咀嚼者习惯咀嚼侧和非习惯咀嚼侧与对照组同侧I>300 Hz的振动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的颞下颌关节有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现象,长期的不良习惯对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具体病变程度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探查。
下颌在张闭口运动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关节振动,Motoyoshi等[16]认为开口时关节振动发生在起始至最大张口的41%~100%处,闭口时关节振动发生在最大张口至牙尖交错位的1%~80%处。李雪铃等[6]对个别正常者进行测量分析,也得出正常青年人的关节振动多发生在开口末期和闭口中期。本研究偏侧咀嚼者和对照组的关节振动大多集中在开口末期和闭口初期,其中偏侧咀嚼者的关节振动较为分散,这可能与关节的结构发生改变有关,需要进一步证实。
[1]周培峰,柳海,李忠进,等.偏侧咀嚼“四联因素”的初步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0):2688-2691.
[2]贾玲,王云,邓超.偏侧咀嚼者咀嚼肌肌电特征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6):17-19,22.
[3]贾玲,王云,汪萌芽.偏侧咀嚼对张闭口运动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9):887-889,893.
[4]余哲,王晓宇,赵颖.安氏Ⅱ2错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9):845-848.
[5]刘振宅,徐瑞,张红梅,等.颞下颌关节音的分形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3(2):111-115.
[6]李雪铃,林雪峰,李少华,等.正常青年人颞下颌关节振动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8,9(3):177-180.
[7]Kecik D,Kocadereli I,Saatci I.Condylar disc relationships and vibration energy in asymptomatic class I 9-to 12-year olds[J].AngleOrthod,2005,75(1): 54-62.
[8]黄卓珊,林雪峰,李雪铃.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关节音特征[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6):600-603.
[9]孙吉成,兰泽栋,林雪峰,等.前伸头位对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J].激光杂志,2013,34(4):98-99.
[10]李波,李晓箐,易新竹.偏侧咀嚼习惯对口颌系统的影响—动物模型建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2):251.
[11]王云,藤琛,汪萌芽.偏侧咀嚼干预治疗改善咬肌活动不对称性的肌电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4):536-539.
[12]王启明,方泽强,冯驰.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J].激光杂志,2014,35(5):85-87.
[13] Radke J,Garcia R Jr,Ketcham R.Wavelet transforms of TM joint vibrations:a feature extraction tool for detecting reducing displaced disks[J].Cranio,2001,19(2):84-90.
[14] Ciger S,Keser EI.The evaluation of the stomatognathic system ofagroupwith anterioropenbite[J].Turk JMed Sci,2004,34(4):263-269.
[15]齐春惠,林雪峰.前牙深覆牙合者的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5(1):45-48.
[16] Motoyoshi M, Sadowsky PL, Kamijo K, et al.Studie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sounds;Part4.Phase relations of TMJ sounds and jaw movement[J].JNihon Univ Sch Dent,1996,38(3-4):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