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焰 朱 喆 陈 尹 朱竑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率先提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发展框架,基本形成“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户籍老年人中,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照顾)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针对机构养老服务供给这个板块,上海将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同时,加快存量养老机构设施改造,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此时代背景下,华建集团成立了“养老建筑系统研究”课题组,探究养老建筑设计的创新点。为了了解现有养老机构的使用情况,课题组成员近期走访了5家不同类型的养老院,与运营者座谈、与老人聊天,实地踏勘,获取了一手资料,并经过整理、归纳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养老机构A为公办民营的模式,建筑面积约5 000 m2,实际有养老床位137床,65%是需要专人护理的老人,人均年龄86岁。该养老院设有单人、双人、四人及八人房间,满足不同的需求。一楼主要是各类活动及功能用房。该养老院无集中的食堂,饭菜由餐车送至老人的房间,也可根据老人的意愿送到楼面的小餐厅供老人集体用餐。养老院设有诊室、小药房,配有具备资质的医生、护士,每位老人的月平均费用大约在5 500元,人均每月空调电费40~200元。养老院A的空调室外机位置如图1所示。
养老机构B为公办民营的模式,建筑面积约33 405 m2,实际有养老床位500床。所有房间全部朝南,设有大床房、双人房、五人房、六人房、七人房、八人房。并设有各类活动室、餐厅以及医疗用房。公共活动场所的面积比养老院A大一些,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每位老人的月平均费用在7 000元左右。养老院B的外观如图2所示。
图1 养老院A的空调室外机位置
图2 养老院B的外观
养老机构C为公办养老院,市属事业编制单位。目前一期350张床,分为单人和双人间,40%的房间为单人间,60%为双人间。老人的平均年龄81岁,生活均能自理。设有集中的食堂,老人自行前往用餐,采用预付卡结账的形式,吃多少付多少。每月人均缴费3 000元。未来二期主要是收住体质较差的失能老人,将以二至三人间为主,配置少量的单间,并在每层设置一个公共活动交流空间。养老院C的总体模型如图3所示,养老院C的外立面如图4所示。
图3 养老院C的总体模型
图4 养老院C的外立面
养老机构D是由保险机构开办的,总建筑面积近22万m2,总投资约42亿元,有约2 400户养老单元,项目是按照绿色建筑LEED金奖标准建设的。该社区引入国际领先的养老模式,并配备了专业康复医院和养老照护专业设备,是一个大型综合高端医养社区,可供独立生活老人以及需要不同程度专业养老照护服务的老人长期居住。养老院D总平面如图5所示。
图5 养老院D总平面
老人居住房间分有1居室和2居室,均为公寓式,设有厨房等辅助用房。每户缴纳20万入门费(可退)后,需根据户型每户购买100~300万元的财富卡(可退),房屋使用费每户5 000~15 000元/人,7 200~17 200元/2人。老人吃饭采用自助餐形式,每月1 800元/人。
养老机构E属于私人投资的民营养老机构,采用公寓式的合院养老形式,每个合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体,居住、就餐、各类活动都在本合院内完成。整个养老院设有正规的康复护理医院、商业及文化活动中心,向老人们提供有偿服务。公寓内均设有厨房、冰箱、洗衣等生活设施。养老院E的总体模型如图6所示。
目前开始接待老人的合院房间价格根据房型不同,单人为每月23 100~51 700元,双人为每月28 100~56 700元。短期养老的房间为每天2 000元。
图6 养老院E的总体模型
在考察过程中对养老院的机电设备,特别是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的热源设备和计量方式做了重点调查。
养老院A、B、C公共活动区的主要空调形式为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房间内设置分体空调+电风扇。老人的节俭意识十分强烈,在公共区域能做到随手开关空调,自己所住的房间里空调开启的时间不长。浴室的取暖设备都是浴霸。每间房间空调器均设置独立电表,空调电费每月结算。养老院A的人均每月空调电费为40~200元。
洗澡、生活热水的热源采用集中式太阳能供热和电热相结合的自动切换系统,或者采用蓄热式电热热水器。每个房间均设置水表进行水量计量。养老院A的太阳能集热器如图7所示,养老院C的卫生间如图8所示。
图7 养老院A的太阳能集热器
图8 养老院C的卫生间
养老院D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老人居室和小间房间采用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房间内设有地暖,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提供5个月的供暖服务。生活热水集中供应,卫生间24 h有热水。每套房间内设有滚筒式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日常生活电器。房间内未设置计量表具,空调供暖使用费、电费、水费均涵盖在每月的房费内,不再另外收取。
养老院E的每套房间设有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独立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燃气热水器。每户的电气、用水、用气都有独立的计量表具。但目前还未开始计量收费,所有能耗费用涵盖在房费内。养老院E每户的热水器间如图9所示,养老院E每户的室外机平台如图10所示。
图9 养老院E每户的热水器间
图10 养老院E每户的室外机平台
4.1 五个养老机构的暖通系统汇总
各养老院暖通设施与费用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4.2 空调系统
从表1可见,使用分体空调和多联式空调的养老机构较多,收费较高的机构会提供地暖或者集中空调。这是由目前养老建筑的使用和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养老建筑是带有住宅属性的公共建筑,是老年人的家。每位老人对室内环境的感觉和评判不尽相同,空调设备的启停、运行时间因人而异,个性化要求很突出。因此,以房间为单位配置可独立控制的分体空调、多联式空调机组更能贴合老年人的需求。此类空调系统无统一的供冷供热系统启停时间,各房间之间无系统干扰和平衡的问题,老人们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加以控制。
养老院中的空调末端使用频率较其他公共建筑低。养老院中的老人们普遍比较节俭,能做到随手关灯、关空调;往往天热先开电扇,实在热了就去公共区域“蹭空调”。有调查显示“上海养老机构老年人居室空调设备的普及率达到100%,但在调研期间(2010年12月—2011年4月),只有10.2%的房间的空调开启,老年人冬季不经常使用空调。”空调末端使用率低,集中空调系统输送能耗占比增加,系统整体效率就降低。而分散式空调就地进行冷热处理,制冷设备的效率低于集中机组,就系统而言,分散式空调的整体效率会高于集中系统,能耗更小。
养老机构需要提供医疗、护理、休闲、住宿等多种功能,其运行费用主要是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和政府的补贴。一所养老院要能维持经营,严格的运行成本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降低次要的运行费用和物业维护费用是每个养老院的共识。从被考察的部分养老院了解到,目前的经营状况只能是维持收支平衡,很难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养老机构不可能有充裕的经费安排空调冷冻工和司炉工来运行和维护集中空调系统,往往会选择分散式的空调系统。而且,市场上分散空调设备的可靠性已经大大提高了,即使有故障可由厂家简单地进行更换而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此外,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通过APP一般的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管理联网的空调设备,实时了解设备状态。因此,采用分散式的空调系统无需专业的物业管理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
表1 各养老院暖通设施与费用对比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的服务人群是老年人,与其他公共建筑相比,空调系统的投入对养老机构的收费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空调系统选择要从老人的使用习惯、项目的规模、功能、定位、投入、后期维护、运行费用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比选。目前,养老机构的首选以房间为单位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此外,老人夏季普遍不喜欢温度过低,因此,在进行空调系统设计时需注意室内设计温度不宜低于26 ℃。老年人体质弱,冷风直接吹向人体,容易引起关节疼痛、受凉感冒。考虑到老年人的体质特点,空调通风设备的布置应避免冷风吹向人体。
4.3 通风系统
室内空气品质是室内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手段有通风和过滤。通常情况下,在建筑条件和室外气候条件允许时,要改善房间内的空气品质主要靠自然通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DGJ 08-82-2000中第8.3.3条“老年人的居住单元,室内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5次”,这也是考虑了老年人一般生理机能较差,患心血管疾病者较多,需要有良好的新鲜空气。而且,自然通风可以避免通风设备噪声,也可以降低空调和风扇的能耗,减少运行成本。在《民用建筑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表3.0.6-3中规定,医院病房的最小换气次数为2次/h,对于这些用于因衰老且体弱多病需要治疗和护理而卧床不起的老人居住的房间,完全应该按照病房的房间类型对待。此外,在室外温湿度适宜的天气里,自然通风还可带走室内的热气、湿气,改善室内的热湿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要从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形状、进深、开窗高度、大小等多个方面考虑形成自然通风。
当室外污染严重,出现雾霾、PM2.5超标时,自然通风会将室外污染物引入室内,恶化室内空气品质。建议可在每个房间配备小型的空气净化设备,净化室内空气,应对污染天气。
对于无外窗和外廊的老人住处,则需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便根据需要及时排除室内的异味、二氧化碳和污浊空气,引入室外新风,以确保室内的空气品质。特别是专护间或是多人间,其中居住的多为需要专门护理的行动不变的老人,房间面积也较大,就餐、洗漱、大小便都在室内,房间内的异味、臭味散发量大。调研时发现,部分养老院该类房间无外窗,房间两边都是走廊,通风设备多为吊扇,只能季节性开启,且属于房间内循环,不能稀释和消除异味。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时需减小系统噪声对老年人的影响。由于老年人睡眠质量差,风机尽量设置在远离老年人休息的区域,同时,机械通风系统要采取隔振降噪措施,避免系统的噪声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4.4 计量
现有的养老机构商业化程度较高,特别是在目前非豪华型养老机构的收费模式和标准下,老人住房的用电、用水都是分别独立计量的。计量数据使得老人和运行者对实际的能耗有长期细致的掌握,双方都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不断调整用能方式和管理手段,降低运行成本,获得可观的节能收益。
经过考察,我们深深地认识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养老机构和养老行业发展迅速,今后新建改建的养老项目会越来越多。养老项目内暖通系统的形式与商业开发的公共建筑项目不同。在养老项目中,首先要以老人“会用、好用、能用”为宗旨,需要与项目的设施和收费标准、运行模式、老人的生活习惯、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选用高效的节能产品,加强计量,降低运行成本;合理地布置空调设备,避免气流直吹和设备噪声影响老人生活;同时在建筑布局上多考虑自然通风、自然遮阳、自然采光,减少开启空调的时间,降低空调的能耗,使得养老建筑中也能体现绿色建筑的理念。
[1] 姚新玲.上海养老机构老年人居室热环境调查及分析[J].暖通空调,2011,41(1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