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团浙江长兴县委
强化保障措施,解除创业后顾之忧。优化创业环境,推动优惠政策落地。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创业综合素质。
?
2015年3月,团中央联合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启动“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团长兴县委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县。近三年来,团县委以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骨干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大培育培树深度、延展沟通交流维度、提高资源整合力度,累计走访返乡大学生632人次,解决实际困难173件,举办“三农”政策宣讲21场、集中大型培训11场、片区交流活动86场,办理专项返乡青年创业贷款1.32亿元,助推返乡大学生创业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然而,长兴县实施返乡大学生青春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也遇到了一系列让人忧心的实际难题。
一是“忧”能力难提升。一方面,对于初创型返乡大学生而言,往往面临无资金、无经验、无市场等诸多局限,并且农业投资往往较大而回本周期较长,让“初出茅庐”的返乡大学生对漫漫的创业之路难以掌控。据团长兴县委今年5至7月对返乡大学生走访结果的不完全统计:71.6%的返乡大学生需要进一步的贷款支持,创业失败率高达49.2%;另一方面,对于已小有成就的返乡大学生来说,在未来创业发展方向上,对农业经营发展路径定位不明,视野较为狭窄,在农产品市场开拓方面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团长兴县委基层工作指导部副部长饶本杰表示:大多数返乡大学生局限于当地农特产品营销,在市场对外推广、营销策略的制定运用方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的考虑与谋划,存在“东放一枪、西打一棒”的现象。
二是“忧”风险难防控。返乡大学生创业是“靠天吃饭”的,如果风调雨顺,就会有好收成,如果旱涝灾害,作物就会减产甚至绝产。目前长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尚没有针对经济作物的险种。因此,长兴县各返乡大学生农业合作社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面临着无保可投的尴尬局面。以长兴明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2016年夏季遭受台风侵袭,导致哈密瓜、香瓜大量减产,直接损失达130余万元,但最终只获得了农业局补助的重大灾害补助款5万余元。作为羸弱的返乡创业者,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此外,由于返乡大学生自身势单力薄,创业经验不足,不能有效规避市场经济风险,也成了农业创业之路上无法绕开的蹙眉之忧。
三是“忧”政策难落实。长兴县虽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仍有一些优惠政策不能普遍适用于他们;有些返乡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只是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后期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对于具体优惠政策和申请流程并不清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都是按规定办事,缺乏灵活性,使得返乡大学生无法真正受惠。团长兴县委在工作中发现,有少数信用记录有瑕疵的返乡大学生享受不到青年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如长兴县林家铺子返乡大学生林瑞炀近年来凭借紫笋茶饼、百合酥和银杏糕三款产品“一炮走红”,赢得省市县多项大奖,但因本人多年前有按揭逾期记录,导致无法享受创业贷款利率优惠,其在农商行贷款年利率达7.46%。
针对以上三大返乡创业大学生实际“痛点”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是强化保障措施,解除创业后顾之忧。深化与农业部门、保险机构合作,实施青年创业创新“无忧”保障计划,针对涉农创业青年最迫切的农产品涉保需求,扩大重大自然灾害补助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范围和额度,不断健全财政支持的返乡大学生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共青团+保险”助力返乡大学生创业新模式,进一步拓展返乡大学生普遍涉足的水产、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保险的覆盖面,甚至直接尝试开发一批“限量版”农产品全新险种,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防范功能,帮助返乡大学生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优化创业环境,推动优惠政策落地。以团浙江省委“亲青创”上线为契机,全面梳理集成各部门服务青年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并有效运用新媒体对政策予以公示;联合农业、人社、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介入,积极宣讲、落实现有的返乡大学生创业政策,持续制定、实施针对返乡大学生发展的优惠新政策;深化返乡创业“帮帮团”作用,强化跟踪引导,在返乡大学生创业成长之路上做好“指路人”;针对返乡大学生普遍面临的“资金荒”“还贷难”困境,深化银团合作,探索设立青年创业创新扶持基金,开辟返乡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建立信用瑕疵适度容忍机制,在融资方面给予返乡创业大学生更大程度的优惠政策。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创业综合素质。实施返乡创业大学生“四效能级”跃升计划,结合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机制,深入了解返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提升“农场经营、风险研判、市场拓展、自主创新”四个“能力”为着力点,整合各方专业授课资源,推出他们真正感兴趣、有需要的课程,精准提升农业经营技术水平;立足返乡大学生所涉足的农业实际,专设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交流俱乐部,聘请各领域创业领军人物为负责人,开展返乡大学生“梦享+”咖啡分享会,邀请发展势头良好、业绩明显、经验丰富的返乡大学生典型传授“创业经”,不断提升返乡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