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棉花期货合约价格和Cotlook A指数在2017年9月下半月至10月初基本稳定。中国棉花指数和巴基斯坦棉价在9月表现稳定,而印度棉价下滑。
纽约2017年12月棉花期货合约的价格在9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发布时下跌,从9月初的每磅75美分左右下降到当月中旬接近每磅69美分的水平。此后,棉价相对稳定在每磅69美分附近。CotlookA指数从9月初的每磅85美分下降至9月下半月的每磅79美分左右,而且在10月上半月总体持平。
中国棉花指数2017年9月表现稳定,折算后接近每磅110美分。9月份印度Shankar-6级棉花的现货价格从每磅85美分下降到每磅75美分。自9月初以来,巴基斯坦棉价基本保持稳定,接近每磅69美分。
2017年10月的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全球棉花总产和工厂用棉量略增。全球收获棉花产量增加11.2万包(每包约合217.73 kg),从1.208亿包增至1.209亿包。全球棉花消费预计增加了26.2万包,从1.178亿包增至1.18亿包。
2017/2018年度期末全球棉花库存预计略减15.6万包 (从 9 250万包减少至 9 240万包)。2017/2018年度,除中国以外的棉花库存仍将有相对较大幅度的增加,增至5290万包,创下新纪录。除中国以外的全球棉花库存与消费比预计将较大幅度增加,创下新纪录(2017/2018年度库存与消费比为 62.5%,之前的纪录为 2008/2009年度的56.4%)。
2017年10月报告下调美国棉花总产是结合了风暴灾害调查的结果。结果表明,风暴造成了棉花单产损失(全国棉花单产比9月份预测的单产纪录下降3%)和棉花收获面积减少,全国棉花收获面积下降1%,从1 150万英亩降至1 140万英亩(每英亩约合0.405 hm2)。
美国期末棉花库存因此受到影响,尽管美国棉花产量下降部分被出口预测下降所抵消(减40万包,从1 490万包减至1 450万包),2017/2018年度美国棉花库存预计仍将大幅增加到上年度的2倍以上,即从2016/2017年末的280万包增至580万包。
除美国以外,棉花产量预测变化较大的国家包括阿根廷(增35万包,从70万包左右增至110万包)、巴西(增30万包,从750万包增至780万包)和希腊(增10万包,从110万包增至120万包)。只有越南的棉花消费预测有显著的变化(增25万包,从600万包左右增至620万包)。
预测全球棉花进口增加近40万包,从3 780万包增至3 820万包。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和越南棉花进口量向上修正(印度进口增30万包,从130万包增至160万包;越南进口增20万包,从640万包增至660万包),足以完全抵消墨西哥进口量的降幅(减15万包,从100万包减至80万包左右)。除了美国以外,棉花出口变化较大的国家包括印度(增40万包,从420万包到460万包)、澳大利亚(增30万包,从380万包到410万包)、巴西(增25万包,从340万包左右到370万包)、阿根廷 (增12.5万包,从20万包到32.5万包)、土库曼斯坦(减15万包,从60万包减至45万包)。
尽管2017年10月美国棉花产量预测有所下降,但2017/2018年度美国棉花收获面积仍将居世界第5位。预计印度将创下第二大收获量纪录,澳大利亚也是如此。2017/2018年度,世界上各主要产棉国棉花种植面积都在增加,预计各主要棉花出口国的今年期末库存都将有所增加。
随着新棉上市,预计棉花进口市场销售的相互竞争将压制棉价。中国进口增加可能会消化这些“额外供应”的一部分。然而,即使在考虑到明年春夏的另一轮拍卖后,美国农业部预估中国在2017/2018年度末仍持有足够的库存,棉花库存与消费比仍在100%以上。考虑到国内供应充足,中国是否会增加棉花进口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