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6年,朝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共计完成19次导弹发射(包括中远程导弹10次),成功发射了银河-3运载火箭和完成2次核试验。2017年至今,朝鲜已完成20多次导弹发射,包括首次进行飞行试验的北极星-2和火星-12、14、15共四款新型的弹道导弹,共计发射12次,且成功进行了1次新型火箭发动机的试车试验和第六次核试验。其中最近的2017年11月29日,朝鲜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了火星-15远程弹道导弹。从密集试射弹道导弹来看,朝鲜正加速推进弹道导弹的研制和试射工作,虽试射成功率较低,但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朝鲜弹道导弹技术主要源自对俄飞毛腿及SSN-6两型导弹的仿制,通过改进和并联发动机、增加级数、增大导弹规模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射程,形成了近中远射程基本衔接的弹道导弹系列。
目前,朝鲜在役在研的近中远程弹道导弹共计14型。其中,近程导弹(射程1000km以下)在役共三型,为KN-02和飞毛腿-B、C;中近程弹道导弹(1000~2000km)在役共三型,为劳动-1、2、大浦洞-1导弹;中程弹道导弹(2000~5000km)在役共一型,为“舞水端”导弹,在研共三型,为潜射北极星-1、陆基北极星-2和2017年5月14日最新发射的火星-12;远程弹道导弹(5000~8000km)在研共两型,为大浦洞-2和KN-08;洲际弹道导弹(8000km以上)在研共两型,为大浦洞-2改进型、火星-15导弹。目前,朝鲜在研在役弹道导弹覆盖了近、中、远程和洲际所有射程,同时正在加大力度研制中远程陆基、潜基新型弹道导弹。
以“飞毛腿”导弹为基础发展“劳动”中程弹道导弹
“劳动”弹道导弹是朝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行研制的第一种中程弹道导弹,采用单级液体构型,发射质量为15.5~16.5t,弹头质量为800~1000kg,可携带高爆弹头、化学弹头、核弹头,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射程为1000~1300km,命中精度约为2000m,其打击军事目标的能力较弱,但可袭击人口稠密的城市。朝鲜在黄海北道、慈江道、江原道活坪地区部署劳动-1导弹约一百余枚。
劳动-2是劳动-1导弹的增程型,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通过减小有效载荷质量和减轻弹头结构质量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发射质量16t,弹头质量700kg,最大射程1500km。有报道称,劳动-2导弹改进了制导系统,并引进了伊朗流星-3导弹的弹头技术,在弹头内部安装了4台小发动机,以调整再入过程的飞行姿态,从而提高导弹精度,圆概率误差为250~500m。目前,朝鲜劳动-2导弹的部署数量约三百余枚。
以“劳动”导弹为基础研制“大浦洞”中远程导弹
朝鲜于1990年开始研制大浦洞-1导弹,为两级液体构型,发射质量20~25t,弹头质量约750kg,可携带高爆弹头、化学弹头、生物武器、核弹头,射程2000km。1993年,朝鲜在大浦洞-1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大浦洞-1 SLV运载火箭,后来称为银河-1运载火箭。目前,朝鲜约有15枚大浦洞-1导弹用于应急部署和试验。
大浦洞-2是三级弹道导弹,发射质量64t,弹长约32m,弹头质量500~1500kg,射程达4000~6000km,覆盖日本全境和阿拉斯加地区。目前,朝鲜拥有约5枚大浦洞-2导弹。
朝鲜又在大浦洞-2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了大浦洞-2 SLV型(即银河-2、3)运载火箭,先后在2009年、2012年和2016年5次以发射卫星的名义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最后两次发射取得成功,标志着朝鲜远程导弹在推进、分离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以R-27为基础研制“舞水端”新型中程导弹
据“全球安全网站”报道,“舞水端”导弹是朝鲜于1992年5月以苏联SS-N-6潜射弹道导弹为基础而研制的,通过一定改进,提高了射程。“舞水端”为单级液体导弹,弹长约12m,发射质量19~26t,采用机动发射装置。若携带质量为1000kg的弹头时,射程可达2500km;若实现弹头小型化,携带500kg弹头时,射程可达4000km。
2016年,朝鲜开始频繁进行“舞水端”导弹的飞行试验,全年共开展7次,其中6次发生爆炸而失败。特别是4月的发射,导弹发射5~6s后发生灾难性爆炸,损坏了发射车并导致人员伤亡。6月朝鲜再次发射2枚“舞水端”导弹,首枚飞行150~160km后炸成多块碎片,第2枚成功,最大飞行高度达1413.6km,飞行距离400km,最终落入日本海。目前,朝鲜在平安南道阳德郡和咸镜北道虚川郡上南里等2处导弹基地,部署了10多枚“舞水端”导弹。
借鉴和自研结合的KN-08新型远程弹道导弹
2012年4月15日,在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阅兵式上,朝鲜首度公开了KN-08新型远程导弹。该导弹于2009年开始研制,2011年末加快研制步伐,并进行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从2011年到2013年2月,朝鲜进行过4次KN-08导弹发动机试车,均发生爆炸事故。2013年2月,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发射场进行KN-08导弹的发动机燃烧试验,仍面临一些技术问题,短期内尚难进行导弹全过程的飞行试验。2016年4月,朝鲜宣布完成了1次KN-08导弹的发动机点火试验。
根据朝鲜公布的该型导弹照片,KN-08为三级导弹,弹长约18m,弹径约为1.8~2.0m,发射质量35t,弹头质量700kg,射程5000~6000km,可打击美国西海岸目标,美国国防部也将其视作警戒级别最高的导弹。但据报道,KN-08在研制过程中,由于技术上遭遇难以克服的瓶颈,如多弹头技术和三级推进技术等,朝鲜对KN-08的技战术指标作出重大调整:放弃三级推进技术,改在较为成熟的两级弹体上装载更大的弹头。
借鉴“舞水端”和KN-08的新技术研制北极星-1潜射导弹
朝鲜尚未公布北极星-1(KN-11)的具体性能,但根据美国情报部门对大量卫星图片比对得出,该导弹为两级固体导弹,弹长6.8m,弹径1.1m,弹头质量1.18t,射程2000km,采用朝鲜自行研制的新浦级潜艇进行发射。
目前,媒体披露了9次KN-11潜射导弹的试验情况,包括地面弹射、水下平台和潜艇弹射。2016年4月和7月,KN-11导弹分别在飞行30km和10km高度后发生爆炸;8月,该导弹采用高弹道,飞行约500km后落入海中,首次成功验证了全弹道飞行过程。此外,美韩专家通过几次发射图片推断,目前KN-11导弹出水后点火的技术已经比较稳定。
在北极星-1潜射导弹基础上研制的北极星-2陆基固体导弹
2017年2月12日,在平安北道芳岘一带的军事基地向半岛东部海域成功进行了北极星-2导弹首次飞行试验。该导弹飞行约500km后落入日本海,飞行高度约500km,飞行时长253s。随后朝鲜又进行了北极星-2导弹4次发射试验,仅失败1次。
北极星-2是在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陆基固体导弹。北极星-2导弹长度8.8m,弹径1.4m,其中第一级长度4.25m,第二级长度2.5m,弹头2.05m,射程约为2000km。北极星-2导弹采用的是“风暴虎”主战坦克改进的履带式底盘车辆进行冷发射,外观设计上借鉴了俄罗斯SS-14导弹的15U59发射车设计。发射筒长12.5m,筒径1.6m。由于朝鲜目前中远程导弹多数采用坑道隐蔽、开出坑道即可发射的部署方式,北极星-2导弹是目前朝鲜已经曝光的弹道导弹中,具备一定的机动性,且最接近实战能力的型号。采用新型大推力液体发动机研制的火星-12中远程导弹
2017年4月,朝鲜在大规模阅兵式上首次展示了火星-12这种大型车载式远程导弹,当时外界对此导弹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在4月29日,朝鲜在平安南道北仓一带进行了火星-12导弹的首次发射,导弹于发射后数秒内在空中爆炸,发射失败,飞行高度71km。随后,朝鲜先后进行了火星-12导弹3次飞行试验,全部取得成功。火星-12导弹在2017年4月朝鲜大规模阅兵式上首次展出,有外界分析认为,火星-12导弹采用了新型液体大推力发动机,最大射程为4800km。
据德国火箭数据库公布的火星-12相关资料和图片,结合国外公开报道初步分析判断:火星-12弹长16.5m,弹径1.5m,弹头质量约1.7t,采用“一台RD-250主发动机+四台游动发动机”的结构布局的单级液体导弹,采用发烟硝酸和偏二甲肼推进剂。可能采用2017年3月18日进行试车试验的新型大推力液体发动机,推力可达到80t。
根据火星-1 2首次发射试验的飞行距离787km,飞行高度2111.5km推算,经弹道设计优化,该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4800km;若弹头质量按1.2t初判,射程最大可达5634km;若弹头质量按2t初判,射程最大可达4407km。此外,从火星-12的发射视频上可以看出,该型导弹起飞过程较快,加速性能好,初步判断推重比较大,有较强的投掷能力,具备加装二级形成射程更远的火星-14的能力。
在火星-12基础上加装二级研制的火星-14远程导弹
2017年,朝鲜成功进行2次火星-14导弹的飞行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从两次发射分析,朝鲜仍旧采用高弹道的方式进行发射,该方式可用较短的射程达到全射程相同的导弹飞行速度,测出导弹在所有动压环境下飞行状况,体现出朝鲜“火星”系列的研制越来越尊重客观规律,其技术水平近两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德国火箭数据库分析,火星-14导弹弹长19.5m,弹径1.8m。第一级和火星-12采用相同的设计,质量从火星-12的22.74t增加到32.77t,燃烧时间增加到183s。第二级采用的发动机目前还没有任何相关报道,有可能采用苏联时期的4D10发动机。
以火星-14为基础研制的火星-15远程导弹
据报道,2017年11月29日,朝鲜由平安南道平城市一带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方向发射了火星-15远程弹道导弹,飞行距离约950km,最大高度约4475km,飞行约53min后,落入日本海,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次试射确认火星-15导弹系统的所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根据战略武器系统的使命保证战斗环境中的可靠性;尤其验证了飞行中段姿态操纵及速度校正的准确性、采用推力矢量控制的大功率发动机和高比推力发动机的动作正确性、相应的制导参数的正确性,以及新研制的9轴自行发射架的机动及起重能力、发射系统的动作可靠性。
根据“北纬38度”网站报道,火星-15导弹为两级液体弹道导弹,从外形特征来看,火星-15第一级采用2台火星-14第一级发动机,这种双燃烧室的构型类似于苏联RD-251发动机,可推算出第一级发动机起飞推力为80t,起飞质量约为40~50t。目前还不能确定火星-15第二级构型。但通过火星-15导弹外形尺寸可推算出,该导弹携带推进剂的质量比火星-14多出50%。对于第二级推进系统作保守假设,火星-15可将1000kg的有效载荷投送到美国本土。
目前,朝鲜正加大力度研制中远程陆基、潜基新型弹道导弹,力求中远程导弹的多平台打击能力,进一步提升导弹生存能力和可靠性,增强远程导弹乃至洲际导弹的威慑能力。
弹道导弹总体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现役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在1300~3000km之间,已经具备独立研制射程2000km以上的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技术能力。朝鲜现阶段基本掌握了中程弹道导弹技术,批量部署了劳动-1和2导弹,具备攻击韩国和日本的能力。“大浦洞”系列导弹发射表明朝鲜初步掌握了多级推进、级间分离等远程导弹技术,但在制导控制、弹头技术、结构和防热技术方面仍待大幅提升。但“舞水端”等新型中远程导弹技术尚未经过充分的验证,其可靠性和实战能力都较低。KN-08新型远程导弹的很多关键技术还有待攻克,目前仅具有威慑象征性意义。
2017年,朝鲜采取频繁进行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试射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正在加大力度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拥有战略核武器的决心,并力求实现中远程导弹的多平台打击能力。截至目前,2017年朝鲜共进行四款新型中远程导弹飞行试验12次,包括北极星-2导弹5次,火星-12导弹4次,火星-14导弹2次,火星-15导弹1次,仅失败3次。中远程弹道导弹已经成为朝鲜导弹发展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朝鲜已初步具备对中远程及洲际导弹系列的研制和优化能力,其技战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导弹机动发射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拥有导弹发射车数量约为200辆,用于搭载中近程导弹。朝鲜导弹发射车配有较大功率的柴油机和辅助动力系统,其技术相对成熟,发射能力较强,也便于隐蔽,目前主要承担近程导弹运输发射任务。近年来,朝鲜不断推进中远程导弹采用导弹发射车的研制进程,从“舞水端”导弹的6轴发射车,到KN-08、火星-14导弹的8轴发射车,以及火星-15导弹的9轴发射车,朝鲜逐步增强中远程导弹乃至洲际导弹发射车的承载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机动发射水平。但值得指出,其远程导弹发射车的相关技术尚不成熟,设计水平与导弹匹配度较低,且对公路、铁路和桥梁承载能力依赖性较强。而朝鲜国土面积狭小,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意味着朝鲜中远程核导弹武器系统在机动发射能力和作战运用方面势必存在一定先天不足。
射程能力分析
目前,朝鲜发展的弹道导弹型号在射程上涵盖了从近程到远程的范围。射程在2000km以下的劳动-1、2和大浦洞-1弹道导弹,可覆盖日本全境、冲绳美军基地、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我国东北地区。虽然朝鲜已对其进行部署,具备一定的批量生产能力,但都未经过充分的飞行试验验证,各项性能没有保障,其作战性能、可靠性及作战使用性都较低。
射程为2000~4000km的弹道导弹,包括“舞水端”、北极星-1、2、火星-12导弹。其中,“舞水端”导弹飞行试验成功率较低,距离实战部署尚需时日。而今年发射的北极星-2、火星-12拥有令朝鲜较为满意的发射成功率,增强了朝鲜2000~4000km射程范围内的打击能力,可完成对日本全境的覆盖。
射程可达6000km及以上的大浦洞-2、KN-08、火星-14和15远程弹道导弹,能够打击美国西部海岸、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以及美国本土等地区,特别是刚于2017年11月29日发射的火星-15远程导弹,初步估算射程可达到10000km以上,具备洲际导弹的打击能力。但由于远程乃至洲际导弹的诸多技术有待攻克,距离实战部署有一定差距。
2017年,朝鲜共进行了20多次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全年导弹发射次数超过了朝鲜2006-2012年的总和,可见,朝鲜弹道导弹技术发展进入逐渐加速时期。频繁的进行导弹发射,从政治层面,对内可强化金正恩领导力;对外,通过全年四款新型中远程乃至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朝鲜远程导弹的发射能力,达到进一步试探美国新政府对朝政策及态度的目的,也达到宣传国际社会对朝制裁“无用论”的目的。未来导弹技术发展初步预测如下:
1)发动机方面。朝鲜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航天运载火箭多数以液体燃料推进系统为主,其固体燃料推进系统技术不成熟。在朝鲜目前种类繁多的弹道导弹型号中,仅北极星-1、2是朝鲜现有的中远程固体弹道导弹。根据朝鲜导弹的技术继承性和最新进展情况,朝鲜的液体导弹发动机研制能力强于固体发动机研制能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中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将以液体为主。
2)弹头方面。目前朝鲜已具备中程弹头的设计能力,未来将聚焦于远程及洲际核弹头和弹头小型化的研制。
3)热防护技术方面。热防护技术一直以来是朝鲜在发展中远程导弹道路上急需积极攻克的技术。通过对2016年朝鲜公开的弹头烧蚀试验图片分析,初步判断,端头帽烧蚀试验装置采用氧气煤油火箭发动机,气流温度约为2500℃,从烧蚀后端头帽试验件的形貌来看,材料为模压高硅氧,该材料能满足约4000km射程要求。预估烧蚀量约为10mm,因此目前朝鲜弹头射程能力可达到3000km左右。未来朝鲜将进一步提升热防护技术,以用于远程乃至洲际导弹。
4)射程方面。根据构型优化和射程衔接的发展原则,未来10年内朝鲜的主战导弹装备为:2000km射程内为“劳动”、北极星-1导弹,射程2000~5000km为“舞水端”、北极星-2和火星-12导弹,射程5000~6000km为火星-14和KN-08导弹,射程6000km以上为大浦洞-2和火星-15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