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以下简称《蓝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公开出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据了解,《蓝皮书》围绕资源、生态、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城市发展等重大国计民生主题,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融合社会经济数据,建立科学可靠的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方法,形成反映我国地理国情总体状况的指标体系;从地理空间视角,系统描述了我国地表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整体状况;对比了地域之间差异,在宏观尺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
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在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九省市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
通知要求,北京、河北、河南、浙江重点应用三维可测实景技术、高精度地图等,构建公路设施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北京、河北、广东重点基于高速公路路侧系统智能化升级和营运车辆路运一体化协同,开展车路信息交互、风险监测等。江西、河北、广东重点建设北斗高精度基础设施,实现北斗信号在示范路段(含隧道)的全覆盖。福建、河南、浙江、江西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管理决策平台。吉林、广东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基于车辆特征识别的不停车移动支付技术。江苏、浙江先行研究推进建设面向城市公共交通及复杂交通环境的安全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的封闭测试区和开放测试区。
近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获悉,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项目提案《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2部分:实现模式》(ISO 19163-2)通过各成员国表决正式立项,成为中国主导编制的第6项地理信息国际标准项目。
ISO 19163是中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其第1部分:内容模型已由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牵头制定完成并于2016年1月发布实施。ISO 19163-2针对第1部分的内容模型,提出基于GML 的实现模式,作为内容模型和具体编码格式间的绑定实现方式,以满足地球科学领域影像与格网数据网络互操作,并通过一致性的编码规则满足地理信息领域及其他相关领域对遥感影像数据和格网数据的应用需求。
2017年10月,中国正式向ISO/TC 211提出了ISO 19163-2项目提案,经过论证及38个成员国为期3个月的投票,该提案正式通过立项。项目将由武汉大学邵远征博士负责,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等国的专家学者将共同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经中央批准,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2~24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峰会各项筹备工作目前正有序展开。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政策发布平台、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峰会期间,将举办“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成果,届时将有约200家国内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参加展览。国家网信办还将联合有关部门在峰会上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
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2018年,我国将全面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建设,计划发射16颗左右的北斗三号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北斗三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年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据介绍,我国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同时,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已突破5000万片,48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全球规模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已建成,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北斗贡献率近80%。
目前,北斗系统已加入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组织。今年11月,我国还将主办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
3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透露,该公司准备在新建京沈高铁组织全面测验,做好自主化列控、自动驾驶、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变电所、基于北斗及BIM平台的应用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试验成果将在京张高铁开通时投入应用。
据介绍,中国铁路将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高速铁路集成融合,全力推进智能高铁重大科技攻关。在京张高铁和京雄城际铁路的建设运营中,进一步攻克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列车,实现动车组自动驾驶,采用智能化调度和防灾预警等系统,推动中国高铁综合技术创新领跑世界。
2月2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传来消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今年将执行5次发射任务,包括4次陆上发射和1次海上发射。4次陆上发射均是面向民营卫星公司的“全商业”发射,满足小卫星的多样化发射需求;海上发射将是我国运载火箭的海上“首秀”,将进一步满足低倾角轨道卫星的发射需要,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专家指出,海上发射对火箭的性能有更高要求:大洋之中补给能力有限,火箭的测试发射工作越简捷越好;发射时要面对海面的晃动和高温热流的引导等问题,需要运载火箭采用合适的控制与发射方式。作为我国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具备灵活发射、快速响应等优势,可满足海上发射要求。
据统计,2017年,我国共发布测绘地理信息国家、行业标准50项,包括国家标准42项、行业标准8项。这些标准已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化服务平台全文公开。
其中,《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产品规范》等3项基准站国家标准,首次明确界定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产品类型划分、内容和技术要求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界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的基本原则、成果内容、技术指标、成果形式等基本要求。《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要求》等规定了公开地图在境界、重要地理信息以及地图表示等方面应遵循的要求等。
此外,2017年共立项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2项,其中国际标准项目2项、国家标准项目16项、行业标准项目34项,涉及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
近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该集团正在推进的虹云工程将在2018年发射首颗技术验证星,开展低轨宽带通信演示验证及应用示范。
据了解,虹云工程建设按照三步走策略进行,今年完成第一步后,第二步是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网试运行,于2020年完成业务试验系统。到2022年,我国将部署、运营整个星座,构建156颗卫星组成的天基宽带互联网,形成以低轨宽带通信为主,并具备导航增强、实时遥感支持能力的通信、导航、遥感综合信息系统。届时,无论你身处沙漠、海洋或是飞机上,都能享受到与家里一样的上网速度和服务体验。
虹云工程极具先进性,将成为世界首套低轨Ka宽带通信系统,并在全世界首次采用宽带星间通信、星上宽带路由、多通道移相芯片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