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语境下的道德养成

2018-01-14 01:53谢锦江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子君子道德

谢锦江

(岭南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道德圣人灿若群星,既有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楷模,也有周公、海瑞、包拯等清官形象,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足以让我们学习和借鉴;古代先哲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书籍和言论,是当下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另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汉字,音形藏义、字形藏理(象形表意)的功能,蕴涵着巨大的道德能量,足以警示着我们依道前行。

一、何为“道德”

《管子》:“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故德者,得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3]《左传》:“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3]

关于道德,《老子》在第三十八章中写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失德,是以无德。”上德的表现是利他、为人,不索取,是有德的表现;下德之人追求的是不失去,甚至不该得到的也想方设法得到,这是无德。高亨先生认为:“老子所谓德,即道之本性,亦可云德者道之用。”[4]当代道家著名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认为:“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是为‘德’(‘道’为体,‘德’为用,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5]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德’意指power(力)或virtue(德)……一物自然地是什么,就是它的德……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6]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论述可以看出,老子所述之“德”与“道”是相伴而行,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体。德是道的显现,道是德的本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与德是一体两面,实为一物。所以王弼才说“德由乎道也”,只有做到了道之“自然”“无为”,就是有德。河上公在注释《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时,用了“道性自然”一词,也充分说明了自然与道、德之关系。

儒家则用“君子”“大丈夫”等词来形容道德高尚之人。如“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为君子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一刻也不能离开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的“君子”之德最重要的体现是“仁”“仁者爱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爱亲人开始,逐步推及到对大众的爱以及对万事万物的爱,儒家的这种爱是一种差等之爱,但确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管理学中有一个规则:首先做“正确的事”,然后才谈得上“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是指要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正确地做事是指不管目标和方向正确与否都尽心尽力严格按照程序把这个事情做完。

怎样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呢?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道德修养的问题。

怎样才能有德?几节品德教育课就有德了吗?德可以从书本学到吗?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出一个人是有德、无德还是缺德吗?检验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不是看这个人懂了多少关于道德的知识,而是要把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小事做起,把这种行为和习惯积累固定下来,才能形成道德,才会有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集小善为大善。

二、道德养成的基本路径

(一)身教重于言教,感化重于教化,即老子所讲的“不言之教”

何谓“不言之教”?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写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7]老子的“不言之教”不是绝对地“不言”,而是“希言”。老子在很多章节中都有关于“言”的论述,如第二十三章中的“希言自然”,第七十章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第二十七章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第十七章的“悠兮其贵言” ,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等,虽然都是表达老子反对 “多言”,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为多言是多欲的表现,会带来“多为”“妄为”,必然无缘于“无为之益”,但老子没有把“不言”绝对化,只是告诫人们不能多说,正如现代社会所说“言多必失”,多言必多“为”。 “不(无)言之教”即无言之教化,即身教。

子曰:“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指身教的正面影响;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指身教的负面影响。如果长辈、老师、上级都行道德之事,那么相对应的孩子、学生、下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会效法或模仿;如果长辈为老不尊,老师行为不端,上级说一套做一套,孩子、学生和下级还会讲道德吗?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曾经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

《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二)把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在行为中不断地重复和强化,再经不断反省或反思,最后内化为一种心中的道德律令,才能表现为外在的道德习惯。

如果真正成为了一种习惯,诸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党爱国等等就不是一个思考以后或权衡以后才决定的事情,而是一个出于本能非做不可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艰难、复杂、漫长甚至还有反复,所以古人才提出要“修”(修行、修道、修身、修德等,并在实践中坚持下来)。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校报到,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上写着:“……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性的人。教育不仅是要教会一个人知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性、德性,否则就是为社会培养了一个危险物。正如罗斯福所说,培育一个人的知性却没有培育他的德性,等于是给社会创造了一个威胁性的存在。

司马光曾对德与才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夫聪察强毅(聪明、察觉、刚强、坚毅)之谓才,正直中和(刚正不阿、忠恕谦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8]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的论述最为形象:“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培养学生的德行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一些制度使学生在一言一行中贯彻道德原则。要让学生牢固树立“学校兴亡,我的责任”的观念,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出去。老师就是要让学生养成擦黑板、扫教室、捡纸屑的习惯;养成尊敬老师、尊敬家长、关爱同学的习惯;养成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老子》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时,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坏了,几亿元报废了!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事不仅可以立身,还体现为爱国。在日本广岛举办亚运会,6万人的会场,在运动会开完后场内居然没有一片纸屑,全世界为之震惊。爱国是一种很高的道德情感,是道德修养里面的最重要的一条,是有没有德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在哪里,找不到国来爱,好像国很抽象,离自己很远。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友爱同事,就是爱国;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热心公益,就是爱国。爱国就体现在一件一件的具体的小事当中。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与爱国联系起来。在一个社会中,只有人人都从小善做起,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国家才有希望。

(三)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

对传统的宗教经典、道德经典的解读,可以增强你的德行。尤其是历史上一些道德圣人的言论对今天加强道德修养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就是要听圣人言,对于不听圣人言的人,孔子警告道,只有小人才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他在给卫灵公讲课的时候说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颜渊篇》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说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学会爱。儒家仁爱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伦理、文化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仁爱不是遥不可及的道德要求,“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但这种行为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克己复礼”的结果。“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爱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之一,就是要做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生共赢。“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认为仁爱就要学会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如《礼运·大同篇》中所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只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君子”“仁爱”之要求,国家才能和谐、大同。

同样,《道德经》中有很多关于道德修养的言论。

《老子》第七章写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无私与有私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没有无私,也就没有有私;反之亦然。一定条件下,无私也就是有私,有私也就是无私,圣人以“不争”达到“争”,以“无私”达到 “私”的目的即是此意。[9]因此,就要求圣人修身养性,做到“无为”而治,不可与民争利,只有“无私”最终才能“有私”。正如孟子在《梁惠王》中所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你已经拥有了整个国家,就不要再谈利益了,要讲仁义道德。

《老子》第九章写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四十四章写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把满足的标准定为是否知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为只有知足才能满足。对于欲壑难填、贪婪无度的人,“拥有”的再多也不叫满足或者不能使其满足,心理上不满足必然带来行为上的“不知止”,“辱”必近也,“祸”必至也。“知足”乃清静无为之表现,亦是“不欲”“寡欲”之结果,“未有能寡欲而不知足者,亦未有不寡欲而能知足者。只有常知足,才能自律,只有自律,才会充满自信和幸福,才能保持“浴不必江海,要之去诟;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10]的正常需求,才不会做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蠢事。“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1]“欲不可去,求可节”,“防欲(欲望膨胀)如挽逆水之舟,才竭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1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可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特别是作为一些具有特殊行业的人,如教师、公务员等,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求诸己,正如曾子所说:“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四)从汉字中寻找道德能量

汉字,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古代的高科技,包涵有巨大的精神能量,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汉字能造就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用其他文字是很难翻译的。另外,在文字的构造上也有道德的意涵。

道:上面的两点可以写成阴爻(断开的横线),下面的一横是个阳爻,底下是身体身的上半部,加在一起是个首字,也就是人的头部,金文直接把首字画成一个人头,走字旁。“一阴一阳谓之道” 。为什么首的上面是一阴一阳?是因为当人的大脑处于阴阳平衡状态时,才是人最有智慧的时刻,人的思考才是积极地、正面的,也就是说才有正念。把这种正念表达出来就叫正语,按照正念去行动就叫走正道。所以我们看这个道,有思考、有行动、有表达(道也是说的意思)。立正念、言正语、走正道,这难道不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吗?

德: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这个德的内涵全部地包容在其中。“德”,右边上面是个“十”,下面是个“四”,再下面是个“一”,下面是个“心”,左边是个双人旁“彳”,这个整体效果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在众人面前,自己的“言、听、视、动”,要一心一意地体现十种善心(忠孝心、廉洁心、诚信心、敦化心、决恒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勇猛心)。(还有一种解释:很多双眼睛盯着你,看你是不是心口如一、表里一致、一心一意。如果不是,你就是虚伪、狡诈和不诚实,因而也就是无德或缺德)。

教:在古代,最大的缺德和无德莫过于不孝。这个孝字就是德的代称,有德才能教你知识、教你本领,无德或者德还没有建立起来,就没有资格学习文化。因为有才无德——危险品。所以古代有不孝不教的说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厂(厰):按照繁体字,尚,就是高尚,有道德;文,是指有文化、懂技术。那么工厂企业就是聚集和培养有道德懂技术人才的地方。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深得中国文化之精髓,他曾说:松下是为社会培养圣贤之人的地方,电器生产只是我们附带的业务。试想,如果企业都是一帮圣贤之人,还会有假劣伪冒、坑蒙拐骗吗?还会有“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吗?

三、结束语

温家宝同志曾痛心疾首地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企业家的身体里面应当流淌道德的血液。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不仅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生活目标,同时要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正如古印第安语所说: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注释:

①注:文中《老子》原文除特别注明引用出处外,其余皆引自王弼本。

猜你喜欢
老子君子道德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智者老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