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环境监测机制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

2018-01-14 00:47:29周光良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农产品污染

周光良

(云南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云南怒江 673100)

引言

提高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是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发展农业安全生产技术的关键基础和前提条件,农业安全生产标准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环境基础之上的,只有不断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可靠环境,完善农业生产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出现产品质量低劣、被污染或者不安全事件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高农民从事农业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1 我国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状况

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是否有保障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是否安全有着密切联系。产品质量主要受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三方面因素影响。

1.1 大气污染

全国范围的大气污染主要成分是SO2、CO2以及PM10。在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很多农产品可能会因大气沉降污染到土壤,农作物再通过吸收土壤物质从而受到影响。很多矿产地区的土壤中都含有较高的有毒金属物质,在此地区生长的蔬菜就会长时间接触这些“有毒土壤”,并且会通过菜叶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吸收有害物质。加工生产出的农产品因含有一些有毒物质,人体在吸收这些物质之后,可能不会立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中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1.2 水体污染

我国水资源十分缺乏,农业种植方面目前依旧是以灌溉为主,然而我国目前的水体污染还比较严重,如果不对水体加以控制与管理,必然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我国的早期农业灌溉中有很多都利用污水进行灌溉,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农作物吸收污染水源,水体污染中的有毒物质就会渗透到农产品之中。自从我国开始注重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污水灌溉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先前污水灌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污灌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还是较高甚至超标。随着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的出现,灌溉用水已经转换为地下水源;并且随着我国的环境治理,河流水污染的现象也在逐渐减少,土壤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重金属属于难降解的物质,所以还是有一部分污灌区的土壤重金属依然超标。

1.3 土壤污染

土壤是农产品生长过程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产品的品质。目前,我国的耕地土壤质量堪忧,各种原因导致的土壤污染物质超标现象层出不穷,要想保证农产品质量,首先就要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土壤环境。土壤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以上提到的大气水体导致土壤污染。因此,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环境检测机制必须从源头着手,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健康的环境保障。

2 建立农业环境监测机制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农业环境监测机制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发展优质、高产、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目标。并经过努力和钻研逐步实现了这一目标,我国农业产品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安全、高产和优质的生产要求。总结分析得出,这一农业生产制度的实现源于农业环境监测机制的完善与优化。

2.2 建立农业环境常规监测建档制度

各地农业环境监测部门要针对全区农业环境进行整体、周密、详细的整体规划,并且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需求来完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定点监测工作。比如土壤、水和大气,为了完全掌握其在农业环境的变化趋势,就必须拥有准确的资料信息,涵盖当前地区农业环境的历史情况以及发展现状。首先将天文、气候、历史等条件进行归类,并且按照同样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就可以简明扼要了解整个地区农业环境的数据信息。然后,通过农业环境的检测报告来获取相应的数据资料,并向相关地区的农业基地选择数据进行反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环境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对于突发性的环境检测工作的处理,可以通过有效的环境并发数据信息进行反馈。在有效的数据信息环境处理工作中,详细资料有助于对不同种经济环境状况的描述。所以规范的检测报告和数据信息资料收集对当前农田环境的检测工作来讲非常重要。

2.3 建立农业生产环境评估的否决方案

近年来,乡镇企业在农村地区蓬勃发展,并带动了许多新型农业生产项目。然而,这些农业生产项目往往对环保部门的意见弃置不顾,从而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并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因此,部分地区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单位应将农业基地的保护工作进行合理调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环境能否持续循环利用。该工作制度落实是当前农业环境保护较为关键的手段,能够继续维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2.4 完善农业生产基地的安全控制系统

随着各地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蓬勃发展,在生产基地从检测报告、环境检测工作以及合格产品的验收,到产品合格,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所以,生产检测报告需要结合生产环境检测工作来进行检测和维护,如果生产环境被周围的环境所破坏,那么相当于整体农产品生产链被手动污染,导致整体农产品生产环境受到损害,且会对一大批投资人造成消极影响,将无法弥补投资损失。因此,要将生产环境的重点放在长期有效的环境检测工作上,在农业基地周围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放在监测、保护、把握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规律上,并且尽量减少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避免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

2.5 建立健全有效的强制管理监督体系

为保证农业生产基地生产环境的健康,应结合有效的环境保护及检测工作来完成生产环境的控制,并且在环境保护基地附近必须严格管理和监测化肥和水等农业投入物。安全管理制度内的生产工作必须按照生产经营的方式来进行认定,化肥和农药等农业产品的过量投入使用将会给农业产品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弊端。因此,必须结合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调控,尽量避免污染物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危害。在指定隔离区周围的农业生产,不一定是合理和安全的,因为使用农药的方法、药物的种类、用法、剂量和时间等不一定合理和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隔离带内的农业投入和生产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工作,并且能够在监督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遇到的安全隐患。

2.6 健全有效的企业生产监控工作

对某些农业生产环境较为复杂的企业单位,特别是有污染事故的企业,进行合理的监测工作。常规监测、抽水试验、关键期监测等3个环节紧密结合,一环不可放松,从而有效防止泄漏等污染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并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农业环境监测机制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

[1] 廖家富,周华英,张海彬,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费引导机制构建探讨——以重庆市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2):19-23.

[2] 付永辉.完善农业环境监测机制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57-58.

[3] 王玉兰.4项措施完善全区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J].科技潮,2015(7):38.

[4] 项虹艳,李廷强.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广西农业科学,2004(3):238-241.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农产品污染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