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学校”:智能化教学在这里发生

2018-01-13 20:17徐志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2期

【摘 要】“互联网学校”的诞生,为智能化教学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可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学校”中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主要形态和最好抓手。对智能化教学方略体系的整体设计,对学习所牵涉的多空间要素的融通、整合,最终会使混合式、智能化教学在“互联网学校”中完全体现。

【关键词】“互联网学校”;多空间整合;学习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1-0010-03

【作者简介】徐志伟,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01)教科研管理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一、“互联网学校”长什么样?

顾名思义,“互联网学校”是“互联网+”和“学校”两个概念有机而奇妙的结合。“互联网+”思维下的学校,无论是物理形态的学校,还是“互联网+”思维下虚拟形态的学校,都不再简单指向学校教育的场所,而是“学校教育场所”与“家庭教育场所”和“社区教育场所”的相加、相连、融通、整合之和,是三者融为一体的教育生态圈的建构,是在不同的空间构建一个教育生态圈的物理形态下多空间整合的学校,这是更广意义上的概念。

在这样的学校里,线上网联多个碎片化时空为学校教育所用,打破线性时空隧道,任意在各个知识内容节点中穿行游走已成为可能。多把尺子衡量个体学习者成长的手段和环境空间得以创立,相关课程的先修、后修随个体学习者成长变化的弹性模式和流程得以实现,“私人订制”学习内容更加人性化。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互联网+”思维下的学习,其目标是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而不是掌握知识本身,学习不再是对知识的消费,而是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学习过程会突出对问题或项目的展开研究,而不局限于对问题或项目的设计。“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学校建构提供了工业化时代学校不可想象和办不到的空间和可能,这是“互联网学校”的真正意义。

在“互联网学校”的语境中,技术为学习提供了极为强大的支撑力量,学习方式的变革趋势和目标趋向正逐渐明晰,学习的革命正在发生,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标志的学习行为与方式已经形成。“让所有学习者在校内外都有参与式的学习体验,使其成为全球性网络社会中积极的、富有创造力的、有知识、有道德的参与者”正在成为我们试图也是需要全力构建的学习新模式。具体来说,其特征有这样几点:

一是学习内容的变革,它会突出对21世纪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所有内容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复杂的问题解决、合作、多媒体交流”等共性内容的培育;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它所强调的是通过不同技术支持不同学习者不同类型与不同需要的学习,通过媒体呈现、资源建设和网络社群组织建设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三是学习时空的变革,它能满足学生全天候按需学习的需要,使资源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得以有效利用;四是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创新意识、问题解决能力、持续研究能力、数据的诊断利用、灵活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特点,教学中,我们要让学习科学与技术相结合,要着力系统建设和强力推进体现学习科学原理的、基于技术的学习资源,突出共性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利用技术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和评价。

对“互联网学校”这一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新样态,人们正在探索、构想和预测,但是,无论怎样议论、构思、建构、行动,现有学校不可能突然间完全消失,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学校也不可能突然间完美出现。它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渡与交接,应该以“软着陆”的形态完成这一划时代的“华丽”转身。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积极心态摒弃、革除工业化时代学校陈旧、落伍的事物,增添、创新信息化时代学校应该具有的内涵,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完成“凤凰涅槃”的过程。

二、“互联网学校”需要我们做什么?

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基于网络的学习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互联网学校”的构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随着信息化的迅猛推进,网络学习环境不断改善,网络学习工具不断丰富,网络学习资源不断创生,网络学习必将成为学生最实用、投入最经济、效果最明显的学习方式。2010年美国出台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这一计划为未来教育描画了一幅如何使用技术变革教与学的崭新蓝图,在一个技术推动的21世纪里,“基于技术的学习和评价系统不但是改进学生学习的关键,还是为各层次教育系统改进提供数据依据的关键……教育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发挥学习科学和现代技术的杠杆效应,为所有学习者创造有吸引力的、有实效的、个性化的学习经历和能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实际的评价体系”。这为未来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有了非常系统的指标体系。信息化时代里,学生对一切高科技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他们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也充分享有创造并与他人分享思维及其成果的能力和从事个人兴趣活动的自由。我们要及时更新观念,迎头赶上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新技术充实、丰富、放大教育资源,快速发展和大力推动教育游戏,整体开发教育评估系统,激励学生利用技术来持续地学习,利用技术来提高教育生产力。

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运用互联网改变教育,改变教学,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学习。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和在线社区来连接教学、教师与学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增强其学习动机;也可以通过在线社区,将教师与内容、专业知识和活动相连接,从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来改善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连接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就使每个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学习服务者。职前教师通过这个互联平台学习教学经验,在职教师通过技术支持的面对面和在线学习相混合的学习模式来进行职后研修。我们还可以像美国那样,开展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如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包括播客节目、数字图书馆、教科书等,可对网络上任何人免费开放。除此,我们也可以让这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普及到基础教育学校以及社区中去,切实提高教育生产力。就现状来看,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构建起相互联结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开发个人终身学习网,为每位教育者提供设计、开发资源,并与同行共享的平台和工具;其次要整体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信息技術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再次要尽快推动基于虚拟环境的学习评估技术和数据库开发,将评价与教学、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endprint

三、“互联网学校”需要我们怎么做?

目前以工业化时代为底色的“互联网学校”,最重要的是线上线下相融通的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技术支撑“三通两平台”的实现。我们的具体设想是——

1.线上主导,线下主体。

对“互联网学校”的教学来说,线上的一切只是工具、手段,是对生活与学习的优化。线上主导,指的是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检索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内容,并且可以查出不同的内容版本和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还可以“私人”订制。这种“索引”的便易性,对教学进程起到很大的主导作用。线下主体则是说教学的主阵地在线下学习、生活的真实应用中,线上主导以及利用线上资源进行虚拟教学,目的是解决线下的真实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字化虚拟的“生活”、学习的空间逐渐扩容“侵占”每个人线下时空的今天,体验感悟式教学、探究参与式教学,还是要占“控股”的地位。线上主导的主要任务是探讨问题,但这不是抛弃原来的线下探讨,而是扩大了线下探讨的时间、空间,使探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线上的探讨是相助于线下探索的,学习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线下探索之中。这是线下主体的另一层含义。

2.线上容量,线下质量。

信息化时代,线上的容量是无限的。教学中需要什么,线上就有什么,且随时都可以取用,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并不是有巨大的容量就能极大地促进教学,线上的容量只有经过线下的质量,才能转化成为一个个群体的动能和一个个个体的能力。线上学习是为线下学习服务的,它为线下学习和实际运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要充分发挥它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并将其引导到解决线下问题上来;把线上资源的功能更加地放大,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好线上资源,如何使资源能够“为我所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引导学生对线上学习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调控,学会检测学习情况。

3.线上模拟,线下真实。

线上模拟,给教学带来极大便利,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参照学习不可能获取的教学佳境。但是,线上的这种教学便利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我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进入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时期,我们可以说,“网上得来终觉浅”,还要在线下真实生活中去验证。在极其便利的线上习得的东西,一定要用在线下现实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务实于动手,聪灵于动脑,重在走入社会,知晓社会,理解社会,融入社会。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连线”,在所设置的具体情境中去认识与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研究的兴趣。当学生在网上与虚拟中的对象进行互动交流时,就能够了解到想知道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他们会自觉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与提炼。

4.线上测评,线下数据。

互联网教学的另一个便利是可以帮助教师收集一些评价数据,与传统的主观数据相比,它带有浓烈的原生态意味,属于一种常态数据,更加客观。平台所提供的各种数据,我们都可以得到,比如如果我们要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解,只需打开“访问情况”就可以看到,也可以通过“回帖”量的多少,判断学生所提问题是否有趣,能否引起大家的兴趣,能否使问题探究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有所了解,也完全可以通过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但这种客观性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比如我们虽然了解学生参与了,但无法判断其参与的水平;我们虽然掌握了学生“回帖”的数量,但有时候并不知道其质量怎么样。所以对这些客观数据还需要有线下的精准、精确而细致的分析,以便对“教”与“学”的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真正使这些客观数据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5.线上管理,线下成长。

智能化的线上管理有提示、支持、互动、测评等功能,而无所不能的网状联通,确确实实达到了在每一个时空断面“知晓自己在干什么,知晓他人在干什么,通曉全局在干什么”的动态管理。这一管理方式必将有力支撑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学习和生活。线上内容是用来让一个人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在现实社会中能够独立生存的人。但学生成长不能沉浸在线上虚拟世界之中,必须回归到线下真实世界之中。比如开放网络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供搜索的话题,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要根据课堂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依据研讨需要、学习进程,合理设置浏览、探究和交流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信息搜索、梳理、筛选、分析、归纳、研究,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请由小组所推荐的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要融入其中,参与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这就是线上管理和线下成长的具体流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了解,传授和指导有效的学习方法,拨正思维的航向,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认识,拥有发展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