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假设你是一个只有十个员工的公司老板,有个同事突然提出要离职,你一定觉得很难受。但如果你拥有一个十万人的公司,这一天有一百个人离职,你可能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了,这是你的格局决定的。
一言以蔽之,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内在所拥有的还不够多,甚至包括内在的成就感和烦恼都不够多导致的。
现在很多朋友都在看房价。我们把时间和空间挪一下,假如你了解在二三十年前或者十多年前,有一个叙利亚的中产阶级朋友,他在为自己没有买到一套学区房而捶胸顿足,而你又知道从大的历史背景看,他买不买得到房子其实都不重要,因为那套房子再过几年就会被美军给炸了。一个导弹过来,整个小区都没有了,还买学区房?连学校都没有了。
如果你知道这一切,你还会跟他一样因为没买到学区房捶胸顿足吗?
再比如,曾经有一个厂长,因为会计做账不漂亮而大发雷霆,引发脑溢血。
其实,你知道不管账做得好不好,两三年之后,这个厂子就被公司合营了,甭管你以前是多大的企业主,再过两年所有的财产都直接充公了,那你说他因为会计没把账做好而辗转反侧,甚至脑溢血有意义吗?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小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小提琴没有拉准、作业没有做好、造句没有写得主谓宾足够清楚等等跟儿女大发脾气,我认为那都是孩子太少的缘故。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们家有十几个孩子。他跟我说,有一天,他的一个哥哥从炕上摔下来,他妈都没有发现,还带着其他孩子在吃饭。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在的某个家庭里面,孩子从桌子上摔了下来,直接摔晕了,三个小时之后才清醒过来,你得害怕成什么样子?结果,对于一个有十几个孩子的母亲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事儿。
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格局里面,这样就不觉得自己的那点事儿是大事了,你放在历史长河里面看问题,你就不觉得当前有什么事儿是值得生气的。
北京大学哲學系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参加聚餐还只能坐在后面,因为前面还有一群八九十岁的人在那儿。北大哲学系里面的那些老先生不仅不养生,还抽烟喝酒,就是活得久也不锻炼、不体检。
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因为他们都是大哲学家,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宇宙的问题,起码是几千年人类文明,他们天天都琢磨这些事儿,所以自己那点小事儿就真不是事儿。
如果你去龙门石窟、莫高窟或者西安一些老的寺庙,甚至去日本的话,就能看见那些动辄八百年甚至一千多年的寺庙里的塑像,每当这时,我都会有一种情不自禁的练习。
这个练习就是,如果我像这些菩萨在那儿坐了一千多年,看到了无数的人来这里祈求,考好试、升官、老公不要出轨、老婆最好自己提出离婚……
各种诉求都汇总到你这里的时候,一开始你可能还会说,我怎么帮你解决?时间长了,你可能只有一种态度,就是待着而已。
(摘自“正安聚友会”微信公众号 图/黄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