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

2018-01-13 16:17:02刘慧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技术人员农作物

刘慧芹

(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郯城 276100)

1 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科学发展,各种农作物都在不断的提高产量和质量,玉米作为高产作物,其产量和质量也在逐年增高,而且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种植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对玉米的需求。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应对现状,必须研发新的技术,使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同时也能解放劳动力。本文讨论了玉米种植技术如何在实际中有效应用。

2 玉米种植现状

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现状主要表现为南甜北糯的格局,南方种植面积占全国65%,其中仅广东省种植面积就占到全国的20%,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目前,玉米每年有超过100万hm2的种植面积,超过300亿元的产值,可以说,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

2.1 对玉米种植的重视逐渐提高

玉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产品,国家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和生产。利用科技研究,不断研制出多种新型玉米品种,而且玉米改良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对玉米技术的研发,但是,受制于技术水平,研发水平还有待提高。

2.2 范围较大

现阶段,我国对粮食作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技术人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是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另外一方面就是提高玉米的亩产量。在一些地区,农业比较集中,这种地方通常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种植玉米,玉米的整体产量和质量也有所提高。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玉米种植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玉米种植的科技化水平以及机械化水平得以提高。

3 提升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

任何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都会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和影响,是农作物种植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思考与探讨,制定最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一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与高产高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害不仅对其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玉米的总产量以及品质[2]。所以,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给予防止病虫害足够的重视。首先,利用专业的设备,对玉米种子进行检验,对于发现问题的种子,要进行更换,而且还要注意引进一些抗病害能力高的种子。例如,可以选用无菌玉米种,其抗病能力较高,而且和普通玉米种子相比,发育周期更短,玉米种子也有较高的成活率,抗病害能力也较强。为了更好的降低玉米受到病害的影响,还要全面的监测以及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当玉米种子出现病害后,要及时解决病害问题。

3.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无论何种农作物的种植都少不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在农作物生根发芽阶段和后期成长阶段中。因此,高产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玉米的质量、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要抓紧搞好高产栽培技术,积极引入高新技术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科研和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以及质量,人们不断对已有技术进行钻研,并吸取国外优秀的玉米栽培技术与种植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取得了很多高产栽培技术,例如: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玉米栽培、玉米调肥以及玉米中密度品种的快速普及等等。在这些栽培技术上,人们逐渐总结出了一些效果更好的技术,诸如精量播种、“二比空”种植法以及大垄双行等等。在这些高产栽培技术和方法中,应用任何一种,都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随着这些技术一项一项的应用,现在已经实现了每公顷的玉米产量可以超过一吨[3]。

3.3 加大政府扶持,扩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并且利用政策对玉米种植进行规范,鼓励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其次,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一些种子生产企业应该联合各大科研院所,不断提高科研投入,通过科技创新,培育质量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的新品种。通过“以点带面、逐步铺开”的方式,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要鼓励建设种植基地,形成规模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3.4 密植技术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密植技术影响着其质量和产量。培育玉米时,应该结合相应的条件,比如,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水分以及阳光等,要想使阳光或者水分等有效实施,就需要科学的密植。在种植玉米时,掌握好植株间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恰当合理的密植,可以为玉米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提供充足的养分、水分以及光照等。选择密植技术时,也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环境,结合玉米生长情况,科学的进行调整。采取因地制宜的密植技术,才能使玉米种植更加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3.5 有效地改良玉米种子

为了顺应农业全面发展的步伐,将玉米种植效率和节水水平最优化,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玉米种植的全面认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有效地改良玉米种子。在进行玉米种子改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首先需要根据玉米的实际种植情况和当地的土壤特征,以及天气、气候、潮湿程度、土壤成分以及玉米生长周期等具体情况,来进行玉米种子的实际分析[4]。其次是在掌握了以上相关数据和情况之后,积极引用各项高新技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研究出最适宜在当地种植的玉米种子,然后具有针对性的引入适宜的技术和设备,在保证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同时,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化。

3.6 全面优化玉米栽培技术

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以往的农业种植过程都是采用连续栽培的方式,包括玉米种植过程,这种种植方式能够显著的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玉米种植的面积与规模不断增大,这种连续种植方式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渐渐不能满足玉米种植需求。因此,玉米种植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以传统的玉米连续栽培技术为基础,不断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比如,在专业的相关计算机设备内输入玉米种植数据,然后机械化设备就能够科学、准确又高效地完成种植任务。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的提高玉米种植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玉米种植的精准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成本消耗。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同时操控多台设备来完成一定区域内的玉米种植任务,将同一区域内的玉米种植时间尽可能地控制在统一的范围之内,对玉米的整体成活率以及有效防治病虫害等生长管理都具有良好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玉米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技术人员应该对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综合的考虑,主要包括玉米的选种、培育、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结合国内外优秀的玉米种植案例和方式方法,加快新品种的研发,并在同时引进一些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技术的新技术。比如,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栽培技术、密植技术以及改良玉米种子等。通过将科学有效的新技术应用到玉米种植过程中,再加上科学管理的辅助,将新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在提高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的同时,减少其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成本投入,最终达到开创玉米种植新局面的目的。

[1]王喜庆.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5):100+102.

[2]张光朴.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29(3):38+74.

[3]杨绒.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7(23):89+77.

[4]邹晓敏.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有效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2):110.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技术人员农作物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1:50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农业知识(2022年9期)2022-10-13 08:25:42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08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种子科技(2022年24期)2022-02-11 15:04:09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