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媛媛 石美霞
自我控制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活动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关系着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带来不同的个人和社会利益[1-4]。自我控制能力是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的主要因素。目前,自我控制是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犯罪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而把自我控制理论应用到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护理工作大多数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独立性等特点,为了保证护理质量,自我控制成为护理质控的主要方式[5]。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能否有效地控制情绪、约束情感和克制行为,使之符合工作行为规范[6]。本文就自我控制研究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综述,为探讨适合护理人员的自我控制理论提供相关依据。
自我控制最早由Thoresen等[7]提出,将其定义为当个体缺乏外部条件约束时,在各种行为选项中选择具有较低概率的行为反应,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是Kopp[8]的研究,从亲社会性和道德角度出发,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其行为使得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具有的内在能力。Baumeister[9]从气质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性观察,认为自我控制是自我核心功能之一,自我控制被定义为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和超越自动化反应,克服冲动,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过程,从而符合社会标准或长期目标。
在护理学范畴中,自我控制是护理人员在充满外界诱惑因素的环境中,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意外发作或冲动,执行已采取的决定,是个人意志品质的一种表现[10]。王虎彪[11]将员工的自我控制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行为和意识的约束和管理。何成伟[12]将期刊编辑人员的自我控制定义为自身行为和思想语言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李晓妤[13]将运动员自我控制界定为克服或改变内部反应,抑制冲动,打断冲动行为反应趋势的能力。王红娇等[14]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按照自身意愿或社会标准,对自己行为、情绪及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这一定义在近年来被广泛采用。通过梳理学者们针对特定人员所下的定义并在心理学词典的参考基础上,将护理人员的自我控制定义为护理人员在医疗环境中,能够自觉地依照社会及医院规则,按照个人期望,对自身情绪、行为和认知活动等进行决策、约束和管理的能力。
国内外学者将自我控制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结构的划分,并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丰富。Kopp[8]将儿童自我控制分为抵制诱惑、抑制冲动行为、制定和完成计划、延迟满足等多个方面。杨丽珠等[15]从自觉性、坚持性、延误满足、自制力、计划性5个维度对幼儿自我控制进行分析;赵浩等[16]认为小学生学习自控力包括目标性、求助策略、任务效能感、干扰控制、自觉性5个因子,前2个因子分别单独解释自控倾向和自控策略,后3个因子共同解释自控感。张佳[17]认为吸毒者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行为自控性、情绪平和性、后果认知性、行为执行性、情绪自控性,李晓妤[13]结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将运动员的自我控制结构分为认知调整、情绪控制、行为表现调整、习惯打破,王虎彪[11]将企业员工的自我控制结构划分为时间管理、自我认知、绩效监控改进、情绪策略、自主学习、价值目标内化、人际维系、责任意识、自然报酬策略等。吴晓怡等[18]通过质性访谈认为护理人员的自我控制包括耐受性、逃避和克服工作压力的能力3个子类别。
Baumeister[9]提出的自我控制资源有限模型的6个基本假设,指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促进自我适应。Muraven等[19-20]研究自我控制的强度模型证明自我控制的力量具有可恢复性。谭树华等[21]提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理论,指出自我控制包括思维控制、行为表现、情绪控制和冲动控制等4个领域。Ridder等[22]分析指出自我控制分为特质自我控制与状态自我控制。
Hofmann等[23]提出自我控制模型包括:①冲动系统又称为冲动模式,易受情境、情绪的影响,具有无意识、无计划性和自动的特点,冲动模式是最早的气质反应;②自我控制系统又称为反思模式,具有审慎反应慢和资源依赖的特点,严重依赖于信息处理和监管控制。双系统模型将个体应对事物所表现出的直接反应、深思熟虑及外部因素考虑进去。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3个成分的心理学干预方法。双系统理论较新,在我国近几年开始深入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Heckhausen等[24-25]认为控制能力由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构成,初级控制行为是指个体直接面对外界环境,通过改变外界环境来满足自身需要和愿望的行为;次级控制行为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使个体逐渐适应外部环境而采取的行为。控制行为的特征依据目标和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划分:目标(外界环境-自我),过程(行动-认知)。目标对准外部环境的行动是初级控制行为;目标对准内部自我认知的活动是次级控制行为。人是复杂的综合体,初级控制及次级控制在人的一生中并存。
除以上理论外,还有较早的控制位点理论[26]、自我效能感理论[27]等,各理论都有自己的特点,且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需要后人不断完善和更新。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自我控制能力一直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Tangney等[1]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编制自我控制量表,包含调整思维、调节情绪、控制冲动、提高个人绩效、纠正习惯、拒绝诱惑等,目前该问卷在测量自我控制能力中应用最为广泛。李娜[28]通过汉化Tangney量表,沿用原量表的5个维度,最终形成27个项目的自我控制量表,可用于成人,但该量表未进行二次信效度检验且各维度不均衡。国外有研究[23]在双系统理论模型基础上编制了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青少年测量。我国学者谢东杰等[29]通过汉化次量表将适用范围扩大;王利刚等[3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等依据此模型构建出适用于儿童的测评工具。我国学者通过文献阅读及开放式问卷的方法,在结构的划分上制定了相关自我控制研究的量表和问卷。赵浩等[16]通过访谈研究对象,提取相关指标从而编制学习自控力量表,共17个项目,可信度0.7。张佳[17]从知情同意的角度,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题目并编制出适用于测量吸毒人员的问卷。每个量表都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和场合,但目前国内关于护理人员自我控制的测评工具尚未形成,因此对于护理人员自我控制的研究势在必行。
自我控制对反生产行为、职业倦怠、健康生活方式、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28,31-32],在组织公平感和员工越轨行为、知觉闲散、心理契约与反生产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等[33-35]。由此可见,自我控制在工作范围的影响颇大。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职业,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控制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甚至激化护患关系,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益[36]。在护理领域中,自我控制被认为是一项软技能[37],是护理人员在职业实践中遇到冲突时能够保持冷静,抑制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坚守其职业规范,使工作不受情绪影响的能力,也成为评价护理岗位胜任的一大特征[38]。在护理教育方面,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9]、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心态[40]、缓和护患关系,增强护患彼此信任度。李辉[6]学者指出护理人员自制力培养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法。临床护理人员面对工作中棘手的事情时,可运用自我控制作为应对离职倾向的策略,给自己创造更大的职业空间。自我控制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护理人员掌握自我控制技能,培养好自身的慎独精神,不断进行自我改进,才能有效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有效提高。
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及情境测试法,但是针对成人工作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这与其本身的复杂性有关,理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群体调查,需要大范围、多角度的社会实验。在护患矛盾异常尖锐的今天,护理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研究者探索出自我控制的结构和机制以及避免各种影响因素的精准方法,从而提出一套较为理想的自我控制理论,并伴随较为理想的个体化的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