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针灸奇经论治述要

2018-01-13 12:20王施慧莫晓枫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冲脉任脉督脉

王施慧莫晓枫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金文华(1906-1980年),浙江绍兴人,1925年师从浙江著名针灸医家孙济纲,定居杭城开诊行医,为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创始人。金老博古通今,博采众长,形成独具特色的金氏针灸方法[1,2]。其临证尤重奇经八脉学说,正如《奇经八脉考》所述:“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牡幽微之窍妙得矣。”[3]65导师莫晓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时就跟随金老弟子赵本传、张淑华两位先生学习,承袭金氏针灸衣钵,将别具一格的奇经论治法广泛用于临床。兹从理法术层面撷菁论述,探析如次。

1 奇经之脉,隶于肝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论:“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内外之应,皆有表里。”按图索骥,奇经八脉也必有其相应的脏腑,否则也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奇经八脉虽然别道奇行,没有脏腑表里属络关系,但金老服膺经旨,钻研临床,留意到奇经八脉与奇恒之腑乃至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尤其是与肝肾联系紧密,无论是在经脉循行、生理功能还是病候主治上都尤为密切。

督脉与足太阳、足少阳相通,而络属于肾,又与任脉相通,与肝经会于巅顶;带脉则从督脉、足少阴经别(合足太阳)分出;阳跷、阳维亦与足太阳相通;任脉、冲脉、阴跷、阴维则与足少阴相通。生理上,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乃人身之至宝,素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之说,而元气禀受于父母先天精气产生,是经络运行气血、治疗百病的根本。“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冲脉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自相维持,则诸经常调,维脉之外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行诸太阳之别,阴跷本诸少阴之别。”[5]此皆与肝肾的特性和功用相适应。

《难经·二十九难》言:“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6]同时,《临证指南医案》论述八脉之治时指出:“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为病,治在少阴,从腹而上者,治在厥阴,系冲任为病,或填补阳明,此治病之宗旨也[7]121。强调了八脉病候从肝肾论治的重要性。再者,肝肾不足,多累八脉,“肝血肾精受戕,致奇经八脉中乏运用之力”[7]53。故而下元衰惫、精血空乏的各种病证,除责之于肝肾亏虚之外,也要进一步考诸奇经的耗伤,乃至八脉的虚损。金老在针灸临床实践亲验,八脉病候从肝肾入手施治,效宏力专,疗效显著。其在临床治疗下元亏损之证,除补益肝肾之外,亦常从任、督、冲脉入手,兼用八脉交会穴,例如百会、涌泉、关元、气海、列缺、照海、公孙、交信等穴。

2 列别虚实,强调通补

“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入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旨也。”[3]58金老非常重视奇经八脉学说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认为根据历代典籍,奇经八脉出入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调节正经气血的功能,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气血衰微时则奇经八脉渗贯其间,故而八脉病候亦有虚实之别。如任脉之别络为病,“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督脉之别络为病,“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冲为血海,若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佛然不知其所为”;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痛”[8]。因此,金老在临床上辨证施治奇经病证时,尤其强调要分清虚实。

奇经虚证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造成,常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尿癃闭,男子虚劳失精、阳痿不育,女子崩漏带下、经闭不孕等。如“寒热遇劳而发”,是“阳维脉衰,不司维续、护卫、包举”;“足萎不用”,是“带脉不行”;“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是“髓海不足,督脉阳气不升”,等等。奇经实证则多由气滞血瘀、气血痹阻所致,常见痉挛抽搐、历节掣痛、癥瘕积聚、男子病气、女子痛经等。如“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是“阳跷经气受灼”;“冲气上逆,妊娠恶阻”,是“冲脉逆气里急”;“内结七疝”,是“寒湿热邪凑任脉”等等[7]32-56。

金老指出奇经病证与正经病证不同,临床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因而在其治法上也有其特殊性。“奇经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脉络;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通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7]498金老将其推之针灸,无论治实补虚,均当通补为要,审因论治,通权达变,或通或补,或疏或清。

所谓“通补”之法,即指补其气血,通其脉络,以补为主,以通为用。“八脉隶乎肝肾”“肝肾必自内伤为病,久则奇经与诸脉交伤”[7]458,故而奇经为患,或虚或实,当审其因择其法,或补或通,虚实夹杂者,亦自当通而补之。

金老在八脉病候、奇经病证的论治上,格外重视分清标本,列别虚实,强调通补的治疗法则,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人之象。例如,阳气出于阴则寤,阳气入于阴则寐,据此病因病机,临床上的不寐病证大体可归结为阳气过盛、阳气不足、真阴不足、阳不交阴四大类,而跷脉主司目之开合,故临证常通过补申脉泻照海以补虚治实、调和阴阳,来治疗顽固性失眠。

3 因病所宜,妙穴精用

“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金老主张循经识病取八脉,从奇经八脉辨治疾病,可以御繁以简,简明扼要地抓住主要矛盾。“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因此,当治疗沉疴痼疾或久病宿疾之时,亦可据此以通行八脉为先,宣畅条达人身之气机,以期为进一步诊治抢获先机。

窦氏归纳总结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关隘即是“交经八穴”,“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此乃交经八穴精义之所在。八脉交会穴经由所属的正经而联通奇经八脉,即“经交而穴通”之意。每穴各通一条正经和一条奇经,两穴相配可通行四经经气,故其治疗范围广,具有穴少效宏之力。诚如《医学入门》所说:“此八穴配合定位,刺法最奇者也。是故头病取足,而应之以手;足病取手,而应之以足。左病取右,而应之以左;右病取左,而应之以右。散针亦当如是也。散针者,治杂病而散用某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9]

《标幽赋》将其概括为:“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毗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10]此八个腧穴成对配穴,遵循上下配伍原则,又可分阴阳二组。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阴经取穴母子相生,以补益而不伤正,阳经取穴同气相求,以通行同名经气。徐凤[11]有言:“以上八穴主治诸证,用之无不捷效。”

金老讲求在针灸临床上取穴要少而精,用穴如点兵,贵精不在多,提倡“毋刺无辜,刺必有凭”,故而尤善在临床上使用八脉交会穴治疗一些难以用单一的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来归纳的内科杂症及疑难疾病,屡获良效。例如,妇女痛经,或因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或因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归根结底乃“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之故,其病位在子宫、冲任,故而金老常选取通冲脉之脾经公孙穴、通任脉之肺经列缺穴,一下一上,一升一降,两相映彰,通调冲任。

4 结语

奇经八脉是经络学说的重要部分,与十二正经共同构成经络系统,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文华老先生服膺经旨,钻研临床,对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维脉、跷脉等奇经八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强调从奇经八脉辨治疾病,可以御繁以简,提高疗效。金老留意到奇经八脉在经脉循行、生理功能、病候主治上都与奇恒之腑乃至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尤其是与肝肾联系紧密,故而遵旨“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之意,主张八脉病候可从肝肾入手,责之肝肾的疾患亦可从八脉施治。同时根据奇经病症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候特点,提出“列别虚实,强调通补”之法,补其气血,通其脉络,以补为主,以通为用。另外,在临证选穴上讲求“因病所宜,妙穴精用”,提倡“毋刺无辜,刺必有凭”之术,形成独特的金氏针灸奇经论治法。金氏针灸奇经论治法别具一格,御繁以简,疗效显著,值得传承,更是发扬浙派针灸之美。

参考文献:

[1]宣丽华,张淑华,赵本传.金文华针灸经验撷菁[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7):408-409.

[2]徐勇刚.金文华针灸手法撷萃[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0):745-746.

[3]李时珍.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秦立新.试论奇经系统[J].中医杂志,1992,33(6):9-11.

[5]滑寿.十四经发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5.

[6]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

[7]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颜新.论叶天士对奇经八脉学说的发挥[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34(5):8-10.

[9]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78-79.

[10]李鼎.针灸二赋译注[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77.

[11]徐凤.针灸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9-80.

猜你喜欢
冲脉任脉督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中医名言拾粹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基于冲脉理论分析针刺对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意义
从冲脉试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