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琪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广西 柳州 545006)
心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在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服务同样重要[1]。由于心血管病患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提高,加上该疾病病情危急,如果治疗或者护理不当容易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开展研究,探究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此次研究内容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5~77岁,平均(65.7±5.2)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病程(4.4±1.0)年,疾病类型:高血压病患者12例、冠心病患者10例、高血脂患者10例、心绞痛患者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5.8±5.1)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4.5±1.1)年。疾病类型:高血压12例、11例冠心病、10例高血脂、7例心绞痛。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常规检查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①加强患者的病情监护。首先给予患者一个安静的病房环境,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加强巡房次数,当患者出现较为不良情况时应立即给予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②个性化健康教育。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时,需针对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进行指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解释说明。必要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积极的安抚和安慰,并安排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2]。
③加强治疗护理。在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提高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强调用药有效性以及安全性。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指导患者进行遵循医嘱服用药物。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因此需要给予个性化饮食方案,以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取合理。
观察两组心血管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表格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值,分值越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以(P<0.05)。
心血管疾病指的是血液粘稠度、血脂水平以及血压过高等原因,导致心脏以及血管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目前,该疾病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死亡率与发病率均较高[3]。
手术以及药物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如果治疗不当还是会引起一定的并发症。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十分重要。个性化护理模式是针对个体差异性,针对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不同、病情、病因不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服务,通过个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4]。
文中,观察组心血管护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以(P<0.05)。
总之,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应用价值确切,值得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