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开西·斯兰木汗
(新疆玛纳斯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新疆 昌吉 832299)
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致伤处较多时,可收到轴向力、侧弯力、旋转暴力与屈伸力等多方面打击力,同时骨折部位、椎间盘状况、骨折时体位、骨矿含量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对骨折形成情况造成明显影响[1]。在明显骨质疏松或者较为严重的椎间盘退变时,爆裂型骨折缺乏典型形式,不利于临床早期诊断,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的提升[2]。基于此,我院为了提高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率,特对56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与CT影像检查2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共78处骨折,其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8.62±3.61)岁,单椎体损伤者36例,多椎体损伤患者20例,伴发症状:14例伴发下肢功能障碍,42例伴发损伤部位疼痛症状,11例伴发下肢麻木与感染异常;5例伴发排尿困难;骨折原因:车祸伤33例,打击伤16例,坠落伤5例,其他2例;本组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且纳入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参与本组研究,且具有完整的术前X线平片与CT影像检查资料。
1.2.1 X线平片
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拍摄,对患者的腰椎正位、侧位平片进行拍摄,采用嵌入式热敏打印机进行打印处理。
1.2.2 CT影像扫描
采用GE 16层螺旋CT扫描机,参数设定:层距5 mm、层厚5 mm,电流250 mA,电压120 kV,矩阵340×340,重建层厚1 mm。扫描步骤:指导患者于检查床上仰卧,沿着椎管垂直面扫描,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X线平片检查结果,确定扫描范围,与损伤范围上下超过1个椎体长度进行检查,检查椎管狭窄时,于椎板上部进行切面检查,选择软组织窗与摄骨窗。扫描后将获取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矢状面与冠状面的多平面重建处理。
对比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以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线平片的阳性检出率为96.42%(54/56),CT影像扫描的阳性检出率为75.00%(42/56),阳性率比较,CT影像扫描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00,P<0.05)。
X线平片的检查时间(2.31±0.81)min少于CT影像(8.41±1.26)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89,P<0.05);X线平片的检查费用(120.25±12.62)元低于CT影像的(512.69±31.29)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486,P<0.05)。
脊柱爆裂型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骨折损伤后会压迫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诊断是此种骨折类型的重要参考指标。X线平片与CT影像学检查均具有一定的检查准确率,但相比之下,CT影像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在检查时间与费用方面比较而言,X线平片的检查时间较短,且检查费用较少。结果提示,2种检查方法各据优势,X线检查可作为基础性检查,对患者的骨折情况有所了解掌握;而CT影像则可全面性显示患者椎管受累情况以及骨折处的细节。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可采取X线平片与CT影像联合诊断,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率[4],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指导依据,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脊柱爆裂型骨折应以X线平片检查结果为诊断基础,针对无法确定椎管受累情况与骨折细节的患者,则可结合CT影像进行准确诊断,有效提高临床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合理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