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李长胜 吴昊
【摘 要】长期高血压可能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底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更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冬季,因为气温较低,会导致全身小血管收缩,特别在老年人群,由于本身已合并有动脉血管的硬化,应激能力较差,均更易引起脑卒中、急性心梗的发生。因此,如何在冬季做到有效防治高血壓,是每名内科医生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从冬季血压控制不好的原因分析着手,分别从平时的饮食、健康教育、用药等方面,对冬季高血压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血压;冬季;防治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健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病率日益升高。尤其是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增大,发病率逐年攀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来说进展较缓慢,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引起心脏功能障碍,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肾小球动脉硬化进而出现肾功能障碍,视网膜疾病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而在上述并发症的发病中,季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曾经有调查表明,在秋冬天气转凉时,尤其是寒冷的冬季,脑卒中发病占全年发病70%。[1]本文即着重探讨冬季高血压的防治问题。
一、冬季高血压病情易进展的原因
高血压本身和气候的关系较为密切,曾有研究显示,在同一高血压患者群体中,10月份的血压均高于9月份,而11、12月的血压又均高于10月份。根据室内外温度的不同,对收缩压影响的幅度也不同,有研究发现,室内温度每升高1℃,SBP可下降0.31mmHg,而室外每升高1℃,SBP可下降0.19mmHg。一般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由于体表的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弹性下降,会导致外周阻力升高。再加上交感神经的兴奋,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也会导致小动脉的收缩而使得外周阻力升高,同时还会伴有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升高。也有研究认为,长时间处于气温明显降低的环境中,会激活位于血管平滑肌的L型Ca2+通道,引起Ca2+内流,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被激活,促进血管收缩。除了上述机制外,还有通过炎性途径、一氧化氮被抑制、内皮素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等途径,均是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所证实的寒冷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之一。[2]而且,较低的气温也会促使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即血栓发生的风险升高。高血压患者本身的交感神经系统就较正常人群更易兴奋,在寒冷刺激下,上述变化会更加明显,均会导致血压波动变大,从而导致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在每年冬天特别是气温骤降时,在急诊科往往可见脑卒中、急性心梗患者数的明显增加。所以,高血压患者需在冬季做好防寒保暖,以减少寒冷可能带来的不良刺激,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冬季防治高血压要点
1.防寒保暖,注意劳逸结合
基于气温寒冷刺激可能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的种种机制,如前文所述,高血压患者需首先做好防寒保暖,以尽可能减少自身对寒冷的应激。比如可以在室内适当选用一些取暖设施,保持室内在较为适宜的温度;从较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时,可以先在门口稍微站立一会儿,以逐渐适应室外的温度,相当于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再出门。
高血压患者由于交感神经系统较容易兴奋,反映到情绪上则表现为较容易激动、焦虑等,所以,合理的休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需至少保持每晚8h睡眠,中午可适当安排午休时间,以使躯体、神经均获得充足的休息和放松,以免因熬夜、睡眠不足导致情绪上常处于易激惹状态。平时需注意随时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经常安排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养养花,钓钓鱼,适当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尽可能让自己时常处于放松状态。[3]
2.坚持服药,勤测血压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后,患者即需要开始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切不可因为一段时间血压稳定了就随意终止药物治疗。曾有研究发现,约5%患者停药40h时可出现血压明显波动的情况。所以,患者需要遵从医嘱,按时、合理的用药,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以助于减轻血压过高对内脏器官的损伤,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患者自己需要提高对监测血压的重视,时常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每月就医配药时将血压记录提供给医生,让医生有依据的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必要时可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除此之外,患者需注意一些与高血压药物相关的副反应情况,也需要提供给医生,若出现明显的对药物不耐受,也应予调整用药。而且,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不能太过心急而随意加大用药量,短期内降压幅度不能大于原血压20%,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4]
3.适当运动,合理膳食
适当的运动能有效促进血管舒张、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和应激。但高血压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节奏较缓慢的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量不能一下子太大,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以提高机体的耐受力。而且,在运动前需少许进食,半小时后逐步开始运动,以免低血糖。运动时尽可能选择较为晴朗温暖的天气,避开过于寒冷及雨雪天。[5]
合理的膳食也是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环节。在饮食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限制盐的摄入量,控制在2g/天,减轻盐对血管壁可能存在的损伤,减轻肾脏负担;忌烟酒,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尽可能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进食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补充维生素,适当补钙,每顿饭避免过饱。除此之外,还需要保持规律的进餐、作息时间,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等。[6]
三、小结
总之,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高血压的发病越来越高并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基于寒冷气温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的一系列影响机制,高血压患者群体需注重该病的冬季防治,尽可能做到防寒保暖,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并且需要坚持服药和监测血压,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晓峰.浅谈老年高血压病人冬季的健康管理[J].健康人生,2016(2):31-32.
[2]马杰,杨明,韩凌,等.北方秋冬季气温下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4):559-562.
[3]安成东.北方地区冬季就诊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身心症状评分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2):73-74.
[4]苏春华,胡凤君,康春娥.寒冷地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冬季护理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6):784-786.
[5]杨春霞.冬季到,打好心脑血管"保卫战"[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5(11):10-13.
[6]胡巧玲.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季节变化对血压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5(13):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