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竹雕工艺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意蕴探讨

2018-01-12 11:51王旭东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明清时期艺术特色

王旭东

【摘 要】竹雕最早源于竹器,而人类对于竹器的使用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明清时期,竹雕工艺得到了发展并日渐成熟,这一艺术形式也在此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竹雕是一种在竹制器物上雕刻装饰图案或文字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有部分创造者习惯于利用竹根雕刻各种陈设摆件。始于先秦的竹雕工艺非常具有艺术特色,而明清时期的竹雕工艺最为精湛,几乎可以超越之前任何一个时期。下文中笔者以竹雕工艺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明清时期竹雕工艺的艺术特色以及审美意蕴,希望能够在增加民众对这一艺术形式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引导民众投入情感的去解读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明清时期;竹雕工艺;艺术特色;审美意蕴

纵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史,竹雕以其简朴、典雅、富有韵味的特色得到了很多文人雅士的推崇。它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中不可多得、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在竹子上雕刻符号或是图案的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但因为竹制的雕刻物不容易保存,所以并没有流传下来。考古界对此曾得出过一个结论:“竹刻符号是早于甲骨文而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并没有湮灭在漫长的岁月之中,而是发展成了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艺术形式。分析其艺术特色以及审美意蕴对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明清时期的竹雕工艺概述

竹雕艺术始于先秦,在唐宋时期初露锋芒,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状态。这一时期的竹雕艺术无论在制造工艺、艺术美感亦或是文化意蕴之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在有关创作者的努力下,明清时期的竹雕艺术曾经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竹雕的材质决定了它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明清之前遗留下的竹雕作品其实“寥寥无几”,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竹雕工艺作品大都创作于明清时期。【1】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而“竹”则在文人雅士中间有着特殊的地位。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接触到很多咏竹的诗歌以及名篇佳作,到了明清时期,在文人雅士中间甚至出现了一种写竹、画竹、刻竹以及种竹的风气。再者,那一时期文化画也在逐渐兴起,更拉近了竹雕与书面以及雕塑等艺术门类的联系。这便是这一时期的竹雕艺术达到空前繁荣的原因,其风格主要以浑厚质朴、构图饱满为特色,整体线条刚劲,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后世工艺美术作品创作中的很多技巧都有从中借鉴。

似乎形成流派已经成为了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竹雕艺术的发展也同样适用于这一规律。明清时期竹雕艺术领域中主要有两大派别占主导,分别是“金陵派”以及“嘉定派”。竹雕艺术在明代经历的发展高潮是从明正德年间开始的,自此开始,每一段时期都会涌现出很多非常杰出的、有代表性的竹雕创作者。江南嘉定以及金陵两地是竹雕创作的热门地区,后世根据工艺以及雕刻技法方面的差异将这两类作品分为了“嘉定派”以及“金陵派”。首先让我们来分析“嘉定派”竹雕的创作特征,“深刀刻法”是其最为典型的特色,这类作品非常具有画面层次感,立体效果突出、注重自然美和意境美。我们可以用“高雅”以及 “野逸”对这类作品的风格进行集中概括。“金陵派”的竹雕作品具有简朴以及意境深远的特点,其作品的文人气息较为浓厚。这类作品做到了在“方寸之间”雕刻山水、楼阁、人物以及鸟兽的效果,刀法同样非常精湛,极具艺术特色。

艺术创作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与创作者经历的不同社会实践有关,对竹雕而言,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嘉定派”的盛行影响到了“金陵派”作品的创作与传承。后期“金陵派”的竹雕制作工艺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2】

二、明清时期竹雕艺术特色的分析

明清时期,竹雕这一艺术形式发展到了鼎盛状态。在创作者的努力下,竹雕创作领域逐渐诞生出了浮雕、圆雕、留青以及透雕等诸多技巧。利用这类技巧所创作出的作品各具艺术特色,正因为如此这一艺术形式才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以下笔者由具体的创作技巧切入分析了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创作工艺的特色:

①圆雕。它是一种完全而且立体的雕刻方法,更具有三度空间性,所以我们能够在不依附于任何背景下,从各个角度完成对该类作品的欣赏。在使用圆雕激发时,创作者大都选用了竹根为创作素材,依托主根的自然形状以及构思展开设计创作,能够最终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竹雕作品。【3】“封氏家族”在这类作品的创作中最具代表性,他们依托圆雕技法并以主根为原料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景致进行了“模仿”。由此而制作出的作品大都以新奇、精巧取胜,他们制作的梵僧佛像,诡异离奇、奇形异状,虽说让观赏者有“毛骨悚然”之感,但却非常具有艺术特色。他们雕刻的采药仙翁、散花天女等人物的面部大都神采奕奕、非常慈祥,观之使人有“超然出崖”之想。

②浮雕。这是一种在平面上进行雕刻的技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介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艺术创作形式。为便于区分,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其分为了“高浮雕”、“浅浮雕”、“薄浮雕”以及“线雕”等几种类型。这之中“高浮雕”与圆雕的创作有其内在的关联性,而“浅浮雕”则与绘画相类似。薄雕的创作精髓在于“意到为止”,可不比追求作品的台面或者形似,而应当重点关注作品的意境。竹雕创作中很少会用到“线雕”,这是由于竹子材质的特性所导致的。

③留青。这是一种以竹子表面形成的竹青为创作对象的技法,该方法非常精巧,需要在创作时铲掉竹青,露出下面的肌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竹肌的颜色会逐渐深沉,因此作品的图案以及色泽会越发清晰,这也是“留青”这一手法的独特魅力。

④透雕。透雕是在浮雕完成基礎之上所进行的创作,需要在创作时对其背景部分进行镂空处理。“透”在此处有穿透的意思,其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层次清晰、极具立体感。

三、明清时期竹雕审美意蕴的分析

竹本身便带有美、积极向上的意蕴,因此能够给人以唯美的心理感受。利用竹子所创作出的竹雕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其这类特征。当然,在作者的努力下竹雕作品也被赋予了新的审美意蕴。

首先竹雕创作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嘉定派”的竹雕作品能够在方寸之间展现出山水、鸟兽以及人物等景致,而且赋予了景致生命。仅凭这一点便足以让人感到惊奇,这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模式,竹制品的艺术价值也因此而得到了提升。其次竹雕被人们赋予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因来自于自然,所以在文人雅士心中它就好像是田园山水,与奢侈品的铜臭气不同,因其这一特质竹雕赢得了文人雅士甚至是普通民众的广泛喜爱。

四、总结

竹雕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对其创作工艺的艺术特色以及审美意蕴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传承这一艺术形式。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深化民众对于竹雕艺术的认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华夏瑰宝 明清竹雕[J].东方收藏,2017(05):6.

[2]高柳絮.明清竹雕:华夏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J].东方收藏,2017(05):7-13.

[3]黄竞.古典雅致 冠绝群雄——清代竹雕仿古器赏析[J].东方收藏,2017(05):48-53.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明清时期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琅琊榜》浅评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