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红
【摘 要】由于长期以来受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各种运输方式在资源利用、运输布局以及结构、协作配合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今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引入协同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内涵进行研究,以期为建成规模合理、环境友好、服务安全高效的货运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十分严峻,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压力非常大。协调优化货运资源配置,引导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适应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意义。
一、货运资源
货运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货运资源属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范畴,是指与货物运输生产直接相关的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资源,从本质来看,是指从事运输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和手段,包括固定交通资源和可移动交通资源这两类硬资源,以及由运输系统中的人力、信息、组织与管理制度等构成的软资源[1]。根据交通运输资源的定义,货运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网络资源,是各种运输方式线路的集合,是供运输工具定向移动的通道,是运输工具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2)场站资源,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进行货物集结、暂存、装卸搬运、信息处理、车辆检修等活动的场所。
3)运载工具资源,指用于装载货物的公路载货汽车、铁路货运车辆、集装箱、拖车等运输工具。
4)软资源,主要指与货运生产直接相关的货运车辆驾驶员、装卸搬运人员、调度人员,以及货运生产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数据信息等的总称。
货运资源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2]:
1)网络性,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网络经济性,网络放大效应可以带来单一交通线路所不具有的功能和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2)层次性,交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系统原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具有层次传递性。
3)稀缺性,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交通运输资源增长低于运输需求的增长,因此交通运输资源总是稀缺的。
4)永久性,交通设施是永久性设施,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无法恢复的。
5)规模经济性,交通运输设施是资金密集型设施,不仅在建设中具有规模边际成本递减效果,而且在使用中具有在能力范围内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规模经济效应。
6)不可转移性,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空间的时间和不可转移性、资产专用性。
二、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
哈肯(Haken)教授于1971年发表了《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引入了协同学及协同的概念。协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复杂开放系统[3]。货运系统是由不同的货运子系统组成,并且子系统之间存在协作和竞争的复杂行为,与经济、生态等系统之间时刻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复杂开放系统,其整体运行机理符合协同学的一般规律。因此,引入“协同”一词,运用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对我国货运系统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思想。
协同,即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按照协同学的基本思想,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政府配置机制和市场配置机制双轨制作用下,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货运需求为目标,按照一定的配置原则和标准,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作和竞争的相互作用,合理分配和利用现有货运资源,产生整体协同效应,达到资源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建设规模合理、环境友好、服务安全高效的货运系统。
目前关于货运系统资源配置的层次划分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将货运系统资源配置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研究货运子系统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资源配置;中观层次研究各个运输方式子系统之间的资源配置;微观层次研究各个运输方式子系统内部的资源配置。
第二种观点将货运系统资源配置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包括运输资源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配置和在各个地区之间的配置。即运输资源的结构配置和空间配置问题。微观层次跟上一种观点相同。
本文认为货运系统资源配置的整体协同是建立在各种运输方式协同配置基础之上的,即货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必须是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及其与经济系统达到资源协同配置为前提的,只有保证中观层次协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宏观协同。因此,本文认为将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一起研究比较合理。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不可转移性,从空间布局角度进行资源配置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基于第二种观点,对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界定如下:
1)宏观层次的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包括货运资源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配置和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配置,即结构协同和空间协同两部分。货运资源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配置目标是兼顾公平性的原则,使地区货运资源配置与地区货运需求相适应,从而实现货运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平衡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货运资源协同配置目标是通过协调货运资源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配置,使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货运需求,从而实现货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整体协同。
2)微观层次的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包括货运资源在运输企业内部和运输企业之间的协同配置,运输企业内部的资源协同配置问题涉及具体的资源配置操作环节,主要指在宏观战略的指导下,各个运输企业内部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使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协同配置,达到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
三、结论
本文引入“协同”一词,运用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对我国货运系统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思想,对货运系统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货运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荣朝和.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7.
[2]杨咏中,牛惠民.中国道路运输及综合运输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