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2018-01-12 14:13
诗潮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秦腔中国画生命

断章 十二章

谢克强

音乐

1

渴意,尾随灼人的阳光阵阵降临。

断弦的深处有日渐枯萎的岁月,失恋的土地

与干裂的嘴唇,都在等一场雨。

一棵葱郁的树站不出风度,固守枝头的爱的

叶子,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

风,喑哑无语。

站在旱原,我感觉着生命的渴意,而难耐的

渴意从我的一个毛孔焦灼地呼喊。

天空,装聋作哑,一张被阳光灼烤得有些焦

红的脸,似没有任何表情,无动于衷。

雨,似被时间彻底忘却。

啊,多想在一个多情的雨天,听淅淅沥沥的

雨打在蕉叶上,看初绽的花瓣上有激动的泪珠在

滚动,或者让干渴的小草、苦菜花和菩提树获得

一次感情的淋漓。

突然,音乐响起。当我的指尖感悟着昨日的

回忆,便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捧清脆亮丽的音乐,

就仿佛捧起一捧清新透亮的雨滴,滴进我的焦

渴,给干涸的精神洒下一滴一滴甘霖……

我听见,从断弦的深处,有拔节的声音间歇

地传来。

2

远山缄默。

遥对远山,没有语言,我默默坐在岁月的一

隅,听音乐由远而近走来。

音乐啊。你是怎么知道我陷于无以名状的受

挫的烦恼与不甘失败又不甘沉沦的悸动不安呢?

当你飘忽的步履携着旋律的清风温馨而关切地

拂去我满身的征尘,当你无需翻译的语言缀满音

符的白云轻柔而动情地抚慰我心灵的创伤,我那

昨日的故事便不再流血了。

窗外,阳光在枝头上开成花朵。

我不是花。沐浴在永恒的音乐之中,我庆幸

自己像一头舔好受挫的伤口又吃饱了露水草的

斗败的牯牛,

安静了片刻,又跃跃欲试……

迷失

在风云诡府的海上,搏击风云的海燕不会迷

在苍茫深邃的夜里,突破重围的蝙蝠不会迷

失;

在冰雪覆盖的雪原,寻觅食物的野鹿不会迷

失。

啊,你问我在风云诡谲的海上、苍茫深邃的

夜里、冰雪覆盖的雪原会不会迷失?

我答不出。

梯子

1

抬起头来,瞩目高处的高处。

从山里的树林里走来,这两个有些瘦削的汉

子,携起手来,携成一种悬念,

就匆匆闯荡世界来了。

2

墙是坚固的,且巍峨高聳。

依靠着墙,梯子趾高气扬地站了起来,不无

骄傲地说:来吧,踩着我向上的肩膀,朝着另一个

更高的地方,一步一步登高,无边的风景就在我

的顶端哩!

墙不动声色,望着起自平地伸向高处的梯子。

也许墙在想:要是没有我呢?

3

抬起头来,瞩目高处的高处,让每一个意象每

一个欲求都葱葱郁郁、争先恐后向上攀登。

梯子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欲求的疯狂、意象

的重量。

当有些人,朝着更高的地方,沿着梯子的肩膀

一步一步爬上去,爬到后来,竟从高处摔了下来。

我不知道是不是梯子的错。

遗憾

面对黑暗,面对夜的黑暗,

几只鸟儿鼓起勇气抖开翅膀,从浓密的黑幕

里钻出来,向着天边徽露的熹光,发出一声声惊喜

的叫声,那叫声如脆碎的晶体,尖锐地锯噬着夜的

黑暗,

当然,也晾醒了我的梦。

如今,我窗前的那几只鸟呢?

没有人知道,我窗前的那几只轻轻地抖落翅

膀上的露水,又用清脆的鸣叫惊醒我梦的鸟儿去

了哪里。

也没有人知道,那曾经被鸟的惊叫惊醒的黎

明,什么时候淹波在一声迭着一声的汽车笛声里,

而那一声压着一声的车笛,使黎明的颜色一层层

加浓……

而我的梦,自然也在一层层颜色加浓的黎明

里,

有些遗憾地浑浑噩噩不醒。

守护自己

什么都可以丢失,唯独不能丢失的,便是你自

己。

这需要守护,就如同守护自己的生命。

守护自己,很难很难。

守护自己的天空,你才可以自由自在地放飞

你的思绪,让它飞向思想的深处;守护自己的土

地,你才可以播种你精心选择的种子,让它结出丰

硕的果实;守护自己的脚印,你才可以在磨难与坎

坷的征途,寻找自己的路;守护自己的眼睛,你才

可以穿过红尘滚滚迷惘的云雾,明辨人生的走

向……

然而,天空会有风暴雷霆,阻挡你的思绪飞

远;土地会有雨雪冰霜,霉烂你的种子萌生;路途

会有曲折坎坷,磨损你的脚印走远;红尘会有灯红

酒绿,诱惑你的眼睛迷离……

所以,守护自己很难很难。

是的,守护自己很难很难。

但我坚信:只要把握生命的每一缕阳光,你的

天空就会绽放思绪的绚丽,你的土地就会萌生智endprint

慧的新芽,你的脚印就会踏碎黑暗迎接曙光初露

的黎明,你的眼睛就会闪烁金属的光芒读懂悲悲

怆沧的人生……

从而你就紧紧地守护一个清醒的自己!

黑暗

白昼以归鸟的歌声结束了自己最后的歌唱,

一个辉煌的白天结束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黑夜

又如期而至。

独坐夜的门槛,一重浓一重的黑暗,比风还迅

急地将我淹没,也让大千世界在重重的黑暗里无

声无息地悄然隐去。

隐不去的是我的眼睛。只因我不想在黑暗里

沉醉,更不想沉沦,于是我抬眼默默遥对冥冥夜

空,顿觉神清气爽,生命似获得一种无限延伸的怏

慰,思绪也羽化为一朵流浪的云向远天飞去,而心

灵就要穿越时空的隧道,寻找目力与感觉所不及

的无垠之境……

是的,有什么比黑暗更深刻呢?!

独步黑夜,让我的人生也愈加深刻。

假如

在常人眼里,宇宙里最高最高的,自然是头

顶的天空。

假如你把自己当作太阳举起来,

你便有了自己的天空。

在常人眼里,世界上最低最低的,自然是脚

下的土地。

假如你把自己当作泥土撒下去

你便有了自己的原野。

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说,关键在于你把自己

当作什么!

远方

绕过这个峡口,便是远方了。

远方,那是我日里憧憬的地方,也是我夜里

放飞梦想的地方;因而,它会给我培养无穷无尽

的丰富的想象,当然也会繁殖忧伤……

这不,当我上路远行,朝远方走去,崎岖坎坷

的路留下我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不仅把磨难写

到极致,也把坚韧映得辉煌;若是再让汗水与泪

水,还有血液的回响化作一场烟雨,那路就迷离

成一部传奇。

又是霜风雪雨。

那远方的太阳呢,请站在那儿,用你热烈的

目光迎我!

断桥

三条路来自三个方向,汇聚一点,汇聚在这

座桥头。

不幸的,桥断了。通过桥伸向彼岸的路自然

也断了。

站在桥头,伸手抚着断桥,我怅然远望,叹息

与失望沉重地溅落河谷,汇入河水缓缓流远。

桥断了,断桥的故事也流得很远很远么?

曾经,桥以独特的语言与我对话。

我从远方来,要到彼岸去,桥理解了我的心

思,銜接起我断裂的相思……

桥呵,是岁月风风雨雨的剥蚀,还是为了让

人们从此岸到达彼岸默默承受生活的重负,

你不幸累弯了腰。

怅然远望,隔岸的路伸向远方,伸向我的梦

要抵达的地方。

路,牵动我的思绪,又向我暗示着什么?!

是啊,生命的途中谁也难免遇断桥,然而在

此岸与彼岸之间,面临断桥,你是惧怕生死临阵

退却,还是绝处逢生泅过河去?!

看图说话 组章

皇泯

白云深处,是我的家乡

——赵溅球·中国画《天下粮仓》

这一座座山,耸立在富饶的土地上。

白云深处,是我的家乡。

坐着,地不再矮;站起,天不再高。

这一座座山,就是家乡的粮仓。

我在粮仓之巅享受温饱,彩云温暖了我丰衣

的梦想,太阳燃旺了我足食的炊烟。

这就是我富饶的家乡,秋收时——

凑近太阳,点一壶旱叶子烟,快乐似神仙;

仰天,打一个饱嗝,让神仙乘着彩云飘下人

间。

昼太喧嚣了,就请夜静入

——邓立辉·中国画《细语》

昼太喧嚣了,就请夜静入,再静入,让你静听

无语的心跳。

夜太深了,就请月亮走近,再走近,让月色浅

你羞红的脸。

世界,太拥挤了,就在枝繁叶茂中寻找一丝

缝隙,让爱有一个立足点。

风声,太紧了,就在舒缓中寻找一刻安宁,让

情喘一口气。

爱情,在生活进行时天方夜谭,在生命结束

时地老天荒。

真想找一处茅庐过日子

——陈盛祥·设色纸本《杨泗桥边的风景》

真想找一处茅庐过日子。

姜太公的钓,要有弯钩。

一尾鱼,让野趣活蹦乱跳;三片生姜,让季节

驱寒取暖;五粒豆豉,让寂寞生津开胃。清蒸后,

一勺鲜红的剁辣椒,才会斑斓单调的生活。

隐居,也食人间烟火。

雨来,一领蓑衣撑开晴朗的天空;

雪至,一抹洁白封冻污秽的大地。

风,吹皱一池微澜的时候,一叶衰老,在最后

的时空中,飘舞一道生命的弧……

吊脚楼灌满了苇风

——陈盛祥·中国画册页《桃花又是一年春》

驾一条乌篷船,从洞庭湖浩荡到青山绿水的

资江,逆流而上,两岸的吊脚楼灌满了苇风。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搭起了我遮雨不避风

的瞭棚——endprint

敞开胸襟招徕八方骚客,谈诗韵味,沦道无

为;

一壶安化老茶,黑里透红,三杯益阳白酒,醉

成红脸关公,铺开洁白的纸,书写墨黑的字;

泼彩丹青后,别忘了加盖朱砂闲印。

水鸟,按捺不住空渺的寂寞,尾随至柳树林,

偷窥有几朵桃花亟待传播芳菲?

远的活着近的死去

——廖正华·中国画册页《无题》

两姊妹,一个看身边,一个看远方。

身边的在走远;

远方的在走近……

身边的和远方的,成为远与近的哲学诡

辩——

远的活着;

近的死去。

而生活在生命的周期里,只转动不可捉摸的

魔方。

人只是所谓的高级动物

——颜新元·中国画册页《无题》

动物世界,真精彩。

伊甸园里,不知道伪装。

嘘,真实不仅仅是一个挂在口头上的词。

别看!要让视线不拐弯,就无须惊讶,

人只是所谓的高级动物。

真爱保鲜的良方

——赵溅球·中国画册页《并蒂江南》

叶绿江南,花红江南。

并蒂莲生长在江南。

叶为谁绿?花为谁红?

只有莲子知道。

莲的清香,是感情的滋润。

苦尽甘来的芯,是真爱保鲜的良方。

谜面,只在回忆里仔活

——阮国新·中国画册页《玉笛金牛》

杨柳风是吹向夏天的,成熟的秋天还有点

远。

玉笛是吹给金童听的。

音韵随风而逝,恐怕再也飘不回。

有很多两小无猜,猜不出谜底。

谜面,只在回忆里存活。

唐家观

——陈飞虎·中国画册页《在水一方》

资江上游,有一个古镇叫唐家观,倒映在资

水里,漂冼了上千年。

历史的安然洗得越来越淡;

现实的焦虑洗得越来越浓。

画家,过去用水彩画,现在用水墨画。

如果再不让吊脚站稳;

如果再不让木壁挡风;

如果再不让瓦片遮雨,

如果,再不让唐家观,呈现精彩的景观?

未来呢,画家只能用回忆蘸着泪画……

葬在水中央

——未君·中国画册页《南洞庭印象》

岸边的花花草草开了。

开了,还会谢。

水中泛开的涟漪,是开不败的花朵。

安居,也须乐业。

栖岸,只是短暂的安逸;

搏水,才是长久的享乐。

生在水,长在水。

水养育了我的生命。

哪怕终有一天要死于水,那就葬在水中

央……

生活不往复杂想就特别的简单

——一墨·中国画册页《幸福有余》

从水中跃向水面。

本来很深的水,在游皮子鱼看来,部很浅。

生活,如果不往复杂想,就特别简单。

能像游皮子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幸福就是涟漪,常开不败的花朵。

人生失意,才有酒兴的得意

——阮国新·中国画《人生得意须尽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那是李白喝醉了月光,诗意

荡进金樽里。

人生失意,才有酒兴的得意。

吆五喝六,烹羊宰牛,三百杯黄河之水,海量

奔流。

人生得意莫尽欢,那是酒香飘进了今生,阳光

洒在诗笺上。

生活其实很简单——

口渴了喝杯黑茶润润喉,活多了与朋友聊聊

天,喧嚣了听禅乐静静心。

人生得意,仅仅只是在靠椅或沙发上打个盹

儿,白日美梦,酲来是漆黑的夜。

前面的风很直,吹弯了牛角

——黄炯青·中国画《六顺图》

前面的风很直,吹弯了牛角。

低着头,并不是为了吃草。

温饱,在视线之外。

前面的风很猛,吹眯了眼睛。

眯着眼,并不是为了眺望。

视域,在蹄印之内。

蹄印,被浅风加深了;

道路,被柔风中断了。

再犟的牛脾气,也在空穴来风的听觉里,温顺

了。

其实,前面并没有风。

生命的河床不会干枯

——阮国新·中国画《诗家清景在新春》

诗人很年轻。柳葉才刚刚吐出稚嫩的芽,只

恐倒春寒,来不及铺匀纯净的诗情。

诗情更年幼。如果等到银城繁花似锦,真来

不及让外婆的摇篮摇到外婆桥,就遍地部是残花

败柳。

皱起三根抬头纹,生命的河床才不会干枯,

在丰盈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的交汇中,畅游时间。

时间——

一条很长,如水蛇的蜿蜒;

一条很短,如蚂蚱的蹦跶;

一条夹在长短之中,如煎熬的人生。

一条哑河,也有响水的船

——赵溅球·中国画《无题》

阵痛的欸乃声,一年年喑哑;

飘零的破帆,在洞穿的历史里,漏风。

碧绿的时间,乌黑得不堪设想了endprint

小时候,竹篙树起节节高的期吩,点不破深

奥的水。

如今老了,生命和河流一起萎缩。

一条哑河,也有响水的船呀。

生生不息的水,在被围追堵截的喘息中,唯

有仗桨突围。

老就老了,还乞讨什么年轻

——石君·中国画《荷》

其实,花早就凋零了。

枯莲,才在翠鸟的鸣叫声中,回春。

点缀几抹彩色,仅仅只是不心甘情愿的挣

扎。

涂脂抹粉是世人的一种流行病,蔓延在不可

阻挡的传染中。

老就老了,还乞讨什么年轻?

谁能在昨天剩饭中嚼出今天的味道,谁就能

温饱不觉衰老的生命。

立足山崖,就是生命的高度

——赵溅球·中国画《五岳独尊》

谁能站在自己的阴影上阳光,准就是自己独

一无二的神。

太阳,总是在天空中俯瞰生命。

我们在仰视中,垫高自己的海拔。踮起脚尖,

难得找准重心,经不起风从山与山的牙缝里梭过

来,猛不了,一个寒噤。

前面是悬崖,后面是断崖。

在立足点坚守成山崖,这就是生命的高度。

牛们,留恋那自由放牧的草原。

——刘顺湘·蛋彩画《无题》

四条牛被主人赶了四年,才赶进我家的防盗

门。

我家的防盗门,一脸铁青的囚禁——

没有鲜嫩的草,茂盛春天;

没有御寒的草,温饱冬天。

牛们才一步三回头,留恋那自由放牧的草

原。

防盗门并不防盗。某一天,盗贼蹑手蹑脚掠

走了一百八十元纸币,不敢再奢望。

也许,是恐惧了牛们警觉的长哞。

这种爱

——黄群、史一墨·中国画《大鱼图》

曲颈,斜瞄着。

好像斜瞄你一眼也多余,心皇,却恨不得要

将你生吞活剥。

这种爱,不仅是歹毒,更是猥琐。

伸长脖子,直盯着。

仅仅盯着你还不够、哪怕跌入水中,也心甘

情愿让你生吞活剥。

这种爱,有点残酷,却无恐惧。

蹦跶几下年轻,撞响古老的钟

——赵溅球·中国画《春和景明》

我的老家,在洞庭湖畔,却离洞庭湖很远。

没有桨,划不动水;

没有船,渡不到岸。

旱鸭子在挑水码头,扑通着,生怕淹死了没

有鳞甲的鱼。

我的新家,在秀峰湖边,丘陵起伏在墙外,洞

庭湖波涌在室内。

撒开网,我成为有鳞甲的鱼。

每天晚上,蹦跶几下年轻,直至零点,撞响古

老的钟。

赖以生存的水

——颜新元·版画《莫道深生无实在》

根须,深入水之下;

叶片,浮在水之上。

中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

游鱼不知道活命的哲学,水草不知道活命的

哲学。

岸边的风景,在蜻蜓点水的涟漪里挣扎

着……

风,纹丝不动,我,却倾斜在风中。

太白山手记 组章

蓝格子

1.

不是最高,也不说巍峨。

却已经有了屹立百里秦川的高度。

汤峪口,莲花峰,泼墨山,下板寺,拜仙台,天

圆地方,拔仙台——

每向上多走一步,就越感到一座山的重量。

只有站在崖边,才能真正理解“壁立千仞”潜

在的内涵。

周围不知名的花草,三两只迷路的蝴蝶,

树上树下跳动的松鼠,枝头颤抖的阔叶,这些微

小的事物,看起来与别处并无不同。但它们,却让

太白山多了一份刚毅之外的温情和柔软。

薄雾中,古老树冠上,吹过一阵又一阵清澈

而原始的风。

2

至半山腰,下起小雨。天空,暂时隐藏了它的

蓝色。

空气中浮动着细小、清寂的灰尘,像是一粒

粒飞翔的孤独。

云雾加重,氤氲着一种神秘气息,逐渐充满

了整座山。

我们走在山中,和身边的草木一样,无可逃

脱地被它包围着。

上山途中,遇下山人。像极了人生常态。

放眼身边翻腾的云海,更像是听它在诉说一

段段聚散離合的往事。

而太白山,始终部是一位心性宽和的智者,

不仅在数千年前就接纳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现

在,它更是看惯了人事变化,对于来去的人和他

们的悲欢,保持着从容淡泊的神情,不卑不亢,不

喜不悲。

3

“站在山顶,我就比山高了。”

一路上,我们都为一个孩子说出如此有哲理

性的活赞叹不已。

是的,在山上,万物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高

度。

但不可忘记,接受它高处的荣光,就要一同

接受高处所带来的寒冷。

冷,在太白山拥有自己的形象:云,雨,雾,又

或者是雪。endprint

可没有一种冷,能够阻挡登高远望的决心。

现在,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

线,它的主峰,就在我们脚下。

“一脚踏南北,江河自分流。”从此,北方、南

方,不再是两个简单的词语,而拥有了实实在在

不同的内容。

眼前,一座山,用它自然的庞大和绵长分割

了两个风情各异的地域。

座山,又用它人文的厚重和高度连接着一

个共同的国。

4.

我们投宿的地方叫“板寺新村”,但它并非真

的是一座村庄。

正如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也并不是真的

海。

我们看到的很多事物,有时只是比影子更具

短暂性和虚无性的幻象,而我们看不到的那部

分,正在它们安居的地方自由地抒情,或者叙事。

恰如此刻,谁能想象,六亿年前,我们目之所

及,乃至整个秦岭地区,部还沉睡在一片汪洋之

下?

谁又能想象,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就站在

东坡祈雨的拜仙台上追怀一段遠逝的记忆。

一千年后,我们的子孙会不会也来到我们此

刻站立的位置欢呼,或者叹息?

5

我们站在山巅,就能更接近头顶的神明吗?

星空的广阔和它的高度同样不可揣度。星光

越是稀疏,就越显深邃。

大象无形。

当夜空之下的山峦隐没于黑暗。山中所有事

物也与它一起承接这苍茫的夜色。也正是这无边

无际的黑,让我们与山体合二为一。

此刻的太白山,像一只温顺、深眠的巨兽,远

古的风赋予它均匀的呼吸。

过客,还是旁观者,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

我只想看看它强健的骨骼在第四纪冰川之后遗

留下了怎么样的容貌,看看这些沉默的石头几千

年来接受了怎样的足迹,又以怎样的姿态向我们

诉说历史变迁的秘密——

可光阴的拓片,散乱山问。抵达,却无从捡

拾。

6.

仰望,会让一座山更高。

而俯视,让它的高度平添一份辽阔。

有时,仰望和俯视还远远不够。生活,更需要

亲历的真实。

翌日黄昏,白日将尽。当我们回到山下。回身

望去,太白山,仍然安静地屹立在白云深处。

从低处,到高处,再从高处,返回低处。每一

个过程都是灵魂的一次皈依。

山顶的雪,一直在最接近神祗的地方注视着

我们。

而我们呢?

站在时间巨大的磁力面前,被困于某种隐秘

的秩序,一路寻找,一路跌撞——

眼底还残留来自高处的雪意,疲倦的身体却

在一点一点地

向我们各自的命运,靠近——

秦腔,秦腔

虞淳智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

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喊得那

老龙出秦川哪,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哪。”月琴快速

拨动,三弦略带沙哑,演唱者浑厚的唱腔一起,便

有穿越千年秦川的力量。梆梆砸板凳的声音,如

同奔腾的黄河打击江中石的澎湃,每一语都把一

生的磨难和守望唱在举手投足间。

两行清泪无声地滑落,不知是重逢的喜还是

久违的悲。

不错,离开那片八百里秦川,这,是第二次!

老腔声声,乾坤朗朗,阆苑奇葩,历久弥

香……

西安乃至关中的古迹,都以雄伟豪迈著称,

处处都是洪钟大吕、气壮山河的力量。秦腔,就是

在这样的土地上浸养出来,如一块厚密的泡馍,

在鲜亮的老汤中慢慢散发它的味道。

人生重要的一次就这样开始了……刻骨铭

心。

曾想象迎风策马,踏一径落花,走进千年的

画图诗书,走过十三朝的覆灭与繁华,在灞桥上

闻笛折柳,在华清池曲才流觞,在城墙边听夜漫

长。钟楼的飞甍,雁塔的佛光,未央宫的举目四

望,回民巷的喷香绵长。

然而千年的繁华过后,让我驻足,令我流连,

使我不舍的,却是:看一出皮影。老夫吼一嗓老

腔,街边杀一盘象棋,园里听一曲笙箫。小寨的人

潮依旧喧闹,骡马市的商铺依旧琳琅。

这种声音轻轻在漫天黄风中飘动,缠绵悱

恻,如泣如诉。季节无止的嬗变,大自然不息的荣

枯,花之未落,月之未沉,世事之更替……

每逢夜晚,我总能看到这样情景:一帮子人聚

在一起。拉的拉,吼的吼:“一口恶气冲牛斗,叫骂

声敬德黑孱头……”粗犷激越的声调传得很远很

远。吼累了,就炖罐茶喝,等攒些力气,再接着吼。

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管逢喜还是逢悲,都会唱

几句。不,准确地说,的的确确,真真实实,是吼。

吼,让秦腔成为奇妙的唱腔,承担起这块土地上

的人们解放心灵的重任,也传达出这块土地粗犷

而率真的质朴。

生小大髯丑,五行腔调异。各色人生,各唱喜endprint

忧,一吼平四野,一叹引千愁。跌宕婉转,豪迈粗

犷,声声曼曼,乡韵纷呈。而幕前皮革上镌刻的影

人,被这古老的唱腔赋予生命与性格,融入深厚

的历史。每一个用心表演的人,在高昂低回的演

唱中,都对作品贯注了智慧、追求和情感。

与老艺人促膝长谈,我看到了秦腔在过往的

风云变幻中,曾遭遇过的毁灭性的打击。作为笔

录传承的戏文被大批烧毁。当代传承人张喜民的

父亲本着一个老艺人的本能,将皮影戏戏文本子

藏在山里埋起来,保留下来的上百本手抄唱词成

为恢复秦腔的种子。才有了如今,在亮子的背后

点起煤油灯,操纵皮影,拉动丝弦,敲打锣鼓,台

前皮影演着悲欢离合,台后秦腔唱着苍凉深沉的

传承;才有了如今,二胡和板胡悠远苍凉,自制的

三弦月琴声音伴随主唱艺人嘶吼般的唱腔;才有

了如今,富有节奏感的钟铃声、鼓声、锣声,还有

木头击打长板凳的声声脆响。

人们都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

民乱吼秦腔”,听多了秦腔就会明白,那些与秦腔

紧紧偎依着的生命,也许他们卑微,但决不卑贱。

古朴雄壮、苍凉奔放的秦腔,是他们生命中的盐,

是内心奔涌着的一腔热血,是躯体内最硬的一块

骨头。

可现状堪忧……

秦腔唱念需深厚功力,皮影戏几近失传,华

县曾有一百多家戏班,如今几位老艺人只能勉强

凑一台戏。

随着各种新元素的加入与创新,秦腔早已不

如当年那般纯正。

世间喧哗,何去何从,似乎并没有过多困扰

艺人们,他们习惯与生活的磨难斗争,对于秦腔

也是如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振中老人

曾豁达地说:“现实里的戏本没有了,这里有。”他

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憨憨地笑了。

仿佛,就在此时,我,才真正找回了,这个民

族生长的原本意义。每一个在传承和生存中艰难

抉择的老艺人,面对世间喧哗,都不约而同而又

矢志不移地选择了传承民族之魂。

总有那么一些人,依然在守望,坚持着对秦

腔的执着。

离开那片黄土地后,我常常还会怀想,梦境

中,独处时……冥冥间,漫天黄沙中,那光着膀子

一手握鞭一手扶犁的关中汉子,向我缓缓走来,

熟悉的声音破空而出……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

过的湿土,融进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田边沿坡

坎上荆棘杂草丛里,也融进太阳的霞光里……

一脉声音及过往的岁月,终将成为我永远的

怀念。风雨传承路,秦腔,只是不甘被遗忘的老灵

魂!

秦人创造了自己的腔兒。

无疑会用生命守望。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腔中国画生命
中国画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