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软件园区新发展

2018-01-12 22:44蒲松涛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7年47期
关键词:软件园园区转型

蒲松涛

2017年,以软件技术演进和产品创新、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深刻改变着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格局,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球来看,软件技术及开发能力已经成为主要科技企业的竞争聚焦,部分传统领域的巨头公司正在加速向软件靠拢,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亦成为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软件应用正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支撑。从我国来看,软件核心技术突破和能力建设是我国应对全球经济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软件园区作为软件技术创新的主舞台、软件产业发展的载体、软件应用推广的源头,在软件的创新发展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只有发展好了软件园区,才能更好地推动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软件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的支撑作用。

软件能力的集聚地和价值的发源地

从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以及本地的资源或劳动力优势下,分散在附近的同类企业,为了追逐外部规模经济将逐步转移到本地,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在形成集聚的基础上,随着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进而形成产业园。从理论上来看,产业园具有资源集聚、企业孵化、技术渗透、示范带动、外围辐射等诸多功能。软件产业作为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集聚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软件企业实现核心技术和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数据显示,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杭州8家软件名城完成的软件业务收入已占到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55%以上,也体现出了软件产业集聚化的发展特征。软件园区作为加速资源汇集、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公共服务等汇集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人才、资本等要素,有利于推动软件产业链条健全、形成显著集聚效应。因此,以园区为载体是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适应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

以园区为载体是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园区可以有效集聚智力资源、市场资源、基础设施、政策资金等产业要素,从而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实现地方软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美国的软件企业在硅谷软件园中的成功率是通常环境下的四倍。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园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承载的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当前全国各类软件园区的总数量约为160个,软件园区汇集超过了75%以上的软件企业,园区软件业务收入总和超过了全国软件业务收入总额的70%。在软件产业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部分城市正是依托软件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例如,广州天河软件园、齐鲁软件园、无锡软件园等园区在软件业务收入和企业数量方面在其所在地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领先地位。而在中西部,软件产业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软件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软件产业园最重要的体现是企业的集聚,其背后则是资本、产品的集聚以及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集聚。因此,软件园区比单独的一个软件企业更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当前,软件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型软件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园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不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园区企业创新动能持续汇聚。软件园区带来的创新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创新资源的推动下,软件园区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在持续加快,催生形成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另一方面,软件园完善的产业综合服务也带动了软件领域的创业,培育发展了一大批的创新型企业。

推动软件能力外溢的重要舞台

6年前,原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当前,这一论断正在成为现实。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行各业的业务与创新正逐渐通过代码、互联网、应用程序来实现,“软件定义一切”正成为时代的主题。软件已经从传统的产品、产业概念扩大成为一种普适的能力,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软件能力的建设已经不是软件企业所独有的任务,而是各个行业领域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软件技术与各行业技术的融合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美国著名的设备制造公司通用电气(GE)宣称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并加速向软件技术和服务方向拓展。在此背景下,作为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软件技术、软件人才的集聚平台,软件园区的区域性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基于多行业的融合创新正加速涌现。软件园区正成为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通过积极构建软件园区链来有效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同时,软件园区纷纷以全球视野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深化国际合作、技术转移和对接交流,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与融合创新重要基地。例如,福州软件园坚持举办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为福州软件企业拓展了市场空间,也为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了交流的舞台,促进了人才、技术等要素在高校与产业之间的流动;厦门软件园则通过国际动漫节等活动挖掘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促进新兴领域行业企业间交流、加快本地企业市场拓展的同时,促进了新兴软件技术的传播和软件价值的外溢。

新機遇和新要求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演进的前沿阵地,软件领域的技术、产品和模式创新持续涌现,为软件产业整体竞争格局带来巨大冲击。2017年,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发布报告《数字变革白皮书:云计算驱动变革与赋能》,以云计算为切入点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包括软件在内的传统产业与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事实上,技术创新仅仅是整个软件产业发展不断变化的一个缩影。从产业发展视角来看,创新活跃、企业转型、行业融合等都是软件产业发展正面临的新常态。这些变化也为软件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迫使园区建设者和管理者重新审视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重新确定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向,也必将带来软件园区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为软件园区不断壮大带来的新机遇,也对软件园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endprint

技术创新引领园区建设新方向

从全球来看,在互联网加速普及以及开源模式被广泛采用的背景下,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创新活跃窗口,突出体现就是新技术、新模式加速涌现,进而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根据近年来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一方面,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例如2017年新关注到的边缘计算、无服务器PaaS等;另一方面,技术的创新周期正在缩短、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关注度得到大幅提升,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展开;虚拟现实技术驱动下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兴模式的加速成熟也为整个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为软件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养分。当前,云计算领域的技术体系已经较为成熟,正逐渐实现务实发展,IaaS、PaaS、SaaS等服务模式逐步成熟,公有云的行业应用正在普及,私有云、混合云的市场拓展正不断加速,行业企业正加速成长壮大;大数据领域的基础支撑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清洗等环节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数据的价值挖掘正成为科技企业争相布局的重点。此外,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领域,技术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成为市场各路资本追逐的重要方向,涌现出大批的创新型企业。

综合来看,技术创新为软件园区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重大机遇:一是在园区建设方面,新技术、新产品为园区建设带来新手段、新功能,有助于提升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当前,基于网络的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了全球建设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方向,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已经成为园区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要课题。2017年,我国部分软件园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建立了企业e选址服务体系,为企业园区选址落地提供在线服务;上海浦东软件园正在推进搭载物联网NB-IoT技术的智能路灯建设,将园区内的优质企业产品纳入到产业园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体系内,向“连接分享”的浦软智慧园区生态圈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二是在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方面,伴随新兴技术的快速演进,新兴领域的大批企业仍然需要产业园区为其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仍然需要产业园积淀的行业资源。因此,新业态、新产业为软件园区谋求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产业动能带来了方向。2017年,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一批聚焦于新领域的园区开始涌现,而一批传统园区也聚焦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并开始布局。

创新创业构筑园区发展新动能

软件既是全球科技创新最活跃的聚焦点,也是全球创业氛围最浓厚的试验场。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为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升级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也成为催生新兴行业、挖掘蓝海市场的重要依托。基于软件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加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发展的新兴动能。近年来,在软件技术的推动下,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此背景下,软件领域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以软件为基础和依托,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业企业不断涌现,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软件园区是软件产业的集聚地,也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软件园区创新要素聚集,加快发展创新主体,提升软件园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为推动软件领域的创新创业,在软件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有三个主要的着力点:一是推动智力资源的集聚,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人才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基本资源,智力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没有智力,就没有创新创业的“源头”。从要素重要性的角度来看,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位资源。我国软件园区在推动创新创业过程中,无一不把人才要素放在首要地位,无一不把智力资源汇集看作最高战略。一方面,软件园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引带育”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的智力资源汇集,为开展双创打造核心基础。另一方面,部分软件园也加强与现有人才库的对接,将目标瞄准了企业和高校以培养的人才,加速推动其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充实创新创业队伍。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构筑创新载体。当前,创新组织模式呈现出个人化、小规模、分散化、渐进化等新特征,创业创新活动具有了人人可及的大众性,人类传统的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能够集聚资源、推动资源有效配置的创新创业平台至关重要。软件园区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双创空间则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基本载体。孵化器、创业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软件园区推动双创的重要抓手。三是强化服务能力,促进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服务企业是软件园区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强化服务是软件园区推动创新创业的根本工作。构建适合双创的服务体系,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当前,我国软件园区均将强化面向双创的服务作为其自身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强化政策保障,为初创型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二是加强资金支持,加快建立市场主导、投资团队为主体的金融支撑体系;三是优化知识服务,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测试平台、云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共性技术的传播与应用,通过建立专家库和辅导机制来加强行业成功经验的推广;四是夯实基础服务,建立包含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等在内的企业基础服务体系。

助推转型提出园区管理新课题

技术的创新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新业态、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对传统产业业务带来冲击。从全球来看,传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阶段,网络化、服务化、云化的转型要求日益迫切。特别的,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有了更多的产品形态和运营模式(如软件即服务,即SaaS),是软件产品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全球IT开支正快速地向云计算转移,2016年云替代的总规模预计达到了1110億美元,到2020年将增加到2160亿美元,未来五年向云的转移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超过1万亿美元IT开支,成为影响全球IT开支的重要因素。有人认为,云计算正成为自数字化时代以来最有破坏性的力量之一。在此背景下,1999年Cadence率先开启了转型的大门,到2009年软件企业转型达到高峰,转型内容主要包括了软件的收费方式、架构体系和销售策略。当前,全球主要软件企业均开始了基于云的产品服务化转型,比较来看,大型软件企业受限于传统软件产品业务的巨大体量,转型的程度相对较低。其中,Adobe在云转型中更为积极,于2013年将传统创意软件业务上云,不再销售传统的CS套件,随后迎来核心业务的爆发。近年来,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不断壮大,我国软件企业的转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部分软件企业已经开始了转型发展的艰难之路。在此形势下,如何帮助企业尽快、尽好转型正成为我国软件园区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endprint

从园区服务功能角度来看,软件园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助推企业的转型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传统软件企业尽快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抢占基于新技术、新模式的市场空间。园区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介绍国外如Adobe、微软等企业的转型成功经验,为企业转型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压力将普遍增大,软件园区可积极引入各类市场资本,为企业提供比较的资金支持,保障企业转型顺利进行;三是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软件企业转型中,必然会需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计算、数据资源,软件园区可根据园区企业的性质和行业量身为企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企业的转型进程。

助力融合成为园区服务新聚焦

从互联网产业的發展来看,软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所必备的基础设施,其不仅仅是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实现基础,也是构筑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争相抢夺软件研发人才的原因。当前,软件与行业融合的进程已经超出了互联网,正逐渐延升至金融、制造、能源等各个传统行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就要求软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融合,助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企业也正在积极培育软件开发能力,在航天、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正在加快软件人才的引进,发展面向自身或所在行业的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在此背景下,金融、制造、能源等各个行业企业亟须加速构建软件能力,与软件企业的合作,加快与软件园区的交流将是主要途径,这也为软件园区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助力软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软件园区在发展中存在两个突出的机遇:一是引导园区企业积极与传统行业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行业应用市场,提升园区内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瞄准传统行业巨头企业培育软件能力的需求,积极对接传统行业企业,将其纳入软件园区招商引资的目标,从而加速提升软件园区的整体规模,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持续发展仍需探索新思路

根据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瞄准前沿,积极培育新兴业态。软件园区应加强与国内外顶级行业智库的合作,加大对软件领域创新发展的跟踪,把握前沿动向,积极培育和引进前沿领域相关企业,保持园区活力,培育新动能。与政府、行业组织合作加大对新兴领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尽快推动具备技术、模式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二是注重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服务依然是软件园区的主要职能,也是促进园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面对新的竞争形势,软件园区应不断优化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的现代化服务。要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构建新型双创服务体系,促进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同时,要围绕企业转型发展和跨界融合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强化手段,加快新兴技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方向,也为园区服务提供新的手段。例如软件园区可以建立面向园区企业的云服务平台,促进服务的高效化、便捷化;软件园区也可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适时举办相应的技术研讨和产品推广活动。四是挖掘特色,构建差异发展优势。当前,全国软件园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新的软件园区不断涌现,带来新的竞争态势。软件园区应结合地域特色,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发展方向和重点,一方面推动差异化发展,构筑园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突出发展特点,打造园区发展品牌。endprint

猜你喜欢
软件园园区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转型
沣芝转型记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2014中国金软件金服务·方案商最信赖的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软件园荣获工信部“智慧园区试点园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