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扦插繁育试验

2018-01-12 01:22车凤仙邓桂香赵航文张树诚段丽晶邓彭荣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云南松调节剂生根

车凤仙,邓桂香,赵航文,张树诚,段丽晶,邓彭荣

(1.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林业局,云南 大理 675600; 2.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云南 昆明 650215)

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又称青松、飞松、长毛松,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在云南的墨江、个旧、文山、开远、广南、腾冲、龙陵、东部南盘江流域、西北部怒江流域、金沙江流域等地海拔600~3100 m地带,生长旺盛,在云南西北部石鼓地区及丽江、永平、华坪三角地带及东部邱北、南盘江流域尚有大面积的老林。为喜光性强的深根性树种,适应性能强,耐干旱及瘠薄土壤,能生于酸性红壤、红黄壤及棕色森林土或石灰性土壤上。云南松为西南林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主要用于割取树脂、木材、纤维工业原料等。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的主要造林树种,云南省林业部门、林业科研教学单位十分重视云南松的良种选育,改建和选建了一批母树林基地,也选育出速生、高产脂等优良性状的单株并建立无性系种子园,但是都以实生繁殖种苗造林,后代不可避免会产生分化,良种的优良性状没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扦插方式能较好地利用良种遗传性状的繁殖方式[1-6],云南省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研究,包括使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交试验、采穗圃营建等试验,但未见利用良种实生苗进行的扦插试验,本试验主要着重于用良种实生繁殖的实生苗嫩枝为插穗开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浸泡和蘸根试验,旨在为今后开展云南松大面积扦插做准备。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弥渡县云南松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内,地处东经100°27′4.992″—100°27′32.024″、北纬25°26′33.551″—25°25′55.968″之间,海拔1900~2000 m,地貌为中山山地,自然坡度5°~25°,母岩为玄武岩,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厚度50~100 cm,黑土层厚度15~30 cm,土壤为轻、中壤质地,土壤结构良好,较为疏松,pH值为6.0。该地属暖温带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6.2 ℃,≥10 ℃年活动积温5973.1 ℃,年均降水量752 mm,且多集中于6—10月,年均相对湿度70%,年无霜期244 d,适宜云南松生长。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穗条苗木培育

种子来源。直接用2014年年初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编号为滇R-CSO-PY-004-2006)采集的良种种子育苗。

苗床准备。本次撒播是在扦插塑料大棚的沙床上进行。扦插塑料大棚拱高3 m,拱棚上盖了2层顶,里层为塑料薄膜,外层为遮光率为95%的遮荫网。沙床宽度为1.2 m、长度为5 m,沙床表层铺上25 cm厚的细河沙,细河沙下层铺10 cm厚的碎石。扦插前7 d用3‰的KMnO4溶液消毒,以浇透为标准。

播种。播种前1 d用3‰的KMnO4浸泡种子0.5 h,然后用清水浸泡至种子露白为止,清除上层漂浮的空粒。于2014年3月上旬播种,播种时直接把种子均匀撒在沙床上,撒种量以40 g·m-2左右,再铺1层细沙以盖住种子,铺好细沙后浇透水。

苗期管理。因选择在大棚播种,浇水次数以表层细沙干就浇水为标准,长出针叶后每隔7 d浇1次波尔多液或者敌克松、速灭杀丁、硫酸亚铁、多菌灵等药液预防病虫害。

2.2 插穗的选择和剪取

7∶00之前平剪采穗母株上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已半木质化、10 cm以上的嫩枝,修剪成长7~9 cm的穗条,并剪掉切口上方3~4 cm松针,置于清水中浸泡备用。

2.3 插床准备

在扦插棚中按南北走向设计扦插沙床,沙床宽度为1~1.2 m,长度以扦插棚长度为准,一般以5 m左右为宜,沙床表层铺上20 cm厚的河沙。扦插前7 d用3‰KMnO4消毒。

2.4 扦插

扦插时间为2014年11月上旬。扦插时用一根木棒(大小与穗条粗细相似)引洞,株行距一般为5 cm×5 cm,扦插深度以4 cm左右为宜,扦插后压实插条周围基质,并浇透1次水。扦插时应避开高温、干旱天气和中午强光照射,以免影响生根率。

2.4.1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试验 根据思茅松等其它树种扦插的经验,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浸泡时间的L9(33)正交试验[7]。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ABT 1号生根粉(ABT 1号)、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200 mg·kg-1,浸泡时间分别为30、60、120 min,详见表1。每个处理扦插30株,3次重复,共扦插810株。

2.4.2 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试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蘸根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见表2。每个处理扦插30株,3次重复,共扦插810株。

2.5 插后管理

插后温度一般不能超过32 ℃,超过此温时采取喷水增加湿度等方法进行降温。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上,湿度太低,插条失水过多引起萎蔫性死亡。当插床表面基质干时,对插床进行浇水,保持插床湿润和插条湿润。一般7 d浇1次水。扦插30 d后每隔10~20 d喷1次1‰的KH2PO4叶面肥。病虫害主要为细菌、真菌,以预防为主,若大面积出现感染,可采取喷1‰的多菌灵等杀菌液控制。

表1 L9(33)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试验设计

2.6 扦插生根率调查

扦插后150~180 d测定扦插生根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每隔4株调查1株,用小铁铲把成活的整株扦插苗拔起,若生根,可确定为扦插生根。

2.7 移栽

2.7.1 移栽前准备 移栽圃地选在扦插大棚旁边,移栽前先平地,清除空地上的杂草,按南北朝向设地床,地床宽度以1 m为宜,步道宽40 cm,并在地床四周搭建拱棚,拱棚上盖遮荫度95%的遮荫网。

以红心土作营养土,移栽前先根据育苗量准备相应数量的红心土。营养袋采用薄膜袋或无纺布袋,规格为18 cm×20 cm,数量与育苗量相适应。移栽前7 d装好营养土,浇透水,整齐排列在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

表2 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试验设计

2.7.2 移栽 扦插生根率调查后进行移栽,移栽时先在营养袋中挖小洞,将苗木根部放入营养袋中让根系充分舒展开后再按压根部四周的土壤,并浇透定根水。

2.7.3 移栽后管理 主要包括接种菌根菌及光照、水、肥、病虫害管理。移栽后前期需盖遮荫网,要求遮荫度与在扦插床上一致,待小苗适应后慢慢降低遮荫度,一般7 d左右可降低一半的遮荫度,20 d左右可全部拆掉遮荫物,在正常光照下能够正常生长。移栽初期浇水次数要多,基本每天傍晚都要浇1次水,15 d后浇水次数可逐渐减少,出圃前一天浇透水,以利于苗木搬运。初期可7 d喷施5‰KH2PO4叶面肥,出圃前7 d可在苗木根部四周追施1次复合肥(司马牌复合肥),以7~8 g·株-1为宜,把复合肥按入营养袋土壤中,随后浇适量的水。炼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猝倒病、地老虎等,以预防为主,可在配置营养土时加入5%的敌杀死或能杀死地下害虫的其它药物。

2.7.4 移栽成活率调查 移栽60 d后到出圃前进行移栽成活率调查,因移栽数量不大,采取每木调查的方法进行。

2.7.5 数据处理 L9(33)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浸泡试验,参照生物统计学[7]中的正交试验,用Excel进行直观分析之后再进行方差分析;单因素试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试验采用组内观测次数相等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因素B的极差最大,是影响扦插生根率的关键性因子;因素A其次;因素C的极差最小,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最小。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4)表明,A因素差异极显著,其中KA2>KA1>KA3;B因素差异显著,其中KB2>KB1>KB3;而C因素差异不显著,其中KC1>KC2>KB3。理论上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为A2B2C1(IBA 100 mg·kg-1浸泡30 min)的扦插生根率最高,在所设组合中,A1B1C1,(即ABT 1号生根粉50 mg·kg-1浸泡30 min)组合的平均扦插生根率最高,达到79.6%。

表3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试验扦插生根率结果及直观分析

表4 方差分析

*:F0.05(2.20)=3.49;F0.01(2.20)=5.85。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见表5。分别对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ABT 1号生根粉各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NAA各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在0.01上差异极显著;IBA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

对ABT 1号生根粉和NAA各处理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见表7、表8。结果表明ABT 1号生根粉500 mg·kg-1、1000 mg·kg-1与ABT1号生根粉2000 mg·kg-1处理间差异显著,而ABT 1号生根粉500 mg·kg-1与1000 mg·kg-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AA 2000、NAA 500 mg·kg-1处理与NAA 1000 mg·kg-1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而NAA 2000 mg·kg-1与NAA 500 mg·kg-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5 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试验扦插生根率结果

表6 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根试验方差分析

*:F0.05=5.14;F0.01=10.92。

表7 ABT 1号生根粉对扦插生根率影响的显著性比较

*:LSD0.05=50。

表8 NAA对扦插生根率影响的显著性比较

*:LSD0.05=15.68,LSD0.01=23.74。

3.3 移栽成活率

本次试验共移栽扦插苗772株,经过全面调查成活748株,移栽成活率为97%。

4 小结

采用良种繁育的实生苗嫩枝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穗用ABT 1号生根粉50 mg·kg-1浸泡30 min后扦插的平均生根率最高,为79.6%;用NAA 2000 mg·kg-1蘸根后扦插的平均生根率最高,达到89%。扦插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97%。试验结果为云南松向无性系林业方向发展做了一定的技术准备,该项技术经过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后可望应用于育苗生产。同时,因是第一次进行云南松扦插试验,在管理技术上可能存在不足,使同一处理的不同重复的生根率差距比较大。

为实现云南松扦插繁殖育苗,须进一步探索采穗母株产穗及提高采穗圃产穗能力的方法,包括采穗圃营建中的水、肥、病虫害管理等方法;定植密度、施肥、喷施促萌药剂、修剪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摸索提高扦插生根率的处理方法,包括在大田环境下扦插、穗条的粗细和长短、扦插基质选择、更多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处理方法等方面。

[1]邓桂香,雷玮,李江.思茅松扦插繁殖潜在优势及生产模式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87-92.

[2]马常耕.世界松类无性系林业发展策略和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1994(2):11-18.

[3]朱之悌.林木的无性繁殖与无性系育种[J].林业科学,1986,22(3):280-289.

[4]马常耕.无性系林业与无性系育种[J].湖南林业科技,1986(3):1-8,17.

[5]马常耕.无性系林业与无性系育种(续)[J].湖南林业科技,1986(4):5-10.

[6]张全仁,方程,周盛,等.马尾松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3(1):1-7.

[7]李春喜,王志和,王文林.生物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云南松调节剂生根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云南松正交胶合木胶合工艺探索∗
云南松天然更新幼苗和幼树期的生长动态分析
云南松及其变种栽培与适应性研究进展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广西细叶云南松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