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云, 杨相合, 谢海英, 张 琪, 李壑清, 葛文光
(1.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2.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3.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高频词汇,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尽管现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到9%左右,但它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农业供给侧改革始终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作为主题,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旨在转变农业传统发展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产品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这是中央根据当前国际和国内2种市场、2种资源的形势作出的战略性选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1]。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精准认识和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从农业现状分析入手。
近年来,我国农业形势总体呈现良好态势,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实现了从整体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喜人成绩背后隐忧重重,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两板挤压”和“双灯限行”的尴尬局面[2]。“两板挤压”是指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升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下移的挤压,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双灯限行”一个是资源环境的“红灯”,一个是世贸组织设置的农业补贴政策的“黄灯”。另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现有农产品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结构性不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
从大宗农产品——粮食生产情况看,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 623.9万t,比2015年减少 520.1万t,下降0.8%。其中,夏粮产量13 920万t,下降1.2%;早稻产量3 278万t,下降2.7%;秋粮产量44 426万t,下降 0.6%(表1)。全国粮食产量虽然略有下降,粮食储备占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却超过35%,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3],可以满足我国13亿多人口的粮食需求,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各类粮食结构之间差异较大,有余有缺。从谷物看,总体状况是产大于需,2016年玉米自给率超过110%,呈严重过剩态势,去库存压力较大。小麦、稻谷自给率约为103%,优质稻谷、强筋小麦等个别品种国内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从棉油糖看,也存在类似无效供给过大、库存高企的问题。2016年我国棉花进口120万t、库存却高达800万t以上;由于国内产量大幅减少,油菜籽进口350万t[4],库存剩余1 000万t左右;食糖进口310万t左右,库存1 000万t左右。从“菜篮子”产品看,2016年人均占有蔬菜560 kg、水果200 kg、猪肉40 kg、水产品 49 kg,普遍超过市场需求和国际平均水平,也有许多农产品由于品质低、价格高导致供给过剩。以苹果为例,目前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超过了267万hm2,2015年产量超过了 3 000万t,是历年新高[5]。
表1 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以上情况表明,国内粮食生产存在“三量齐增”(粮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与“三高”农业(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并存的的反常现象。当前粮食储备已接近历史峰值,体量庞大的粮食沉积在国库中,新粮难储、陈粮难出,去库存压力较大;超量的粮食库存不仅加大国家财政负担,还会导致整个粮食产业链的“政策失灵”与“市场失灵”:上游的农民增产难增收,下游的加工企业成本高昂,中间收储环节仓容紧张。另一方面,积压在粮仓中的陈粮损耗加重,品质不断下降。农产品供给存在总量绝对过剩与个别品种及高端农产品相对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大量无效低端产品堆积如山,另一方面居民需要的优质绿色产品供不应求,最终导致供需错位及扭曲,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供给结构失衡[6]。为此要通过改革的方式调节供需平衡,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条件下,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增加绿色、有机安全、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减少一般农产品供给。通过结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和市场导向,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租金越来越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农业后继无人、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劳动力越来越老、越来越贵;农业生产中农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越来越多,农户种粮效益低,弃耕抛荒时有发生,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日益严重,上述因素叠加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开启高成本模式。与之相对,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能源价格下滑,国外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作业导致成本普遍下降,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严重冲击国内市场。以2016年7月为例,配额内1%关税下国际大米、小麦、玉米到岸税后价分别低于国内价格16.5%、36.9%和16.0%,食糖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格13.9%,大豆、油菜籽到岸税后价分别低于国内对应产品价格17.9%和18.7%[7]。进口粮食挤压国内粮食市场导致某些产品(如玉米)的高库存。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洋货入市,国粮入库”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真实写照;国内粮食价格过高,食品加工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国内肉、奶等畜产品价格节节攀升,而品质、信誉却不及国外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食品进口数量不断增加,贸易逆差较为明显,农业节本提质增效难上加难。
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处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8],消费理念由“吃饱”向“吃好”(生态、有机、安全、营养和健康)转变,消费需求日益呈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多元趋势,品质消费、品牌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体验消费等日益成为农产品消费需求新的重要增长点。以往传统农业依靠施化肥、打农药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合当下的需求结构,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多而不优,我国虽然是大米头号生产强国,但“镉超标”,中低端农产品供给充裕加重库存成本。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滞后,高品质肉类、奶类及果蔬与消费需求尚有一定差距。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和果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50%是大路货,优质果只占总产量的30%左右,剩余20%是劣质果,而且30%的优质果中只有5%属于高档优质果,能与国外产品竞争,所以出口量少[9]。农产品品种结构、质量与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不断凸显:高品质产品、绿色食品以及公共服务产品供不应求,低质大路货农产品供大于求甚至出现严重过剩、腐烂变质。居民纷纷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需求外溢明显,以乳业为最。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份,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 180.09万t,同比上升24.0%。其中,液态奶累计进口量达60.17万t,同比增长48.2%;干乳制品累计进口量约119.92万t,比2015年同期上升15.29万t,同比上升14.6%[10]。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乳制品在质量、安全保障方面的负面影响拉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力。
除了物质层面的消费,部分居民开始对农耕文化、农业科教和生态教育等精神层面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而现有的农家乐、渔家乐、生态农庄等休闲度假产品遍地开花、项目雷同,功能单一,缺乏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体验活动,可持续发展动能不足,无法满足中高端群体的体验消费需求。顺应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农业旅游主体要积极转变思路,从源头牢固树立围绕需求、围绕消费进行生产的观念,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把控好生产质量和规模,减少低端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生产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注重服务体验效果,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不仅让消费者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还要玩得好、玩得开心,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有效供给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陷入滞销怪圈,“土豆白菜烂在地里,香蕉苹果来喂猪”“谷贱伤农、菜贱伤民、果贱伤农”现象交替发生,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农产品滞销和卖难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领域的一种常态。尤其是2017年,滞销品种之多、滞销量之大实属罕见。七旬老人借债养鸡,却遭遇2017年春季鸡蛋价格大幅下跌,老人含泪把滞销的鸡蛋扔掉,令人既痛又怜;鸡蛋跌完大蒜跌,西安高陵地区的香葱也陷入跌潮,2013年能卖3.0~3.6元/kg,2017年最高只能卖0.6元/kg;榆林绥德500 t白菜滞销;临汾市胡萝卜 0.14元/kg,跌破成本价;山东菏泽10万t山药大滞销,价格跌至去年的1/4……农民只管种,不会卖,费力又赔钱。农产品滞销除了无法预料的天气和疫病等因素影响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粗放式发展方式和疏于长远的发展思路。“贵,一拥而上;贱,不由分说砍”,由于获取市场信息的通道闭塞或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农民经常盲目种植或生产,造成供大于求、产销脱节,农产品价格暴跌。适应消夏经济和夜间大排档需求,山东郯城开始广泛种植毛豆,2016年毛豆收购价1.8元/kg,2017年种植面积增大,1.4元/kg,基本与生产成本持平。毛豆经中间商转运到大排档,经营者进价5元/kg,水煮毛豆卖给消费者40元/kg。农民卖贱、市民买贵,“两头不得利”[11]说明了我国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梗阻”现象,导致生产源头与市场需求脱节和供需双方信息沟通渠道不畅。解决农产品滞销难卖问题,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消除农业产业链中的“梗阻”因素,扭转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失衡格局,构建一个高质量、有效率的农业供给体系,确保从田间到餐桌各产业各环节的有效耦合。同时还要从源头上增强农民的赢利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对价格涨跌容忍度,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
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连年持续向好势头,但农业持续增产是通过不健康、不可持续的掠夺式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的,即以过度开垦耕种与超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升土地单产水平,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的[6,12]。大量开荒种地、围湖造田、超载过牧和开采地下水,导致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粮食生产重心快速向北移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要素的大量投入,导致优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作层变浅,黑土层变薄,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明显下降,土地产能遭到毁灭性破坏。据统计,我国平均单位面积施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1倍,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农产品品质受到影响,质量安全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13],依靠增加物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量多质低,农民增产不增收,智能装备等现代要素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据统计,2006—2015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为8.5%、8.4%、9.7%,农业生产已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时期[14]。
上述种种问题都是由于传统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所致,归根结底在于农业生产要素的“供需失配”。这种“供需失配”使得大量农业资源浪费在“低效产能——被动库存”循环[15]上,既影响农业有效供给,也制约了农业生产要素合理利用和效率的提高。为了缓解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必须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消解农业生产“环境负效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使农产品减量不减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其他产业密切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特征,两者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当两者出现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时,农业经济发展就会迟滞甚至产生危机。受世界农业经济形势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业领域各种矛盾凸显:土地资源日益趋紧与撂荒抛荒同时并存;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并驾齐驱;粮食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农民丰年歉收或增产不增收;现有的农业供给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不匹配;大宗农产品滞销与高档农产品供不应求并存;生产成本攀升与销售价格低迷、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等。为此国家需要改革传统农业制度,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帮助农业自我适应和自我修复以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因此,农业结构性改革是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通过改革处理好总产与品种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以及生态和效益的关系,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出新产业、新产品,创造出新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点,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
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失衡性问题,首先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应需生产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围绕市场需求和居民消费进行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让农业生产者真正成为市场经营主体,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匹配。从农业生产入手、农业供给发力,依托农业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深层次的农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农业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调整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的结构,促进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16],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增加绿色和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的主要矛盾是低端无效供给太多,高端有效供给不足。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减少农业供给侧资源错配和无效、低端供给问题,优化种植结构、突出特色农业,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绿色农产品,扩大农业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多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内容是转方式、调结构,传统农业“三高一低”(高成本、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发展方式向“三低一高”(低成本、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农业方式转变,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加快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和循环农业模式,采取改良、提质、增效、修复等综合技术,恢复和提升土壤的作物生产能力,消除土壤污染。农田实施控肥减药、水肥一体化措施,实现绿色丰产。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有计划地推行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品种生产。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发展理念,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科学开发各种农业资源,统筹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推动肉蛋奶鱼、果菜菌菇全面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供给,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外东跑西跑,不如在家淘宝”,近年来,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纷纷返乡参与农村电商经营。2016年江苏省共有淘宝镇17个,其中苏北地区数量多达70%;淘宝村201个,苏北地区占一半左右[17]。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农产品进城与工业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成为各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品牌化的助推器。“互联网+”“旅游+”“生态+”深度渗透融合催生了众多新产业和新业态产品,体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康养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为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繁荣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动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食品不安全事件频发,“舌尖上的安全”仍是人们心中的痛点。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对食物的安全、营养、品质和丰富程度提出了更高需求,而现有的供给产品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供需结构失衡。需求倒逼生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市场缺、销路好、质量高的农产品生产,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等全产业链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既让消费者满意,又让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基于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最终促成产业一体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的可靠保障。受当前世界经济低位运行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为了提振国内消费信心、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必须坚持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农业作为传统基础性产业,不仅具有生产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维稳功能,还有提供有机、生态、绿色农产品的经济功能,更因其资源特色而具有生态休闲和旅游度假功能。农业多种功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系统[18]。各种功能集产前、产中、产后链条于一体,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渗透、交叉重组,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地区的整合重组和集约配置,调整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空间,既是对传统农业产业的突破和创新,又是农业全新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不仅能全面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农村经济活力与创造力、农村永续发展能力,还能完善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19]。从根本上起到改变供给侧结构的目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着力点,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方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农业向加工业延伸可以催生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业联手互联网开创农产品电商等新商业模式,进而完善农村物联网体系,实现经营方式的网络化、品牌化;农业与制造业联合可以催生现代装备制造业,提高农业作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农业搭载无线传输技术和高精度传感器,衍生出以智能监控系统为核心的高科技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与旅游、休闲渗透融合,创意无限。我国目前中高收入群体正在形成,传统的中低端农产品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依托农村原生的绿水青山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康养胜地、美丽乡村等新业态产品,正好契合中高收入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农民不仅卖产品,还可以卖风景、卖绿色、卖生态、卖观赏、卖文化、卖乡土人情等,既能“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让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所带来的红利;同时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新载体,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20],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继特色小镇后,田园综合体成为当前农村经济领域的高频词汇,备受各界广泛关注。田园综合体是国家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实质上是“田园”与“综合”的合体,即在保持乡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突破惯常农业单线发展思维模式,顺应消费需求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要求,通过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跨产业、多功能、全要素综合规划,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21],构建农业发展新动能,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既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农业创新发展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具象实体而存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生产区、休闲聚集区、景观吸引核、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五大模块(图1)。其中,农业生产区是以种植和养殖产业为依托的主要区域,包括瓜果蔬菜生产区、园艺种植区、畜牧和水产养殖区等,通过开展生态示范和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农业的认知了解;休闲聚集区是为满足消费者各种休闲需求而形成的休闲产业体系,游客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乐趣,包括民居古建、民俗风情演艺区、体验制作区和垂钓区等。景观吸引核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区域,凭借清新绿色的田园风情和独特的农业自然景观对都市人群形成强大吸引力,满足远离都市喧嚣、身心愉悦、自在自我的精神需求;居住发展带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设施齐全、功能健全的居住区不仅改善了原住民生活空间,还为新住民和游客提供了舒适、宽松的宜居环境;社区配套网是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提供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娱乐、通讯等相关配套服务及设施,是考量田园综合体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交互渗透、高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4个层次(图2)。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及旅游休闲活动;支持产业是指为核心产业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的产业类别,包括农产品技术研发、精深加工、产品营销及金融、媒体等企业;比如遗传育种实验室、农产品直销中心以及会展策划公司等;配套产业则是为园区发展提供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健全的公共服务的企业群体,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比如创意集市、手工坊等。各产业之间相互带动、推动关系,具体产业引擎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上述各产业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从市场需求出发,依据产业补链、伸链、优链的需要,激发生产要素新活力,构建了交互式、多功能综合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集群(图3)。包括六大板块:创意产业、生态科技产业、花木产业、经贸产业、旅游休闲产业、旅游地产,各产业横向联合,纵向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和完善利益链,形成了“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作为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种全新思维模式,田园综合体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路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求是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改善农业供给质量为主要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而田园综合体建设就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种业态支撑和实现形式,是从供给侧发力、释放价值、创造需求的一个新突破[22]。体现在以下方面:
3.3.1 以农为本,契合了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田园综合体以农为本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其受益主体为当地农民。田园综合体强调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广大农民能够充分参与综合体建设与经营并从中受益,一方面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获取土地租金收益,同时田园综合体汇聚的各类产业能吸纳周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参与到种植、加工、旅游、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实现农民增收的多点结合,高度契合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产业集群以农业为基础。由科技、金融、地产、文创、旅游和商贸等各类产业承接农业,形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生态圈(图4),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2.2 以田园为特色支撑,确保中高端有效供给 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高端有效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容。高端有效供给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消费,还体现在舒适轻松的居住氛围、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等精神层面。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建设一方面带来了城市风貌的改观、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城市功能的健全,同时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城市综合征”,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城市,高端都市群体逆城市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住在郊区,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特色为基底,以乡土情结和乡愁为主线,以田园肌理和青山绿水为表征,以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设施为支撑,城市与乡村有机穿插,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交互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在保持乡村原貌的基础上,着力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健全公共配套设施,打造宜游、宜业、宜居的休憩场所,既彰显了田园风情又满足了现代居住功能,既造福本地人,又服务外来人,确保供需有效对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3 以三产融合为特征,破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传统农业结构单一,农民自给自足,农业的多功能性得不到有效释放,农业产业化无从发育,产业链条无法整合,导致传统农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不明显。田园综合体遵循农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不仅注重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的创意开发,提升现代农业价值与产值,创造出适合中高端市场的优质农产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更注重农业多功能的释放,强调综合规划、综合开发、综合经营,综合化发展农业产业、跨越化利用农村资源,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一、二、三产业有效对接,健全农产品供应体系,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成本;同时将现代科技、经营和管理要素注入到土、肥、水、种、药等各个环节和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中,从而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绩效和竞争力,以“全产业链提升”实现“全价值链升值”,缓解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优化农业要素配置,实现农村经济、产业、生活、生态和谐互动促发展[23]。
3.2.4 案例:河北省唐山市丰润百草坡现代农业园区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百草坡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赵庄子村,规划总面积8 000 hm2,以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融合加工、冷藏保鲜、物流配送、康养、娱乐、创意、文化、旅游产业,构建起人员制度管理、立体生态种养循环、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品牌与质量、现代农业休闲六大体系。
园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遵循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的理念,凭借北部山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突出地域产业、技术和模式优势,深度整合资源形成空中蜜蜂、林上果品、林下柴鸡、观光采摘立体生态种养特色,建立生态散养-鸡粪还田-林果种植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一产生态养殖、绿色种植,二产农产品加工,三产仓储物流配送、休闲旅游、农产品电商、餐饮住宿的产业体系,实现种、养、加、销、游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链条式产业发展格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用养鸟的方法养鸡,鸡舍外搭建温室暖棚,用蚯蚓喂鸡、给鸡听音乐、强制脱羽等新型实用技术,确保鸡蛋高蛋白含量,用蜜蜂给枣树授粉,大枣不仅质量好还能增产,酿出的枣花蜜品质更好;创建集农产品电子商务、高档绿色农产品产地直供社区、体验式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品营销模式,与本地金客隆、永和等大超市对接,日供300 kg柴鸡蛋,借助微商营销平台,为市民直供美国大樱桃、蓝莓、钙果、荷兰番茄、台南香瓜、彩椒、水果黄瓜、小姬菇等特色果蔬,打造鲜活农产品从田间到市民餐桌的直通车,满足本地高端消费需求;应用远程集成监控技术——手机App品牌,为订单式客户提供生产过程查看服务,实时接受消费者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园区定位于中高端小众市场,以创新促发展,走特色塑品牌,走精品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农业综合体,不仅优化当地农业供给体系,有效促进多元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满足了高端消费群体对安全食品和休闲场所的需求,带动唐山经济发展,为本地农民提供就业路径和增收平台,为企业带来市场声誉和经济效益[24]。
习近平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就是综合生产能力要稳,生产效益要高,产品质量要优,农民增收要快,生态环境要好[6]。当前我国农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农村发展也面临集体经济疲软、劳动力空心化、基础设施不全等痛点,农民在进城务工成本高与返乡种地收益低之间艰难徘徊,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保持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必须着力改革现有的农业供给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顺应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要求,依托田园综合体汇聚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形成育种、种植、生产、物流、营销全产业链参与的产业体系闭环,让农民在产融结合发展中多元受益,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利益与生态安全,化解都市人群的乡愁,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复兴传统农村社会,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现农村经济稳定换挡升级,消除农产品供需扭曲和培育激发农村新动能[25]。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终极目标。
[1]马泽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J]. 大理大学学报,2016,1(11):18-23.
[2]刘 奇. 解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J]. 中国发展观察,2015(3):76-80.
[3]刘祖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维度——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J]. 决策与信息,2017(3):18-24.
[4]杨 京. 2016年中国粮食市场综述[N]. 粮油市场报,2017-02-09(B01).
[5]薛 亮. 当前农业发展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16(5):4-7.
[6]中共农业部党校(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小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动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体会[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6):1-12.
[7]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16年7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EB/OL]. (2016-08-19)[2017-06-20]. http://www.moa.gov.cn/zwllm/jcyj/201608/t20160822_5245401.htm.
[8]许经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思考[J]. 学习论坛,2016,32(6):32-35.
[9]林 晖. 我国果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近1/4[J]. 农业工程,2015(2):84.
[10]乳业在线.2016年1—11月中国乳制品进口数据分析[EB/OL]. (2017-02-24)[2017-06-20]. http://www.ebrun.com/20170224/217019.shtml.
[11]刘 刚.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变动力机制及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2014(1):33-35.
[12]沈贵银. 关于推进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问题[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1-4.
[13]杨 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思路与任务[J]. 农学学报,2017,7(2):96-100.
[14]刘国民. 中国农产品市场最开放亦喜亦忧[N]. 中国贸易报,2017-07-18(3).
[15]刘祖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维度——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J]. 决策与信息,2017(3):18-24.
[16]翁 鸣.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EB/OL]. (2017-08-09)[2017-08-20]. http://news.hexun.com/2017-08-09/190374380.html.
[17]朱新法. 农民上网交易已成致富新渠道[N]. 新华日报,2017-07-19(5).
[18]周镕基,皮修平,吴思斌. 供给侧视角下农业“悖论”化解的路径选择与体制机制构建[J]. 经济问题探索,2016(8):150-154.
[19]姜长云,杜志雄.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0.
[20]许经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思考[J]. 学习论坛,2016,32(6):32-35.
[21]乔金亮. 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N]. 经济日报,2017-08-08(13).
[22]杨映琳. 以“七宜七不宜”引导田园综合体建设[N]. 中国经济时报,2017-06-02(4).
[23]陈 婧. 田园综合体打造三产融合升级版[N]. 中国经济时报,2017-06-08(2).
[24]韩 益. 田园综合体是休闲农业转型之路[N]. 中国花卉报,2017-05-18(7).
[25]蒋 辉,张康洁.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前形势与政策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2016(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