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工业化养殖池塘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8-01-12 11:26杜兴伟王荣泉
水产养殖 2017年11期
关键词:病鱼推广站草鱼

杜兴伟,王荣泉

(农业部大宗淡水鱼繁育与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221)

2014年,高效、低碳、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被正式定名为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后,随即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确定为重点项目之一,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1]。该模式旨在解决传统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养殖效益低、水环境污染严重、病害防治困难等问题[2]。2016年底,江苏省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国家农业示范园水产核心区内,利用320×667 m2水面承建了29条流水槽养殖系统,将其分割成两部分,60×667 m2水面建设6条流水槽(东面),260×667 m2水面建设23条流水槽(西面),并于当年展开斑点叉尾 、草鱼等养殖实验。

2017年4月15日,西面的23条流水槽出现斑点叉尾 大面积死亡现象,起初只是3月23日投放的0.75 kg左右的斑点叉尾 死亡,随着病情加重,草鱼也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后经吴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及该公司技术人员的积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基本痊愈。现将治疗过程小结如下,以期为引进流水槽养殖系统的养殖户治疗遇到该病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池塘情况

西面的260×667 m2水面为老旧池塘深挖、清淤改造而来,底泥厚度约50 cm,平均水深约1.6 m,共建设23条流水槽。流水槽中主养斑点叉尾 和草鱼,净化区放养鳙鱼、鲢鱼及螺蛳等滤食性水生生物。初始放养时间为2016年8月30日,基本放养情况见表1。

2 发病时间及死亡数量

于2017年4月15日开始发现部分流水槽有斑点叉尾 死亡现象,当天总共死亡约120 kg。第二天开始病情加重,死亡数量也逐渐增加。从2017年4月18日开始出现草鱼死亡现象,且从流水槽逃出至净化区的斑点叉尾 和草鱼也出现死亡现象,同时也发现了有死亡的鲢鱼在池塘角落漂浮。死鱼统计情况见表2。

表1 各水槽放养情况

由于发现有死亡情况,场内就按照往常的经验进行治疗,4月15日至4月18日连续4 d使用恩诺沙星加维生素拌饵投喂进行治疗,同时外用杀菌红(主要成分:碘、二硫氰基甲烷、止血因子、渗透剂)等杀菌消毒药对槽体进行消毒。但病鱼的吃食量骤减,基本没有鱼来摄食。经4 d的治疗后,鱼类的死亡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现象。所以将这一事件上报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表2 每日死鱼情况统计

3 病症及原因分析

3.1 病症

对病鱼外部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及解剖后,吴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员及该公司技术员得出以下结论:①经观察,14号和15号流水槽中平均规格为0.75 kg的部分斑点叉尾 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可判断为水霉病,同时可见体表有部分烂斑,由外向内溃烂。②其他流水槽中的病鱼体表完整、无明显外伤,胸鳍、背鳍及尾鳍等也比较完整,除少部分病鱼鳍条基部有少量充血现象外,未见肛门红肿、眼球充血外突等现象;死鱼的鳃部被大量黏液包裹,鳃丝已经泛白,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鳃丝比较完整;病鱼鳃部整体偏红,但未见烂鳃和寄生虫附着情况,将病鱼捞出水面,鱼体表面即会分泌大量黏液。③解剖病鱼后发现,肝脏颜色偏淡、肿大,色泽为土黄色,大部分病鱼肠道内无食物,但肠道富有弹性,除发现2016年8月30日放的鱼有少部分套肠和“花肝”症状外,未发现有其他肠道疾病。④对病鱼鳃组织、肝脏和肠道镜检后发现,鳃丝颜色偏重,但轮廓比较清晰,黏液透明度较大;除鳃丝部位有极个别车轮虫外,肝脏和肠道未发现任何寄生虫。

3.2 原因分析及判断依据

经过对现场死鱼及病鱼的检查,同时也结合了发病时的水质、天气情况,笔者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推测,此次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由水霉诱发的,加之水温骤变、水体浑浊、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上浮溶解到水体中,同时水体藻相不佳,引起养殖鱼类应激性综合征,可能伴有中毒现象。

判断依据:①此次鱼病是在气候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在此之前仅14和15号有部分鱼类死亡,其他流水槽一切正常,4月13日之前各流水槽的鱼类吃食情况均为正常,但从14日开始采食量下降。检测当天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均为正常,但水温骤升2℃以上(图1),随之溶解氧也急剧下降,基本降到4.5 mg/L左右,pH值也下降到7.2以下。该场实施的是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增氧设施完善,溶氧水平并未继续下降,所以并未出现浮头现象,基本排除是由水体缺氧导致的浮头死亡。②死鱼的种类除了有吃食性鱼类外,还有白鲢等滤食性鱼类,所以基本排除是由于饲料配方的不完善导致鱼类死亡的可能。③该病在外用消毒药和内服抗生素治疗时病情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有增加的现象,这可以排除是细菌性疾病的可能。④从病症中可基本排除这不是我们常见的肠炎病和暴发性出血病及草鱼出血病的症状。出现的套肠及“花肝”症状可能是长期投喂高蛋白配合饲料或维生素缺乏所产生的肝胆病变症状,所以推断此次鱼病可能是一种应激性综合征,并伴有中毒现象。

4 治疗及防治对策

鉴于场内已经初步治疗了4 d,但未见效果,且已经初步判断为天气骤变导致的应激性综合征,所以笔者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商量了以下治疗对策。

治疗对策:因只检测到极少数的寄生虫,同时又排除了细菌性疾病的可能,因此杀虫药和消毒药及抗生素都不宜再使用。首先对水体进行解毒,对西面260×667 m2水面全池泼洒解毒药物解除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为了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在饲料中拌饲投喂磺胺类抗菌药物和高稳VC、VE等维生素类抗应激药品,连喂4~5 d。

图1 同里基地4月份水体温度、pH及溶氧情况

效果:于4月20日采取以上治疗方案后,4月22日死鱼数量即明显减少,至4月24日死鱼情况基本得到控制,但需继续投喂维生素类抗应激药品3 d。之后该场每隔半个月即拌饲投喂保肝护胆药品或维生素类药品进行预防,此后一直没有再发生此类现象。

5 防治心得

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虽然对传统池塘养殖方法进行了升级和改造,是对传统养殖模式的一场革新,但其也并未脱离池塘养殖的范畴[2-3]。所以池塘养殖过程中形成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对池塘工业化养殖依然是适用的。如“养鱼先养水,养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池鱼。”,这在池塘工业化养殖中也同样重要。因为,工业化养殖池塘1.5%的精养区所产生的废弃物,是由配套的98.5%的净化区来消化、吸收、分解的[4]。所以,适时泼洒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等调水产品为养殖鱼类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定期拌饲增强鱼类体质、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药品或添加剂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陈文华,聂家凯,闫磊,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新技术试验总结[J].科学养鱼,2014(10):20-23.

[2]BROWN T W,CHAPPELL J A,BOYD C E.A commercialscale,in-pond raceway system for Ictalurid catfish production[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11,44(3):72-79.

[3]金武,罗荣彪,顾若波等.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研究综述[J].渔业现代化,2015,42(1):32-37.

[4]顾树庭,杜兴伟,杨小猛.低碳、高效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模块建设及功能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0):312-314.

猜你喜欢
病鱼推广站草鱼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屋檐下的小草鱼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裂唇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