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诺贝尔辞世并立下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遗产最初只有3100万瑞朗,迄今为止,诺奖已经颁发了116年。那么,为何诺贝尔奖金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1896年,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诺贝尔辞世并立下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可在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瑞典舆论一片谴责之声,诺贝尔也因为没把巨额遗产捐赠给瑞典,而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甚至还有政客指责称,诺贝尔设立奖金支持个别杰出人物,无助于社会进步。
经过好几年的折腾,瑞典国王终于在1898年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瑞典国会后来也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在1901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那边,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最初只有5个奖项,分别是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这是诺贝尔在其遗嘱里早就规划好的。遗嘱提到,他遗产的利息将被平分为5份,给在这些领域有重大发现或贡献的人。
现在很受关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直到1969年才首次颁奖,是诺奖中“最年轻”的奖项。
这个奖项的诞生过程大致是:事实上,经济学奖与其他几位“老大哥”除了年岁差很多以外,其真正的名字叫“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与诺贝尔基金会合作成立。其奖金出自瑞典央行的捐款,而非诺贝尔的遗产,也就是说,这是一项与诺贝尔基金会有关的“非诺贝尔奖”奖项。
诺贝尔曾说过,奖项评选时不看候选人国籍,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
总会有人关心为什么没有设立数学奖。史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是,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限制,他当时根本无法预见数学后来会在推动科学发展史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充满想象力的说法。有学者认为,诺贝尔不设数学奖与他本人爱情受挫有关。诺贝尔曾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后来他的女友和一位数学家私奔了,诺贝尔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一生未曾结婚。
接下来就有个疑问了:诺贝尔到底留下了多少钱做奖金?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中)身着燕尾服在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曾开玩笑称,将用奖金在北京购置一座大房子,引发网友热议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奖金的初期规模为——31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0万美元)。
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较为理想的诺贝尔奖金额,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0872万瑞典克朗,相当于当时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
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
1902年为14.1847万瑞典克朗;
1903年为14.1358万瑞典克朗;
1923年,诺贝尔奖金数额名义价值降到了历史最低,为11.4935万克朗;
再往后,奖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
一直到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600万瑞典克朗,才与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相当。
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时,诺贝尔奖金额达到1000万瑞朗。
2012年开始,诺贝尔单项奖金金额降低了20%,由原来的1000万克朗降低到800万克朗。
稍微累加就知道,如果仅凭诺贝尔的遗产,连本金发出去都不够,诺贝尔奖早就消失了,但诺奖为什么能撑一百多年,还越发越多呢?
因为诺贝尔在遗嘱中明确说明需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因而基金会成立初期,基金会投资策略相当保守,将该笔资金完全投资与银行存款和公债上,避免任何有风险的投资。
50多年后,诺贝尔基金的资产已经流失了将近60%,到了1953年基金会的资产支撑下300多万美元,加上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当时的300万美元只相当于1896年的30万美元,原定的奖金数额日益减少,基金似乎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1953年,由于诺贝尔基金会运营的不顺利,瑞典政府开始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以将资金投放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1950至1970年这20年恰逢一轮大牛市,诺贝尔基金于是将大量资金投入股市和不动产市场。股市和楼市的大牛,使得诺贝尔基金快速增值,诺贝尔奖金额也不断上涨。
从2001年开始,诺奖金额已经上涨到1000万克朗,并一直维持到2011年,截止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总资产高达28.6亿克朗,已经是设立之初的92倍了。
当然也有亏损的时候。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诺贝尔奖基金产生了很大冲击。根据诺贝尔基金会2011年年报显示,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基金会股票投资当年亏损了1900多万克朗。因此,从2012年开始,诺贝尔单项奖金金额降低了20%,由原来的1000万克朗降低到800万克朗。
然后还有政策扶持。初期基金会的投资收入也需缴税,后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诺贝尔基金获得了免税待遇。受到瑞典政府政策的感召,美国政府对于诺贝尔基金的投资也给予免税待遇。
免除了税收,诺贝尔基金自然得益不少。正因为如此,诺贝尔奖金感觉就是越花越多,仅从1991到2014年,诺贝尔奖就发了16335万瑞典克朗。
诺贝尔奖项的单项奖金已经高达800万克朗,相当于600多万人民币。面对这样一笔巨款,这些各领域的高级知识分子会怎么花呢?
不少人会选择捐赠,捐给慈善机构或者科学研究院,但也有不少获奖者从诺贝尔基金会学了高招,他们的奖金主要用来——买房!
2001年诺奖物理学奖得主之一麻省理工大学的沃夫冈·克特勒就用诺奖奖金买了一栋房子;
199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飞利浦·夏普用奖金购置一栋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住宅;他的搭档英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理察·罗伯茨在自家的前院修建了一个私人的槌球草坪球场;
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与其他两位学者分享奖金,她曾与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
有些诺贝尔奖得主将奖金花在后续的科学研究上。1903年,居里夫人跟她的先生因为在放射性物质上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将奖金投入后续的研究中,这个决定让她在1911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奖,这次是因为发现镭和钋得到化学奖。
有些得主,会把奖金捐赠给支持他们的单位或人,或者将奖金捐给他们所支持的项目案。还有一些得主看起来比较“感情用事”——为了爱情或亲情,将奖金全数转让或者捐出。
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诺奖奖金的处置方式让人颇为费解。他1919年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利奇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就预见性地提前约定将自己未来所获诺奖奖金全部交给米列娃以及他们的两个儿子。